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宏观调控是国家自觉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协调重大比例关系、搞好综合平衡,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宏观调控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要求。国家为了使整个国民经济通过治理整顿和深入改革,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因此掌取了  相似文献   

2.
一、非平衡系统模型在经济领域,过去比较强调平衡现象的重要性,在西方经济学中有自由企业制度的均衡价格论、收入均衡论,以及局部均衡、全部均衡、短期均衡、长期均衡;还有国家调节制度的政府干预下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均衡。在我国的经济理论中,计划经济强调的也是综合平衡问题,例如财政收支的平衡、信贷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和外汇收支平衡。可见,平衡系统历来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国民经济既是一个平衡系统,又是一个非平衡系统。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有平衡就有非平衡,两种质态经常交替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发展是非  相似文献   

3.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观结合任何领域的经济活动,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种统一,就形成各种经济实体:微观经济实体(企业)、中观经济实体(部门和区域)和宏观经济实体(社会)。 中观经济作为一个实体,必须具有两重性质:技术性质和经济性质。 从技术性质上说,无论是部门还是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力系统,也就是中观生产力系统。其中每个部门和地区都可以从事独立的生产和营销活动,互相连结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当然,部门和区域的生产同时也是社会的生产,但在技术上这些活动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完成。这是生产的一般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对象和功能问题,不时地困扰着哲学家们,不止一次地引起过纷争。即使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也是如此。哲学同非哲学的具体科学特别是同自然科学确实有很大不同。后者,不管经历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它的研究对象和功能总是越来越清楚明确的。有些具体科学,在它的形成期,在它的早期,对自身的研究对象和功能也往往不那么清楚、明确,但总是越往后越清楚,其间呈线性演进,反复较少。可是哲学不同、  相似文献   

5.
胡笳 《社科纵横》2005,20(1):168-169
无论什么样气质的学生 ,其健康成长的心理和自我实现的能动性 ,源自于教师在评语中对其观念形成的影响。这种观念的形成 ,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每位学生认知的自身素质上 ,通过对学生潜意识中能力的发现与调动 ,使其向上“成长的趋势和需要”得到充分的展示。其次 ,主要是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方法应注重日常化和生活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抓住有利时机 ,使其亲和力的整合建立在建构理念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法的中观归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体系和部门法之间存在一个中观层次,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利益观念的建立和政策性平衡的产生,中观结构要素中除了公法和私法之外又产生了社会法.公法、私法、社会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法律本位、法律价值等方面存在着区别.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调整对象,以政策性平衡为调整方式,以社会本位为法律本位,以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为法律价值.上述四个特征与社会法相一致,因此经济法在中观层次上归属于社会法.  相似文献   

7.
中观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史学认知视角,对史家的体验视域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对史家的体验视域有一种明确的界定。即,史家的体验视域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从史学史上看,那些最有价值、写得最为出色的历史著作,往往都与史家体验有着极为密切和亲和的关系。区别在于,有的历史著作只是部分地包含有这种史家的自我体验,有的历史著作则是整体地包含有这种史家的自我体验。历史学家的体验视域一般以历史学家的个体存在的一生时间为界限,而这一界限恰恰构成了中观史学的天然框架。中观史学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它是历史学家基于自己的体验视域所进行的一种历史思考。这种历史思考的特殊优越性就在于它最有可能使历史学家产生出深刻生动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8.
一龙树是中国佛教很多宗派自诩的“始祖”,印度大乘佛教的奠基人,也是中观派系统理最早的阐述者。他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种模式,为佛教后来很多学派所继承,在印度和中国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龙树的哲学,特别是辩证法的思想作一概略的论述。一、龙树的生平和著作关于龙树的生平虽经世界各国很多佛教学者多方面的考证,到现在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如果我们剔除龙树传记中的荒诞成分,大致可以对他的生平勾出一个轮廓。龙树约在公  相似文献   

9.
中观史学与科举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史学研究园地,充满了蓬勃生机和活力.从研究的范围说,传统的以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部分为构架的体系,正继续得到充实和深化,而各种专史和专题研究,特别是那些过去很少有人问津的交叉地带和空白区域,也纷纷提到学者的日程上,涌现出许多可喜的成果。从研究的方法说,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学者们不断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他部门的研究成果,借鉴西方史学有价值的经验,使研究方法更为现代化、科学化,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这当中,历史学研究中的宏观、微观与中观问题,便是值得重视和需要加以深化的课题。“宏观”和“微…  相似文献   

10.
一、辩证法的发展及其主要思想辩证法体系的正式创立,要归功于18世纪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1770-1851)。尽管辩证法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印度、希腊哲学,但黑格尔完整体系辩证法思想的确定无疑是哲学界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促成了后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并发展成以此为基础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在社会实践中被广泛运用。黑格尔辩证法体系的创立,是鉴于他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历史的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重视和开发利用社会科学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西方国家开发利用社会科学的政策和做法,就促进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增强国家调控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观史学与有限的总体史雷戈一、中观史学的构想中观史学是一个新领域。之所以新,是因为它试图在宏观史学与微观史学的两极对立中寻找和开辟出一条通向全面理解历史的新的路径。那么,中观史学的必然根据何在呢?笔者认为,这种必然根据就在于中观史学不是对宏观史学和微...  相似文献   

13.
陈浩瑜 《社科纵横》2023,(6):142-14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保证。目前,中国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在理论学习、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建设形式的创新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实际工作中如何增强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实践路径,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略论龙树、提婆的中观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树、提婆之学是印度大乘中观哲学的代表 ,其学立缘起论而明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之理 ;立中道观而显破邪显正之法 ;立二谛义而证烦恼即菩提之义 ,这三个环节构成了大乘中观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投资环境就是一个具有多维、多元、多层次性的庞大综合系统或称统一体。立足于投资环境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从多维性、多元性出发,根据投资环境的特点,围绕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分析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原因、对策,即本文讨论的问题。宏观投资环境宏观投资环境,即融资国的投资环境。它包括融资国具有的自然、经济、社会、国  相似文献   

16.
李勤伟 《生存》2020,(8):0070-0070
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培养应用型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展示教学人文关怀;提高教学生成层次,实现教学优质化;多层次、多侧面兼顾学生个性生命体的成长,使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新课程育人功能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05方案)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育人功能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喻长海 《社科纵横》2008,23(1):116-118
本文对中观思想在汉藏两地初传时期各自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从传入的年代、面临的处境、思想的传承和学说的特色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秀玲 《社科纵横》2009,24(2):73-75
婚姻家庭在实现其社会功能的过程中,遭遇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法律强制性干预凸现出其局限性。因此我们应当重构婚姻家庭道德价值体系、尽快建立政府支持服务系统、在社会公众中进行道德自律能力培养与价值倡导,使法律制度尽可能地符合人性,关乎人性。体贴人性。  相似文献   

20.
周民良 《创新》2010,4(3):42-45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推动经济增长等重大政策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金融系统提供相关服务责无旁贷。只要控制好风险,可以实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与扩大银行信贷业务的双赢。为此应促进政府落实信贷补偿措施、促进担保体系的发育、积极扶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和加强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