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特伍德的《洪水之年》以现实主义基调设想了未来美国“技术滥用”与“资本暴力”相结合的后人类语境,凸显了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张力,再现了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暴力与“公司警”统治的僵化所带来的物种灭绝与人类灭绝的生存危机。文章以生命哲学为视角,剖析了小说中的环保主义宗教组织“神之园丁”对传统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生态观的调整与矫正,指出小说借“亚当第一”的布道与园丁们的生态实践,批判晚期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与戕害生命的僵化本质。文章认为,小说颠覆了原教旨主义所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准则,写出了深绿色宗教的实施路径与内在机制,引导读者以“生存第一”和“敬畏生命”为原则,抵制资本暴力,尊敬所有生命的固有价值,以重返简朴、有益于生命的生活模式,保护人类与非人类生命。  相似文献   

2.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批评.多数评论认为该小说是以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主题的生态主义小说.国内外的评论家从生态主义、人文关怀、互文性、生态审丑、黑色幽默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解读.本文从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理论的角度对该小说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对话进行了分析,以发掘阿特伍德通过这些对话所引发人们探讨与思索的人类文明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伊恩·麦克尤恩在短篇小说《两碎片》中对未来伦敦物理空间和生态环境的描写,揭示了小说中独立的“生态主题”,这里的“生态”有两个意义上的指向,其一是自然生态,其二是人性生态。小说中,麦克尤恩通过展现一幅“后启示录时代堕落的伦敦图景”,进而探究了作为都市主体的伦敦市人在都市的情感状态和生存困境,提出关于人类未来的严峻思考。  相似文献   

4.
麦尔维尔的《书记员巴特比》是一篇具有深刻现代生态内涵的小说.小说背景华尔街高楼林立,办公环境封闭压抑,工作单调沉闷,呈现出一幅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失衡的现代荒原图景.在华尔街现实之墙及其建造的精神之墙中,巴特比成为一个精神生态失衡的“迷途羔羊”.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中,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必须守护好人类的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5.
生态伦理学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了“大理伦理”的生态理论,将伦理的范围从人类世界拓展到非人类世界,开创了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远离尘嚣》是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协调的作品.文章透过“大理伦理”的视角,从生态整体之美、非客体化的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共融之美三个方面挖掘《远离尘嚣》中所蕴含的哈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哈代前瞻性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借鉴.CQD8510  相似文献   

6.
《还乡》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最具宿命论色彩的作品.作者借荒原这一自然意象诠释人物命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作品中的荒原神秘莫测,充满了魔幻色彩,并与人物的悲剧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对作品中人与荒原主题的生态解读,哈代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法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观.  相似文献   

7.
谢奥 《南都学坛》2010,30(5):54-56
《白鲸》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自出版以来,它即以奇特的想象、恢弘的故事风格广受评论界关注。在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的今天,对《白鲸》的研究更是具有重大意义。梅尔维尔在小说中探索了人类与自然及自然与人类灵魂的关系。这部小说实际是一部生态文学,通过亚哈的悲剧,作者指出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对其适度开发,才能走出生态困境,摆脱生态悲剧。  相似文献   

8.
多丽丝.莱辛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作家。他的非虚构性小说《特别的猫》通过描绘一幕幕人与猫之间动人的故事构建了一整套的生态话语系统。大自然的美景、世间万物的生存法则、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关系在这部小说中一览无余。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特别的猫》,挖掘小说中的生态思想,不仅能为研究莱辛这位伟大作家提供新的视角,对进一步探讨英国生态文学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贝娄在其小说中发出了生态批评的声音,其作品呈现了他的和谐生态观以及他对人类生存环境所具有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小说《院长的十二月》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小说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且表现了人在与自然的对抗中自我的深刻异化。贝娄在小说中呼唤通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迹,实现人对自然的“浪漫式回归”、人与自然的美好相遇。  相似文献   

10.
《汉志》“小说家”及其“小说”是在战国时凭藉文体自身潜力发展起来的、在“说体”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体.虽不属规范的文学体裁范畴,但也并非仅如《汉志》“诸子略”其他九家一样的文体那样重义理,也不如史家之记实,而是一种包括叙事内容的实用文体.《汉志》对“小说”“迂诞”、“依托”的定位为“小说”文体艺术虚构的发展预留了空间.《汉志》“小说”源自民间智慧,是本土小说的早期形态,具有重要的小说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所刊刻的“六十家小说”的辑佚本 ,保存了较多的宋元明俗语词。本文训释见于其中的某些词语 ,为《汉语大词典》作出若干补正  相似文献   

12.
“成长”无疑是人类一个永恒话题,“成长小说”这一文类的创作及研究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此类小说最早出现在德国并繁荣于英美,国内也不乏此类小说的创作,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等表现了“生理的无知”、“精神的孤独”、“亲情的残缺”这些成长主题,但与歌德《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这一经典范本相较,又具有成长主体自觉精神缺失、成长“在路上”以及采用“单线型”叙事模式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托尔金的《魔戒》是一部长篇史诗奇幻小说,不仅展示了一个浩浩荡荡的中土世界,也展现出一幅完整的人类心灵地图.在小说虚构的奇幻世界里,魔戒就像一块磁石,激发着人们对它的欲望和追逐.对于魔戒的追逐,就像是恋物癖的表现,这种对于“物”的追求激发了小说中人物的无意识行为.本文从无意识视角来解读《魔戒》人物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相似文献   

14.
自班固《汉志》建立“小说”之学,确立了“小道”的学术性核心特征,直至唐人撰修《隋志》时,虽然“小说”创作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文学色彩,但其理论构建层面未发生重要变化.欧阳修撰修《崇文总目》与《新唐书》,在将部分“杂传”作品界定为“小说”类所作的持续努力,使“小说”从一种没有固定表述体式的学术之说,逐渐转变成一种具有显著文学特征的叙事性文体.在传统“小说”观念向近现代“小说”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欧阳修为“小说”引入“杂传”的书写体式,确立“小说”的独立文体位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贩子的女儿》是劳伦斯著名的短篇小说,被评论家称为“觉醒的诗篇”.作者以其擅长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生动地勾勒出现代工业社会环境恶化、精神压抑、本能丧失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从生态视角出发,围绕小说中压抑与本能这一主线,揭示金钱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对立,这种自然涵盖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升华到了人性的自然,进而探索人性回归、精神生态和两性和谐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6.
《墙上的斑点》是世界意识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是一篇由一个“重要的瞬间”构筑而成的小说,通篇铺陈的是“我”在斑点的触发下细密的感触和绵延的意识,透射出作者幽雅而深邃的哲思,小说凸显了伍尔夫创作的现代理念,是文学走向人类本体的艺术探索。《墙上的斑点》是意识的流,是生命的真,是人类的心曲。  相似文献   

17.
米兰·昆德拉小说创作的处女作《玩笑》不仅是一部“政治小说”与“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哲学小说”.对于小说中蕴含着的哲学思想,国内外学界主要从存在主义的视角进行了分析.然而细读文本,我们可以管窥到许多新的哲学理念,主要包括感伤主义哲学﹑矛盾哲学以及精神生态哲学.全面解读这些新的哲学思想,将为我们深入地理解昆德拉的小说创作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能加深我们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一种积极超然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刘震云是一位“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家。他以《单位》、《一地鸡毛》等小说展现了“单位”这一特殊的生态景观和“单位”环境对人的改造,揭示了人类日益陷入的生存困境。小说所运用的反讽手法和多角度转换的叙述方式,增添了小说的审美趣味,给读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国策的具体表述,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恢复自然.但厉行节约、保护环境、恢复自然的瓶颈战,却是对日趋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当代灾疫予以卓有成效的防治.而《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这一新著,却在这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其全新的认知视野、切实可行的思想方法和可普遍操作的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海浪》是其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文学史上进行形式探索的里程碑。在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批评的语境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就作者表达的“真实观”,选取了“生态精神的内核”、“波浪存在中宇宙整体的互惠意识”等几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指出:《海浪》处处体现了生态精神的要素,特别是对真实与整体的互惠意识的推崇与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