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遗产具有多重价值.目前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在遗产价值认识和评价中,对情感价值的内涵及其意义认识不足.建筑遗产的情感价值不仅表现在强化认同感、精神象征作用等方面,乡愁也是建筑遗产的一种独特的情感价值.乡愁价值是建筑遗产的一种特殊的衍生价值,它既是一种以场所感为核心的情感价值,又是一种与岁月价值紧密相关的具有复杂情感色调的审美意象.通过探讨乡愁价值,将有利于拓展我们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识,并更为深刻地理解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的主要的心理过程之一,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的认识活动从感知觉、记忆到复杂的思维活动,都伴随着情感,渗透着情感。当人们的认识活动渗透着情感的时候,反过来又能加深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社会性情感。社会性情感是人对社会生活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在人的  相似文献   

3.
爱心的培养是情感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爱的情感是建立在人们相互关心、相互爱慕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一致性和亲近性的一种情感.爱的广泛涵义还应包括人对认识对象和实际活动的肯定态度,表现出爱自然、爱真理、爱生活、爱祖国等等.爱的情感在人际交往中,能起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和交融的作用.爱的情感也是一种社会性情感,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4.
建筑环境设计中人体活动与心理情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建筑环境设计和服务的对象,人体活动是由环境和人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 因此,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点是建筑环境设计理论和实践所必须研究的。研究人对建筑环境 的心理感受,不仅是为了通过对环境的认识分析,根据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同时, 还通过研究人与建筑环境的情感因素,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在不同环境中的反应,进 而处理好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及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构建建筑与人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始终伴随着主体的情感活动,随着美感的深入而愈加强烈。过后,情感的余波,仍荡漾不已。在音审美活动中,突出地活跃着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活动。音乐欣赏,对音乐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消费”。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始终出现心理距离的心理现象。开始总是主体同客体保持“无距离”的心理状态,进人作品中,达到“物我两忘”,最后总是主体同客体拉开心理距离,以“旁观”的心理态度,审视审美对象。作出中肯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6.
人的心理现象是个有机的整体,各种心理活动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推动着心理的发展.人的情感与智力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关系,智力要影响人的情感的变化,情感也会影响人的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注意发挥情感的作用,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班级里,班主任和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下,从事着班级的各种活动。情绪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也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手段,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双边活动。然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情感。那么,班主任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反映自己的情绪状态呢?特别是当班主任被学生的各种行为问题引起消极情绪后,又应当怎么办呢?一、要善于控制情绪情感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学生当中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言行往往会引发班主任的怒气。当这种消极的情绪产生后,班主任应理智地控制冲动,冷静地处理问题。否则,…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成熟的宗教观中,宗教批判是一种常用的反思性武器,其特色是与马克思的文学情感活动相辅相成。对教会及其机构的腐败与反动的痛恨是与对人民及劳动在历史上的创造并以文学抒情般的爱戴而互衬统一的。对宗教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掩盖性的批判是与以审美情感方式对劳动者的赞美而对立统一的。对宗教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着力纠正是与以文学激情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来确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而互助统一的。由此,从爱恨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文学激情,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文学情感是密切相联的。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学既是一种认知过程 ,也是一种情感过程。而认知与情感既是教学目的 ,又是教学手段。在外语教学中处理好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外语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认知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外语教学过程受到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这种认知活动中 ,学习者必须尽力去理解或表达语言的每一个方面 ,渐渐地通过实践自觉地运用语言 ,即感知、记忆语言材料 ,进行想象、思维的一系列过程。母语的习得与学习外语不同 ,母语的习得过程是在真实条件下、真实的环境里…  相似文献   

10.
建筑作为一种复合性价值理念建构。不仅具有满足人类的生理与物理需求之价值,而且还具有精神与情感价值。从建筑之人文价值理念角度看,情感归宿和文化认同是其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情感归宿和文化认同对建筑进行审视,从而揭示出蕴含在建筑中的价值理念特征,并进而融汇于建筑的设计与建造的实践之中,这对于建筑更为人文化,更适于人的“诗意安居”,应当说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心理过程。人的情感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同时又对认知过程产生调控和反作用。因此,现代情感教学理论认为,情感是发展学生智能的动力;教学原则应体现情感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实现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统一。大量实验证明,“积极的情感增进大脑工作,消极的情感抑制或阻碍大脑的发展与工作”。“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深化和加  相似文献   

12.
美与审美的评价论和语用学阐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是什么?审美是什么活动?迄今为止,众说纷纭.事实上,作为一种公共经验,"美在主观上表现为情感"与"审美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的评价活动",应是以科学的方法从事实美学研究的两块坚固的基石.美的本质有三个层面:其一,在存在层面上,美是价值.确切地说,美的客观基础或所对应的客观存在是价值.其二,在意识层面上,美是情感也即情性的价值意识.作为倾向性神经兴奋体验的情感是美本身的存在方式即美的本体.其三,在符号层面上,"美"是指称起评价作用(因而对象化了)的情感的语言符号.而审美则是以情感的对象化方式进行的评价活动,简而言之:审美是情性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成人教育管理是“人—人”的管理,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中,情感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成人教育的活动过程。因此,应该重视成人教育管理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这种管理来提升成人学员的学习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民居建筑美的生成总是通过建筑物的某些特质,比如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等,引发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从而使人进入一种审美享受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一样相思别样情——论《呼啸山庄》的爱情描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啸山庄>是一部独特而又经典的爱情小说,作品中表现了三种不同的爱情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之间的爱情是寻觅原始自我的爱情,是人类原始天性的产物;凯瑟琳和林悖之间的爱情迎合了世俗的标准,是世俗社会的产物.这两种爱情相互冲突,使人类陷入情感的危机当中.而哈里顿和凯蒂之间的爱情是前两种爱情的融合与延续,是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爱情的美满结局,代表着人类爱情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教育艺术论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诉诸情感,心仪自由,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的活动.从逻辑上讲,教育活动与艺术活动具有太多交叉的地方;从现实中看,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本质主义、功利主义等弊端,如果以艺术的理念与方法来审视教育,艺术则是拯救学校教育的一剂良药.教育艺术既是一种教育存在,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境界.让课堂充盈“有意味的形式”,让“技艺论”、“情感论”的艺术方法成为教育策略,让艺术的自由精神理念成为教育的价值尺度,是教育真正成为一门艺术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丁香花下》是著名作家黄秋耘的一篇散文名作,曾多次被选入大、中学语文教材。然而对于这篇怍品的理解,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肤浅,即把文章仅当着“纯洁与美好”的情感回忆,而从根本上忽略了文章表达的情感本质。实质上,文章不过是借回忆往事表达一种情感沉淀与认知。的确,从显在的层次看,这是一篇思恩念情的道德文章:“我”至今仍铭记与怀念四十四年前被人救护的情谊,这也算是受人之恩当思终生投报的传统美德的表现。然而,透过文章情感遗憾的表象,不难发现,道德符号的背后呈现的则是一种人生心态。“落难才子遇美女的世俗故事的模式框架,承载的是一种独特的人生情感的寻求。任何对往事的回忆,通常都对应着现实,正如芮波所说:“任何一种情感都体现和集中在某一思想上”。回忆不过是一种情感向往,它的价值意向就在于自我超越。因此说,文章的忆旧绝不仅仅是一种记忆的重拣与摭拾,而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人类的全部创作活动,都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人的情感是艺术创作(包括欣赏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机制.文艺创作总是以情感为创作的动力,激发创作冲动、工作热情;作家也往往总是以情感作为创作的重要内涵,来营建自己的作品;而欣赏者也常常以能否受到感动作为衡量作品艺术成就高下的重要尺度.文艺创作与情感的萌发、情感的表现及情感的效应密切相关.但是强调情感之于艺术的重要,是不是说任何情感都可以不加选择地进入文学的殿堂、成为审美情感呢?在创作中,作者的情感是否如有些论  相似文献   

19.
情感亦称“感情”。它是人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来源于实践,是受人们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等制约的喜、怒、哀、乐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而情感思维,是人们以自己在以往实践中借助逻辑思维形成的“情”进行情感判断,表示情感态,以指导、支配、影响实践的思维形式。是一种心理功能。 情感渗透在人的一切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传统教学观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师生从事特殊认识活动的场所.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的职能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是一个有活动与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在发展智慧能力同时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基地.如果学校能够给学生作为人的现实存在提供一种在"家"的感觉,更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目的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