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治理对策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如提高政府应债能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体系,健全与地方政府举债相应的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崔鹏  陈国文 《东岳论丛》2020,(6):97-109
防范化解企业部门系统性风险是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工作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对中国企业债务风险进行了测算,并且研究了风险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传染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在整体降低,并且多数部门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无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都在不断降低。研究还发现风险可以从高风险部门向低风险部门传递。因此,提出宏观审慎监管应当严控金融风险,防止风险在不同部门间传染,以及改善金融结构来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财政)行为也会像市场行为一样产生外部性,正如市场主体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产生市场外部性一样,财政外部性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各级政府追求自身财政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本文从财政外部性的理论分析入手,指出政府债务风险状况是诱发我国财政外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具体分析了政府债务风险在政府间、政府与市场间外部化的各种途径,最后借鉴克服市场外部性的经验,从多个视角提出了矫正政府债务风险外部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财政疲劳”思想和跨期预算约束理论构建模型测算出印度政府负债率上限为80.3%,而其历年负债率实际值位于37.7%-82.1%之间,多数年份实际负债率低于负债率的理论上限,这表明印度政府债务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采用情境模拟方法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缺口、债务偿付利率与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之间成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率、经济产出缺口与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据此为中国政府债务管理和在印中资企业风险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莲 《南方论刊》2012,(4):35-37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尽管短期内我国不存在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理顺金融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从制度的建设和市场的完善上,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尤其是2012年的风险防控重点应抓住五个重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财税体制改革方案贯彻不彻底,税收收入大部分归入中央财政,造成基层政府税源分散和数量不足,导致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匹配,地方财政创收能力下降,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力而大量举债,形成地方债务的迅猛增长,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面临着规模巨大、融资与投资期限错配、信息披露和监管缺失、对土地收入和银行信贷高度依赖等严重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加快发展市政债券、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健全债务问责和政绩考核机制、合理调整债务结构等措施,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中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8.
《学术界》2012,(4):3
4月13日上午,由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战略经济研究中心、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地方债务与财政风险国际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9,(7):42-53
运用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分析KMV模型度量的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公司债务违约风险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2014年出现首只上市公司公开债券违约后,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债违约风险增加会提高股价崩盘风险,而且这种关系并不是通过提高盈余管理程度导致的,债权人的外部监督作用在高债务违约风险公司中得到有效发挥。对此,监管部门应强化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行为的披露,在债务违约风险较高时提前应对,避免风险的跨市场传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国政府所面临的债务风险包括由信用约束带来的直接显性债务风险和由道德约束带来的隐性及或有债务风险。本文依据世界银行专家的债务分类理论,归纳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来源矩阵,并对地方政府负债及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以财政和货币资金的关系为切入点,强调了在不同经济体制背景下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共生特征;通过政府、银行、国企之间的博弈关系,利用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政府担保情况下银行放贷引发风险的静态及动态模型进行细致描述;验证在目前的政企、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大量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的存在所导致的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催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经济发展的解释变量和内生要素,财政转型的目标模式在于促进帕累托效率优化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通过SPSS对我国1978年至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财政转型虽然改变了(或者试图改变)不同社会主体的激励方式,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共投资支出存在着结构不均衡的态势,表现为"硬性支出"膨胀、"软性支出"短缺。对传统财政的路径依赖构成了我国公共投资支出结构不均衡的制度性根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日益扩大,国债风险成为关注的焦点。作者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国债风险,并对我国国债规模指标做了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防范和化解国债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债政策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当国债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其负面效应会远远大于正面效应。因此,控制并适当减少国债发行规模,适度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类型,将有助于国债规模的适度和合理,有利于防范与化解国债风险。  相似文献   

15.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长期依赖外贸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面临较为严峻的冲击,外贸出口减少、市场供给过剩、消费能力不足、物价持续下跌等通货紧缩风险凸现。要克服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困难、产能过剩等不利的局面,必须灵活机动的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依靠发展内需、走自主经济增长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研究资本流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部门投资)与金融稳定(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实际汇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借助于协整理论,建立恰当的VAR模型或VECM模型并进行总量与结构分析,利用脉冲反应与方差分解技术,较清晰地阐明了中国的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与经济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资本流动的影响,而金融和经济状况又促进了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17.
2007-09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范围如此之大,肇因于金融机构之间盘根错节的关联交易。作为个体的金融机构总是想方设法把风险转嫁出去,但是系统性风险无法转移。本研究试图从纷繁复杂的金融风险传递链条中拎出几条主线,以厘清2007-09国际金融危机信用风险的传递路径,即两个市场传递:从信贷市场向资本市场转移;两条路径传递: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  相似文献   

18.
马骏  刘亚平 《学术研究》2005,(11):77-84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负债所隐含的财政风险越来越严重.在将县市政府的债务重新分为主动负债和被动负债之后,本文运用"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来解释中国地方政府为什么会主动累积各种负债进而累积财政风险.本文认为,在目前的制度环境、官员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下,经济增长和地方政绩是以财政风险的不断增加为代价的.因此,要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控制财政风险,从根本上来看需要在财政体制之外进行努力,改革目前的干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揭示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建立三阶滞后PVAR模型,对中国31个省级单位1994-2004年的公路投资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路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其相互间作用机制是复杂的、多重的和多样的,两者间的基本关系是“非对称互动关系”。本文依据实证结论对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对称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对政府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投资决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强烈与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短缺,是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内在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财政体制对农村资源的汲取产生了路径依赖,二是现代公共财政的制度缺失制约着国家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消除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重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应该从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着手。公共财政保障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并确保政府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