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广西隆安县百朝社区为研究个案,以地方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当地冥婚习俗由浅层到深入进行了分析.冥婚不是壮族所特有,但隆安县百朝社区壮族的冥婚有其特殊性,表现在冥婚是一种传统婚俗与壮族特有的“二次葬”丧葬风俗相结合的形式,蕴含着壮民族的文化特质,且其构成的非血缘亲属关系显现出家庭伦理与传统孝道的结合,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2.
丧葬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习俗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自然环境、经济类型的差异,以及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原因,各民族在丧葬方式、习俗礼仪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民族,往往也有所不同,甚至迥然相异,呈现出复杂的现象。生活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境内的门巴族,其丧葬习俗便表现出了自己的鲜明特征。1986年7—12月,我们在调查门巴族社会历史、文学的同时,对门巴族的丧葬制度  相似文献   

3.
丧葬习俗是湘西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所反映的文化通过一系列丧葬仪式活动体现出来。丧葬习俗是人们应对死亡的思想观念、传统理念以及复杂的个人、群众的心理状态而成的一种传统文化积淀。这一独特的世代传承的丧葬习俗背后,体现了土家族的睦族友邻,敬生礼亡,神贵祖崇等社会文化意义。透过丧葬习俗研究可以深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击土鼓”是历史上壮族支系之一的土僚的丧葬习俗。由于文献记载简略,难明其内涵。此文以土燎的丧葬实录来观照,收到了阐幽释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谈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丧葬习俗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葬是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现象,它同婚姻一样是世界上各民族都具有的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放前,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不同,宗教信仰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丧葬习俗方面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而言之,可分为土葬、火葬、崖洞葬、悬棺葬、树葬、水葬、天葬(鸟葬)、塔葬等几种形式。然而,即使是同一种丧葬形式当中,却又因民族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土葬而言,有的民族实行一  相似文献   

6.
秩序重构──云南文山州壮族布侬支系丧葬礼仪及葬经考释何杨波(云南省民族博物馆)“生命中最确定的事情是,我们都会死亡”,最不确定的则是“死亡于何时降临。”这句格言揭示出一个人从开始观照自身时便关注的焦点:人的死亡。①为了解释并进而试图控制死亡,人类竭力...  相似文献   

7.
一、土族人关于“死亡”的认识以及研究土族丧葬习俗的意义。互助土族对人的故去忌说“死”,称为“亡人”,此称呼是对活人的安慰是对逝者的尊敬。在土族的丧葬习俗中,对早年夭折者、青年暴病亡者、各种意外死亡者,对终生无偶无嗣或改嫁妇女亡故等,其处理方法都有别于寿终正寝之人的葬礼。在文中将此五类亡人界定为“特殊亡人”,对与“特殊亡人”有关的丧葬文化作一民俗解读。  相似文献   

8.
陈锦均 《民族论坛》2013,(7):52-55,100
出生和死亡,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重要阶段,谁都无可避免。相比成年礼,丧葬仪式也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人生礼仪之一。在瑶族地区,人死后都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丧葬仪式,它代表着一个人一生所有礼仪的终结。和其它民族一样,瑶族人们在举行丧葬仪式时也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丧葬习俗。本文通过观察广西昭平县一个盘瑶村寨的丧葬仪式,试图从中挖掘出瑶族人们与众不同的丧葬习俗,并依此探讨蕴含在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族的丧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均与伊斯兰教教义有密切的关系。这种丧葬制度是由维吾尔穆斯林对待死亡的观念所决定,是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 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丧葬习俗对维吾尔族的丧葬制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维吾尔穆斯林的丧葬习俗包括哭丧、报丧、洗尸、亡礼、埋葬仪式、服丧等一系列程序。  相似文献   

10.
丧葬礼俗是民俗的一部分,其出现是一个事实,和自然界里的其他事物的出现一样,缘起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各种各样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是一种综合性的产物。哈尼族的丧葬习俗传至今天已经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一套丧葬礼俗,其中的“哭丧”仪式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存在着成千上万个民族共同体,而每个民族共同体又均有一定的风俗习惯,也即在居住、饮食、衣着、服饰、节庆、娱乐、婚姻、丧葬、喜恶以及信仰、禁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这种习俗,几乎中外所有民族研究工作者都把它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特征,作为识别、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准。斯大林民族定义中关于“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或称“民族性格”),据我看来,其基本内容和表现也是指的风俗习惯,只是在范围、内含上更广阔、抽象。风俗习惯是看得见的物质存在;同样,抽象的心理素质也是在物质存在基础上的抽象,是习俗等的深化,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它族的异我意识也  相似文献   

12.
丧葬,一般来讲,就是办理丧事,埋葬死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的独特习俗。而禁忌,简而言之,就是犯忌讳的言语和行动。由于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其禁忌也就各不相同。有些民族的禁忌与本民族的丧葬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就藏族的几种丧葬形式简介如下,并谈谈它们与禁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春节,原是汉族的隆重节日,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许多民族受汉族的影响,也过春节。现在,春节成了我国许多民族共同的隆重节日。壮族也过春节,而且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壮族的春节习俗中,有许多与汉族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壮族接受汉文化的反映。据历史记载。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就与中原汉族有文化交往。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汉文化的影响更逐步深入壮族民间。但是,壮族在接受汉文化时,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丧葬礼仪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道礼仪,也是人生的解脱礼仪。壮族丧葬礼仪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壮族的文化特质。 一、壮族丧葬观念的演变 壮族传统观念认为,人死是灵魂离开形体的结果,人虽死而灵魂依然存在,而且作用于活着的亲属。因而,人们对尸骸的处理是极其慎重的。在趋吉避凶的价值心理作用下形成的壮族丧葬礼仪,是以活着的人的利益为轴心的,功利目的极其明显。因此,对鬼魂的畏惧、讨好、敬而远之,甚至通过巫  相似文献   

15.
丧葬是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研究各个民族的丧葬习俗,无论对民族学研究,还是对促进丧葬改革、移风易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少数民族的丧葬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普遍的是土葬,次为火葬,也有天葬、野葬、树葬、水葬、塔葬等。这些众多的葬式,其形成除与各个民族的经济生活、地理条件、民族关系等有关外,又都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用文化人类学整体观这一理论方法,从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葬俗的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对藏族的丧葬习俗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将从生态环境、本教、佛教和汉文化等四种文化角度探入来解读藏族丧葬习俗产生并发展所依托的民族文化背景,归结出藏族丧葬习俗所承载的四项主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过渡礼仪:云南巍山坝区汉族丧葬习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俗学者一直偏重从民俗的角度看待丧葬活动 ,而在西方民俗学家看来 ,丧葬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民俗现象 ,它还是一种仪礼或仪式 ,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促进了民俗类型学研究的发展 ,另一方面还为丧葬活动的结构分析和意义、功能解释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云南巍山坝区汉族丧葬习俗为对象 ,尝试用“过渡仪礼”理论分析其结构特征与仪式的功能、意义 ,认为从习俗视角转变到仪礼或仪式视角对丧葬活动进行研究将会对民俗学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丧葬习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十个民族,在丧葬习俗上有其共同特征,也有不同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民族传统与宗教影响的关系问题的探讨,来考证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19.
突厥丧葬风俗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变化过程,一方面其礼仪和习俗事项因层层积累而逐步丰富深厚,另一方面其葬法在树葬、火葬和土葬的转变中参差交错.本文着眼于突厥民族自发轫、兴起至亡国前后数百年的历史跨度,以变化的观点来探讨突厥丧葬在习俗积累、葬法演变两方面的问题和状况.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和回族的丧葬习俗谷文双,谷光琳丧葬习俗是人生礼仪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诞生礼是接纳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话,那么葬礼则标志着一个人最终脱离社会,是其人生旅途的终结。正是由于丧葬习俗在人生旅途的终结阶段而发生,因此,它不仅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