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因刑法学界对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始终存在分歧,这根源于对刑事责任的本质的理解差异.在德、日刑法理论中,尽管存在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的争鸣,但其基本语境和犯罪论结构决定了"责任"表明的是一种由主观罪过引起的可谴责性,是否具备"责任"是犯罪成立评价中的重要阶段.立足于我国语境和刑法理论体系,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是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后,行为人应该承受刑罚惩罚的法律地位及价值评价.应受刑罚惩罚性是我国刑法中刑事责任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刑法的谦抑性是刑事法治的重要理念之一,对规范刑事法治、防止刑罚权滥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刑法改革的方向应当秉承“严而不厉”思想.刑罚的谦抑性要求有限度的适用刑罚,并且应避免过于苛厉的刑罚.民事纠纷的刑事化现象,扩大了刑罚的适用范围,加重了法律制裁的严厉程度,不符合刑罚的谦抑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量刑情节是刑法中刑罚制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必须首先研究其存在的根据。量刑情节的根据可以从法学理论、立法和刑罚实现三个层面探寻。法学理论中,法的价值都包含着公正性和人道性两个最基本的理念。由于量刑情节直接影响到量刑的轻重,从而对公民的人身、财产进行剥夺和限制,因此在刑罚裁量过程中必须遵守"公正"这一法的基本价值,尊重犯罪人的基本人权。从法律层面对犯罪人施以刑罚的标准上,应当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有效统一。从刑罚实现的角度分析,刑法的效力向刑法的实效转化的程度,由刑法规定的合理性决定,量刑情节的存在体现了刑罚规定的效力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当前刑法理论上关于追缴违法所得的刑罚说、保安处分说、刑罚与保安处分混合说等具有较大不足,刑罚说难以解决不法取得所得与刑罚依赖定罪的矛盾,保安处分说无法解决对人身危险的处分与违法所得属于物的矛盾,混合说实质上属于刑罚说.有关境外立法形成的英国"民刑复合型"理念与制度以及德国的"三元并存型"理念与制度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刑事诉讼法的两次修改对刑法形成了倒逼效应.对违法所得的刑事追缴应当确定为刑事单列后果,不以定罪为前提,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均衡原则.应适时修改刑法,将追缴违法所得与其他刑事处罚措施明确区分,对腐败犯罪违法所得的追缴可以试行更长的追诉时效.  相似文献   

5.
刑罚的必定性、及时性、相当性与经济性之所以能够被看成是刑罚的应然属性,乃是因为这些属性能够对刑法的真善美"高度"说明。而在基于刑法真善美所给予的"高度"说明中,刑罚的这些属性又展示了新的内容,并以刑法正义性包括人权正义与秩序正义为共同依归。  相似文献   

6.
有关刑法目的,学界当前主要集中在对"刑法目的的法条规定"、"刑法目的是什么"、"刑法目的与刑罚目的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的研究.学者在研究刑法目的时,有时候容易忽视一些问题,甚至是一些基础性、先决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关乎刑法目的研究的前提、对刑法目的的准确释义以及刑法目的本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7.
边沁功利主义刑法思想的哲学基础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伦理观,他认为刑法是一种必要之恶、惩罚之恶,因此主张将"功利"一词具体化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以此功利理论为指导建立刑法理论,提出了刑罚轻重设置的规则,以作为刑罚的合理根据.  相似文献   

8.
“生命对生命避险”的刑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意义上的生命对生命的避险分为他杀型的舍己救人的避险和舍人救己的避险两种情况,前者基于被害八无效承诺而作出的剥夺其生命的行为,因此是犯罪行为;后者则违反了人的生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均平等地受到刑法保护的精神,违法了现代刑法强调人权关爱,反对将人作为目的民权主义刑法思想,因此应将这种行为评价为犯罪行为.但考虑到行为人在实施避险行为时其意志自由大大降低,法律应该正视人性的自私与脆弱,以及对其给予刑罚处罚不能实现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等因素,对"生命对生命"的避险没有必要予以刑罚处罚.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刑法学界,刑罚个别化原则正日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刑罚个别化原则有其内在的合理根基它在方法论基础上得益于近代犯罪学对刑法学的推动;在伦理内涵方面体现了人性关怀;在价值追求中实现了公正圆满.刑罚个别化原则不仅仅是一个量刑原则或刑法原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刑事政策原则.  相似文献   

10.
西周时期在"明德慎罚"思想的指导下,确立了中刑、中罚原则,主张在刑罚运行中坚持罪刑相适应.其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自首从轻、疑罪从赦、宽恤刑罚的处罚原则,区分了故意与非故意、偶犯与惯犯(初犯与再犯),将犯罪动机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中刑、中罚原则的"中"指轻重适中,恰到好处,反映了"明德慎罚"思想在西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变化,是对周初轻刑思想的修正,开创了中华法系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先河,是日后诸多刑法适用原则的源头,从中也能体察到现代刑法理论的踪迹,对考察中国古代刑法史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的非刑罚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刑罚化与非犯罪化是世界刑法改革的两大主题。我国刑法固有的结构缺陷导致其无法完全发挥作用,对其改革确有必要。非刑罚化改革作为我国刑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完善我国的保安处分措施,提倡运用刑罚替代措施,集中有限的刑罚资源打击严重犯罪,最大限度地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12.
创设新刑种大势所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国家或者重新制定了刑法,或者对原刑法进行了修订,例如,葡萄牙于1982年重新制定了刑法;法国于1994年颁行了新的刑罚典俄罗斯于1996年重新制定了刑罚典;瑞士于1996年修订了刑法典;我国于1997年对刑法进行了修订.可以说在世纪交替之际形成一股世界性的刑法修订潮.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以"人本"为特征的人格刑法理论应当成为我国刑法学界关注的重点.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消除"重刑主义"的影响, 真正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而且对大力推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人格理论对刑事政策的启示主要是: 在制定刑事政策时我们应当反省社会因素对犯罪的影响;重视刑罚的人道性;实行非犯罪化和刑罚轻缓化;重视犯罪人回归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刑罚裁量个别化既是刑罚个别化包含的重要内容,也是刑罚个别化实现的方式之一,对于刑罚个别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刑法理论、法律制度、刑法体系和法官个人素质等要素没有变化的条件下,选择科学的刑罚裁量方法和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刑罚裁量个别化实现的关键。科学的刑罚裁量方法为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是运用科学的刑罚裁量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社会视野下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大量出现,我国自1997年刑法典到 《刑法修正案(九)》 的颁布,都以不断修正、 不断突出、 不断明确的方式对隐私权进行保护.而我国隐私权刑法保护仍存在体系结构尚未搭建、 核心法益尚未完整保护、 起诉方式和刑罚内容单一等不足之处.国际社会对于隐私权刑法保护作出了有效应答,借由德国刑法及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的比较分析,以示我国刑法在隐私权保护方面的可采点及补足点.  相似文献   

16.
保安处分制度是近代刑法改革的产物,是对传统刑罚制度的一大革新.作为刑罚制度的一个补充,保安处分与刑罚制度密切配合,为预防犯罪、保卫社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中规定了保安处分制度.我国法律对此含混不清,很有必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实施,"禁止令"一词正式写入刑法之中,禁止令的适用不仅是深化社区矫正改革的具体举措,更是切实保障和强化管制、缓刑等社区矫正刑罚的刑罚执行效果。在司法实践中,刑法禁止令遭遇到适用的困惑,为此,有必要探寻刑法禁止令适用难的生成原因,进而提出刑法禁止令完善的具体路径,以期发挥刑法禁止令的应有功能,真正地做到"令行禁止"。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刑法对渎职罪的刑罚仅限于自由刑,而没有资格刑的相关规定.在渎职罪中规定剥夺公职资格刑,不仅是我国法制史的传统,也顺应了世界潮流.在刑法中应当规定剥夺公职资格的相关刑罚,才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渎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清朝末年的修律中 ,修律者对旧律进行了大量的删减 ,引进了西方较为进步的刑法制度 ,从而开启了中国刑法近代化之门。封建社会极为野蛮、残酷之刑法亦由此朝文明方向发展 ,其表现之一便是刑罚力度上趋于轻缓。使清末刑罚趋于轻缓并不是统治者完全自愿之举 ,甚至可以说是情非得已 ,但此次修律事实上在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中较大程度实现了刑罚的轻缓化。清末刑罚轻缓化既有其先进性 ,亦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刑罚结构的改善是刑法发展的标志和核心.近几十年来,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区域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立法发展较快.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国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立法中刑罚结构演变的共同趋势体现为刑罚措施日趋严厉,刑罚阶梯明显增加,罚金刑的运用日益突出,对被害人的补偿日益重要,刑罚措施与行政处罚以及民事赔偿之间的互动与协调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