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其本质的深刻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受特定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生活有机体的细胞。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由群婚制、对偶婚制到文明时代的专偶婚制(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历史演进过程,深入探讨家庭这一历史演进过程,对我国当代的家庭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社会经济形态的缩影。家庭价值观直接影响其成员在社会中的言语和行动。可以说,家庭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价值观,因而,家庭价值观被认为是文化价值研究体系的核心。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比较在不同文化价值体系影响下形成的中美两国家庭价值观,探讨家庭价值观对婚姻观、伦理观、子女教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每个家庭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过去的衣食住行,生活实现了现代化,然而,生活环境中的情感和对家庭观念的认知时常遇到种种问题.本文简述了家庭情感的失落,家庭生活的压力,家庭观念的变易,以此说明家庭对父母和子女都是主要的感情和伴侣关系的源泉.注重生活,维系情感,是人生命中最根本的升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安定了,社会也安定.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如果每个家庭的每一成员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那么所有家庭就必然都是社会的健康细胞 ,社会也必然是健康的社会。所以 ,以德治家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基础。而以德治家者则应从孝敬父母 ,热爱亲人等最基本的修身功夫开始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始于家庭和谐。家庭本身具备调整家庭关系解决家庭矛盾的资源,但在复杂变迁的社会中,难免会出现某些障碍。个别家庭成员出现问题乃至成为矫正对象与家庭病态的结构或者功能失调有很大关系。处于豆蔻年华的青少年(包括大学生)是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如何从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切入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社会中“户”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户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普遍而又长期存在的现象,而且在中国传统法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中期以前,户是国家为了掌握人口、财产与征派赋役,以家庭为基础而建构的,具有法律性质的最基本的单位。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存在着数量众多而又种类不同的户种。不同的户种在法律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家庭血缘关系作为一种最基础最普遍的社会关系 ,是人类伦理道德产生的始基。家庭关系的原初性、普遍性和恒久性 ,决定了家庭伦理在社会伦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而家庭关系及其伦理的人情味 ,则决定了家庭伦理对社会伦理的巨大感染作用。家庭的这种特殊伦理道德功能具体表现在 :家庭伦理是家庭成员获得情感满足的重要源泉 ;家庭伦理在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家庭伦理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奠基功能 ;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在家庭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具有社会伦理所具有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8.
婚姻对不同性别农民工外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别,已婚青年农民工家庭在决定外出务工人选时普遍实行性别选择策略,最经常的结果是,男性外出务工,而他们的妻子在家留守。现行农村土地政策、二元社会管理体制、性别收入差距以及传统社会性别分工是农民工家庭实行性别选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西传统家庭伦理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中国家庭伦理强调家庭本位,西方家庭伦理强调个人本位;中国家庭伦理表现为宗法人伦关系,西方家庭伦理表现为契约人伦关系;中国家庭伦理以父子关系为主轴,西方家庭伦理以夫妻关系为主轴.  相似文献   

10.
产出性老龄化内涵丰富,而家庭照顾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与国外政府和社会对老年家庭照顾者的价值认可不同,在我国,多数老年人从事着家庭照顾活动,但其价值却被"隐性"化了。家庭照顾的价值"隐性"主要体现在整个社会或者不承认老年人价值,或者即使承认价值存在,也认为这是老年人应该和必须做的。老年家庭照顾者的价值错位,是对老年人无偿劳动付出的不公正对待,也不利于社会敬老养老氛围,不利于代际和谐。社会给予老年家庭照顾者价值认同,需要以产出性老龄化观念认同为前提,以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为保障,以社会尊老敬老氛围营造为基础,以老年群体自我认同感培育为动力。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中国社会文化所特有的积极性因素,以"家庭"这一社会积极单元为载体的家庭体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家庭体育具有思想熏染、文化传承以及情感巩固的作用,也是提升家庭幸福感的最有效捷径。由于历史文化的背景,我国的家庭体育具有"文化多元,形式多样"、"亲子同嬉,祖孙同娱"、"形式随意,追崇幸福"和"自然适应,量力而行"的文化特征;此外,家庭体育在现阶段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代化形式,注意文化的充实、载体的传承以及社会的扶持。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人类同种,生理结构相同。因此,人类社会都有家庭制度。家庭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于全人类的社会中,这是国外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普遍接受的原则,也是民族学田野调查和理论科学研究证明了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民族和历史学者在研究具体的家庭问题时,一直沿用19世纪末期美国民族学者摩尔根的家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家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每个家庭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次习作让我们写自己的家庭,其实,这个范围很广泛,可以把它写成记事作文:家中发生的事,星期天的故事,兄弟姐妹间的矛盾(dùn)等。也可写成写人作文: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所以在作文前,我们先确定要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占有》是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多个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类:其一,"天使"——家庭的牺牲品;其二,"看不见的女人"——孤独地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其三,"新女性"——追求独立与自我实现。三类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服从或抗争,其不同的人生轨迹共同谱写成一部完整的女性史。分析不同类别的女性形象,有利于揭示女性的不同命运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5.
品格教育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已付诸实施的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品格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品格教育以学校为基础,并与家庭与社会进行合作,其目的是塑造一个具有良好美德与修养的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渗透、共同作用的过程。社会、家庭与学校在品格教育中的起着不同的作用,只有三者通力合作,才能使品格教育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榜样力量、尊重幼儿独立地位、发挥学校指导和引领作用、统筹社会资源支持,从而形成以家庭为核心,整合家长、学校、社会的力量,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社会情感能力是幼儿未来生活和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在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以四川、新疆、广西、云南、陕西4325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庭文化资本和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现状,并探析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家庭文化资本与幼儿社会情感能力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并可以正向预测幼儿社会情感能力;不同水平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及各维度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家庭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家庭文化资本水平;幼儿园要深入推进家园合作,为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提供教育支持;政府部门要建立补偿性教育机制,弥补处境不利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而婚姻制度是家庭建立的制度基础。由于各种原因,未办理婚姻登记而以夫妻的名义在一起生活的现象,在我国社会中还一定范围内存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对此问题没有规定,造成了许多纠纷的解决缺乏法律依据。应完善我国的事实婚姻制度,以完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19.
康恺 《中国农村》2009,(3):28-29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构成单元的表述,完整的家庭结构,有助于增加一个家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变迁中的中国独生子女家庭郑笑平,陈杰文化的传播起源于家庭,并通过家庭体系得以继承延续、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结群方式,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群体单位。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是人类传播和接受社会文化的第一个场所。家庭对于新一代成员早期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