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党中央、国务院于 1998年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开始实行以扩大内需 ,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为目的的积极财政政策 ,这一政策实行三年来 ,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积极财政政策下大量增发国债 ,会使国债规模扩大 ,扩大财政支出又会增加财政赤字 ,加上我国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财政潜在风险 ,无形中加大了财政风险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行过程中必须注意通过适度压缩财政赤字 ,加强国债管理 ,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体系等措施来防范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目标而选择确定的财政行为的基本准则。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以及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干预、调节职能,不仅直接影响国有经济,对非国有经济也有着同样直接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确定适宜的财政目标,采取有效的财政手段,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梁荔 《学术论坛》2012,(6):129-132,191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下,不同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对于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作用方向是复杂的。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实施紧缩货币和宽松财政的政策组合背景下,出口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一系列生存压力,原有出口导向型经济也举步维艰,国家必须及时调整出口贸易战略,变出口导向型贸易为战略性贸易战略,引导出口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变和技术升级,以实现出口贸易的动态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要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服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途择一种能够适应和推动新经济机制运转的财政政策,便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一、前期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的财政体制和管理经济的调控手段发生了根大变化:一是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二是改革了预算管理体制,对地方财政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理财的积极性;三是改革了工商税制度,加强了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四是改革了资金拨转制度和管理办法,实行了“拨改贷”和基金制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  相似文献   

5.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财政调控,是促进经济有效增长的必然选择。一、合理的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有效增长的前提和根本首先,从经济有效增长实现的两个前提条件的形成看,必须要有合理的财政政策作为前提和保障。一方面,只有财政政策合理,才能理顺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最佳前提;另一方面,也只有财政政策合理,才有可能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为经济有效增长提供良好的产业结构前提。其次,从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稳定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功能看,合理的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持续有效增长…  相似文献   

6.
我们主张实施积极的、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运用全面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因为我们尚不具备实施全面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能力与条件,盲目扩张的结果还会使得政策效果适得其反,甚至把来之不易的宏观调控取得的经济成就─—“软着陆”毁之一旦。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制约因素分析1.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增发国债和减税是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手段,但在目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仍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无论是通过增加发行国债还是减轻税收、降低税率都面临着国家…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分配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时,也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其中包括财政分配原理,对于税收、预算等财政问题的大量论述,是我们今天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财政分配的基本原理,寻求国家同企业分配形式的正确途径,充分发挥分配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实行的分税制,是在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的前提下,以划分税种为基础,建立中央地方各自税收体系的一种新的财政预算体制。分税制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分税、分收入,而主要是在理顺中央、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实现中央、地方财权划分规范化。分税制要考虑地方的具体情况,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增强运用国家财政政策的灵活性,强化中央对地方财政的宏观调控。这一点在西方实行分税制的国家中均广泛采用。一、西方实行分税制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1、美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美国是政治上实行联邦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其…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财政风险具有三个层次,即财政收支平衡风险、保障风险和调控风险。如果财政风险不能有效防范,将会出现灾难性的局面,使得社会制度和经济秩序必须重组。财政风险是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微观经济运行故障和政治道德制度失范的结果。防范财政风险,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规范完善的市场机制,科学运用财政政策,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加强法制建设,构筑风险防范的自然屏障。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全党同志都要讲政治。作为集中体现国家政策的财政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财政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财政收支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好地服务于全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一、讲政治是财政工作的内在要求财政是政府理财关系的总和,是与政治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财政所形成的独特分配关系,是国家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力量。同时,财政又是推行国家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工具。财政既是经济范畴,又是政治范畴,是两者的结合体。财政体制是…  相似文献   

11.
财政宏观调控功能随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界限。要使财政宏观调控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宏观调控工具,必须对财政调控的方式、作用机理,作用条件、作用效果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制订出正确的、联系理论和实践桥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关系问题研究王廷科陕西财经学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是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最主要方式,这不仅在理论上已得到西方宏观经济学家的认同,而且在实践上货币一财政政策也被西方国家作为反周期性稳定政策而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13.
孙伊凡 《河北学刊》2015,(1):222-226
立足于公共财政理论,探讨社会养老服务对财政需求的必然性。结合河北省面临的社会养老服务发展任务,分析现行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政府职能界定相统一、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协调、与重点环节保障相呼应的财政支持政策的方略。  相似文献   

14.
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甚多,且与财政、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就其重要性及影响较大者而言,不外凯恩斯主义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两大学派。至于其他各派不是倾向于前者就是倾向于后者,影响不大。二次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后果是通货膨胀加深和失业率增长,凯恩斯主义宣告失灵。到七十年代,这些国家相继采纳弗里德曼的财政政策,有些西方国家的财政政策则是上述两种政策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15.
一、地方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财政宏观调控是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方针、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一整套财政杠杆的运用,从总量上对国民经济施行的调节和控制,因而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国家财政应当起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重任;对各级政府来说,本级财政要担当起当地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任务。两个层次的宏观调控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近几年来,我们讲宏观调控,虽然泛指整个国家财政,但实际上,主要强调的是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对地方财政的宏观调控重视不够。事实上,地方财政的宏观调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286-28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破解许多难题,需要公共财政发挥积极作用。完善的财政法律是将国家财政政策落实到位的有力保证。在财政法律建设中,财政法律原则居于精神统领地位。本文从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当前财政法律的基本原则应体现为人权保障原则、社会公平原则、财政法治原则和财政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7.
稳健财政政策对县乡财政解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春  宋玮 《理论界》2005,(12):63-64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无疑对全国财政与经济事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县乡财政解困也不例外,本文在综述稳健财政政策具体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县乡财政存在的主要困难及稳健财政政策对县乡财政解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职能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何永年财政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财政的职能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职能是指财政自身固有的功能和职责,是财政规律的具体体现。财政职能是国家经济职能的重要方面,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通常经济学界主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扫清了国企改革中的思想障碍,大政方针已定,深化国企改革已进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十五大关于国企改革的指示精神,促进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注重以下三个坚持:一、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即达到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界限明晰化,产权代表人格化,产权交易市场化,产权管理价值化,实质是把国有企业全面推向市…  相似文献   

20.
市场取向的改革要求建立能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以及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公共财政与资本市场问题也因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的考察。问题之一:残缺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财政类型。具体地说,公共财政不同于私人财政,也异于单纯为国家自身服务的财政。前者主要区别于前市场经济社会的财政,当时的财政的典型特征是服从于“朕即国家”或“家天下”的国王或皇帝的私人需要;后者主要有别于传统计划经济国家只为国家自身服务的财政,当时的财政直接服务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