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与市场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口是市场的主体、人口是市场需求理论的核心出发,分析了市场运作目的、市场运作四大要素与人口的关系,详细论述了人口数量及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口构成(包括人口年龄性别等自然构成,人口民族、宗教、城乡、地域等社会构成,人口行业和职业等经济构成),家庭规模、类型与家庭生命历程对市场需求数量、市场需求构成、市场需求层次的影响,并探讨了人口环境对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意义。本文是对市场人口学的一个小结,为人口学走向市场、服务经济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适度人口为6~7亿,但目前已高达13亿,在很长一个时期都将面临人口压力。毛泽东的人口观及政策有认识,但也有摇摆,未形成科学的体系;邓小平的口观和人口政策,契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中国现实,推出了新的理论,制定了切实的政策,形成了体系,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和推进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的文论是一个作家的文论,因此,他的文学本质观、创作观、批评观及风格论都是紧扣创作实绩而论述的。汪曾祺文论具体、实在而又亲切,他强调在文学创作中,“语言”乃是本质的东西,文学创作的目的是写人物,文学创作的题材应是回忆中的醇酿。他提倡一种平淡的风格,主张以宽厚的长者胸怀进行文学批评。汪曾祺的文论本身也是文学创作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4.
浅谈文学创作动因雷猛发文学创作是一个长期的苦难历程,既要忍受生活之苦的煎熬,又要经受创作立难的磨练。然而,一代又一代,数不清的文学习作者和作家、文学大师,却能把这一切苦难视若等闲、置之度外,终生不悔。这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伊斯兰教徒到麦加朝圣的感人精...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茅盾把握客体的独具方略叶志良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很强的严谨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特别重视文学的社会性本质。这种认识反映到他对文学创作活动的认识上,即表现为:既然文学是社会性本质的充分演示,那么作为此种演示过程而展开的文学创作活动,也必...  相似文献   

6.
林少华既是一名翻译家,又是一名作家。两种身份之间的互动频繁默契,其翻译与创作共用一套思维方式,文学观、文学翻译观、文学创作和翻译实践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套循环系统。文学观、文学创作在先,对翻译观、翻译实践产生深刻影响,翻译实践影响文学创作的主题倾向,文学创作再进一步巩固并强化文学观,文学观继而影响翻译观,如此循环反复。  相似文献   

7.
论白居易的人口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复合型文人官吏,他除了文学上的杰出成就外,在政治、经济、吏治等方面也有独到主张。特别是人口思想方面,他针对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游惰人口现象以及人口再生产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在当时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作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已被彻底否定,但并不意味着承认“人口不断迅速地下降”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我国已跨入世界低生育率、低出生率国家的行列,把“人口不断迅速地下降”作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将会对今后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作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正确认识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发展规律,对科学制定今后人口发展策略和人口计划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既是为了人,也需要依靠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这是一场激发人口巨大潜能和力量,全人口共同参与、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全面和最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变革。人口规模巨大一方面蕴含着人口力量大、人力资本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等优势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人口压力大、生育率极低、人口结构失衡、城镇化质量不高、婚姻家庭出现新问题等风险和挑战。优化人口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把握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应对少子化老龄化,打造全人口、全过程、全方位和谐社会,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  相似文献   

10.
宪法人口制度是在人口活动领域中所应遵循的最高规范体系,它可以分为外在宪法人口制度和内在宪法人口制度:外在宪法人口制度主要表现在宪法文本中,由与人口活动的相应条款构成;内在宪法人口制度则主要是由人们在日常人口活动中自觉遵守的习惯、习俗和伦理道德构成。外在宪法人1:7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内在宪法人口制度由冲突达致契合的过程。通过对内外宪法人口制度的探析,追究两者冲突与契合之处,以期消弭冲突、达致契合之境。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现实的孟祥中以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为标志,所谓新写实小说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这是80年代后期文学创作进入低潮以后逐渐形成的又一个波峰。对此,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之见:文学是现实的,文学找到了现实;现实赋予了文学以新的生机,文学创...  相似文献   

12.
今天弄文学的人,没有不标举艾芜《南行记》和钱钟书《围城》的。一般人大概都知称道其故事的美丽与文笔的通脱,却不知他们创作所取主题的特殊性──行旅。这里所说的行旅,乃是与家居不出相对而言的一个语言范畴。文学作品以行旅为主题者即谓之行旅文学。从主题研究的角度看,行旅文学是与平居创作并行的一个文学概念,二分待国有其一半。从创作来源的角度看,行旅文学乃是作家自身生活实践的反映,如果说“读万卷书”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间接经验的话,那么,“行万里路”则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直接经验,并且严格地说,后者是第一位的。行…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是消洛霍夫在其创作晚期,于1956年写作发表的优秀短篇小说。“解冻”时期是苏联文学自1954年以来10多年间文学创作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时期。由于《一个人的遭遇》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安德烈·索科洛夫这一艺术形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文学创作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因此在“解冻”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很自然地,我们谈及“解冻”时期,必会念及《一个人的遭遇》,而要理解安德烈·索科洛夫形象的意义和价值,也势必会和“解冻”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丰富、翔实的资料论述了畲族人口的现状及演进过程,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畲族在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优化人口构成,改善人口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正朝着人口现代化方向演进。同时,对畲族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畲族人口跨世纪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口政治学是人口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人口与政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即人口政治关系。具体包括人口与政治主体、人口与政治主体行为、人口与政治行为目标、人口与政治文化、人口与生态环境、世界人口与全球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按其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可划分为两大阶段,1978年以前小城镇在我国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只扮演了一个次要角色,1978年以后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至少从1989年开始,小城镇成了人口城镇化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了一条分散型的人口城镇化道路,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美国犹太文学延续了犹太教的宗教文化精神,因而犹太性是其文学创作的思考核心。然而,作为一个没有家园的民族,美国犹太作家在美国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尤其是受文学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将其文学创作的主旨在宗教、社会和政治层面上逐渐由展示犹太民族的犹太性向反映整个人类的普世性转化,进而形成了美国犹太文学创作中的多维思考。基于上述原因,美国犹太文学中出现了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一大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为美国文学、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当代工业文学创作的考察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工业文学创作,经历了历时性的三次跳跃:文学视野是由社会革命角度转向政治经济学角度再转向社会文化学角度;作品形态是由“车间文学”转向改革文学再转向“社群文学”;人物形象是由革命者转向生产者再转向经济人,又转向社会人。这个过程体认着当代工业文学创作的实绩,也积存了与之关涉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系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发展来说,其总人口规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交通系统与人口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以充分发挥城市交通的各项功能,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交通人口合理承载量进行了理论界定,运用系统工程中的PS多目标决策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对长春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交通系统人口承载量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20.
文学传播的批评意义张荣翼当人们谈及文学活动时,一般是用两阶段来表述,即文学创作──文学阅读。而实际上由作者的创作到读者的阅读之间,往往横亘了一个中介:文学传播。它包括作品的出版、发行、吟诵、表演等等。不同的传播方式导致的阅读效果是大为不同的,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