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萧子良之政治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子良趁武帝病重将亡 ,太孙萧昭业又新立之机 ,欲矫诏为帝。为了确保政权的平稳过渡 ,齐武帝在其遗诏里就后事作了周密的安排。因此 ,萧鸾不利于操纵朝纲并最终夺取皇权 ,便精心杜撰出来了一道伪诏。在萧子良矫诏为帝的过程中 ,萧衍见风使舵 ,兼以雪父仇的心理而临阵倒戈。萧子良及其文士与萧鸾之政治斗争表现为文才与干才之争 ,其失败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南朝齐代的竟陵王萧子良,生前组织和领导了阵容强大的西邸文人集团。这个集团的形成,有着较为复杂的、诸多方面的原因。第一、齐武帝创建国学的举措,为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打开思路。第二,皇太子主持的祭孔活动,是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导火线。第三,人们对办学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奠定了萧子良开办西邸的思想基础。第四,前人的许多做法,为萧子良创建西邸、组织西邸文人集团开了先例。第五,“敦义爱古,礼才好士”的个性,是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内在动力之一。第六,“禀性端疏,属爱闲外”的特点,是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内在动力之二。第七,众多文人具有建功立业的思想,从而形成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大气候。第八,社会的安定,是萧子良组织西邸文人集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作为萧子良文士集团的核心成员,任昉与沈约、萧琛、王融、谢朓、范云、萧衍、陆倕、张思光,何宪、孔广、江淹、虞炎、何僩、周颙、庾杲之、刘虬、宗夬、柳恽、王僧孺、江革、范缜、孔休源、谢朏等人均有交往。萧子良过逝后,任昉作《文宣竟陵王行状》,高度肯定了萧子良的品行、学识、政绩和招士活动。萧衍建梁后,任昉任吏部尚书,成为梁初文士集团的中心人物。任昉将王俭、萧子良文士集团重视学术和文学、为官清廉的传统延续到梁朝。   相似文献   

4.
典型性房奴的非正常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子良是在美国读的博士。2003年,萧子良33岁,回国。作为国家专门引进的生物制药领域的专家,那时的萧子良心里想的全是如何报效国家。国家对得起这个回国的游子。就在他到中科院报到的第二天,院里就给了他80万元安家费,这让萧子良体会到了一种稳定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在南朝文坛上,萧衍、萧纲、萧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学术界对于萧氏父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如萧纲、萧绎与宫体诗的研究等,但从总体上来讲还显得有些薄弱。本文拟对萧衍、萧纲、萧绎的诗文作品及文艺思想研究进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6.
梁代是辞赋史上出现的另一个创作高潮期,以萧衍、萧纲、萧绎、萧统为代表的萧梁皇族的赋学批评,守旧、趋新、折衷的三种倾向并存,而且构成了梁代赋学批评的主要内容。代表当时的创作趋向的则是以萧纲、萧绎为代表的趋新派。  相似文献   

7.
在南朝送别、赠答诗中常常对赠别对象但题姓氏和官职而不提及其名,这种题名法为唐宋诗歌所继承。往往同一姓氏和官职指代不同人物,所以考证其所指对象是理解相关诗歌的首要条件。就南朝诗歌题而言,以姓氏加官职表述的人名中,"萧咨议"出现得最多,通过逐一考辨,在排除附会之作后,发现南朝诗歌中的"萧咨议"除了前人已指出的萧衍,另有萧景先、萧坦之、萧敷。  相似文献   

8.
由萧衍和萧统、萧纲、萧绎父子组成的四萧文学群体,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萧衍为首的发轫期、萧统为首的成长期,以及以萧纲、萧绎联袂为首的成熟期.纵观这一嬗变过程,前后将近五十年,几乎贯穿有梁一代的始终.由于"四萧"各自文学倾向的不同,使得这一文学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主张,也随着领军人物的转换而相应发生"崇尚古典--主张通变--追求新变"的改变.同时,"四萧"又凭借他们的强势政治地位及优秀文学才能,各自组织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文人集团,展开各种文学活动,从而得以引领整个梁代诗风经历了"古雅清丽--雍容典丽--华艳绮丽"的转变过程.因此,四萧文学群体是梁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组织,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萧衍、萧统、萧纲、萧绎父子四人深受儒家文学观念、特别是儒家诗教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构成了四萧文学思想中非常特殊的一面。但是他们对此却没有正面提倡,而是经常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相反的一面,这就形成了他们所提倡的儒家文学观念。这种儒家文学观念自有其形成原因。文章将对此形成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行状是一种实用性文体,为死者门生故旧主动或应邀而撰,目的为表谥。史料具有可性信,情感具有真挚性。但作者的身份和情感又使行状对史料的选择具有倾向性。《文选》“行状”类唯收任《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一文,状主萧子良生前身后复杂的政治生态,在本行状中有曲折的透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