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雷顿 《经理人》2004,(3):29-29,36-39
无论普通员工,还是企业的领导者都在意识或潜意识中运用潜规则来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成功,能否成功驾御潜规则往往是他们能力高下的一个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
周江 《决策》2009,(12)
绿色领导力不是传统的权谋之术,而是建立在情商充分发展与应用上,避免、应对办公室潜规则的能力。古长书,《步步高》男主角,一位成功的市委办公室主任。说他成功,并非是指其最终成功升任副市长,而是指其在市委办的任上,将原本高素质、低能力,甚至"潜规则"通行的  相似文献   

3.
曾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杜拉拉升职记》宣扬的观点是"所谓的显规则,只是摆在台面供别人瞻仰的,要取得职场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用到潜规则"这样一种观点,然而又有多少人知悉杜拉拉之所以升不上去,根本原因是因为对潜规则有所了解,而对显规则的了解却明显太少.与此同时,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另一本畅销书《凭什么升职》,宣扬的却是另外一种观点:通过潜规则达到职场成功的人有,却微乎其微,要真正意义上取得职场成功,最终还需要依赖显规则.  相似文献   

4.
近年,受各种内外部因素影响,潜规则普遍存在于民营企业中,其破坏企业运行秩序,侵蚀企业财富,并对企业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潜规则,有效治理潜规则,并最终铲除潜规则滋生的土壤,成为广大民营企业经营的要务。结合民营企业潜规则的现状、特征和危害,从企业、立法、执行等角度提出的潜规则的优化管理策略,能够为民营企业破除潜规则危害、规范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要全面治理潜规则,全力破除潜规则,祛除顽疾,激浊扬清,就要扎实走好"三步棋"。第一步:立规。要真正破除潜规则,就必须完善和明确明规则。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以刚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潜规则作为我国官场文化的一部分,是备受各级领导干部关注、群众热议的话题。然而,潜规则所处"只能做,不能说"的悬疑状态与"有人做,无人说"的神秘氛围并未因这种关注而根本改变。其实,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潜规则只是传统"官本位"思想  相似文献   

7.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9,(2)
对于所谓的"潜规则",其内容谁都明白,它比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还要厉害,谁不遵循这种"规则",谁就会受到这种"规则"的排斥、惩罚。所以,一般的企业都很惧怕这种"潜规则"。然而,你必须要学会它、"尊重"它,不然就根本进入不了你想进入的这个"圈"中,即便是进去也会发现自己无法生存,很快就会被这个"圈子"抛弃。但是,"潜规则"迟早会被其他途径逼出真相。—黄苏/上海  相似文献   

8.
正站在客观角度分析激励"潜规则",不难发现它已如影随形地潜入各行各业,并引起了不同领域的共同关注与深入探讨。激励"潜规则"虽然是一种非正式激励方式,但不可否认,在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这种独特的激励价值观已逐步被视为一种"组织文化",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就组织短期发展而言,干部激励"潜规则"能为干部带来工作成就感,提升工作满意度;但以战略发展眼光看待激励"潜规则",就会发现其存在巨大危害性,它不仅滋生了  相似文献   

9.
张鸣 《领导文萃》2010,(23):82-84
<正>自打吴思先生发明"潜规则"这一名词以来,潜规则已经变成我们这个社会最流行的用语。这个词,不只做名词用,而且可以当动词用。在每个角落,这个词似乎都适用。  相似文献   

10.
鲁振鸿 《领导文萃》2013,(7):128-130
早晨起床时,老婆说:"我昨晚梦见我被领导潜规则了。"我调戏了老婆一句:"你们领导开始喜欢水桶腰了?不过潜规则也没啥不好,当下混社会到处都是潜规则,你要习惯潜规则。"老婆气道:"哪天我真被潜规则了,有你哭的时候。"我倒是不以为然,呵呵一笑:"好啊,我还从来没被潜规则过呢,那你先尝尝鲜儿。"刚到单位,领导就把我叫进办公室谈话,并同时把我下调到分公司任职的坏消息告诉了我。"为什么是我?我可是老员工,我工作能力可在那里摆着了。"  相似文献   

11.
<正>官场哲学,一度被解读为传统官场微妙而复杂的潜规则与生存哲学。自古以来,中国官场上就有很多不成文潜规则。这些潜规则,经过千年沉淀而形成的人身依附、裙带政治、唯"上"是从等官场糟粕,在当下官场仍然有大批拥趸。局外人看官场,似乎总会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官员群体行为。十八大以来,在反腐"高压态势"下,官风好转,整个社会风气也为之一新。一些官场"明规则"逐渐发挥净化政治生态的功能,并对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说:"这些年,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并逐渐流行起来,有的人甚至以深谙其道为荣,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潜规则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是依照正常的规则,而是借助权力、金钱、关系、面子、人情等非规则的方式进行利益交换和权力博弈。当前,领导工作中潜规则的生成有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根源,而且破坏党内民主、恶化政  相似文献   

13.
<正>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人与人的关系被扭曲、受污染,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司空见惯,五花八门的"关系学"大行其道,人们习惯找关系"摆平"、靠关系"搞定",人际关系被搞得歪东倒西、走形变样。然而,在正风反腐的大势下,曾经通行的"潜规则"开始不灵了,一度热门的"关系学"开始降温了。由此我们不妨深思,究竟该有怎样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潜规则达到职场成功的人有,却微乎其微,要真正意义上取得职场成功,最终还需要依赖显规则  相似文献   

15.
政治生态恶化对领导干部成长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官本位思想造成了成长诉求的扭曲、潜规则暗地流行造成了成长规矩的破坏、逆淘汰现象频发造成了成长规律的混乱、"软懒散"风气蔓延造成了成长动力的缺失、圈子文化渗透造成了成长路径的阻塞。对此,要培养政治能力,抵御官本位的侵蚀;完善制度体系,消除潜规则的危害;矫正用人导向,抑制逆淘汰的影响;优化绩效考核,肃清"软懒散"的歪风;发展政治文化,铲除圈子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下吃回扣已经是商场的潜规则,要想生存就得适应,但是,如果不接受这种潜规则呢?是否一定会走投无路,还是开辟了另一片天空?越来越多的企业讲述着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商业环境中,一个企业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故事,它们突破了潜规则的制约,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新的征途。  相似文献   

17.
鄂璠 《领导文萃》2012,(3):69-72
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主任周敬青选择了"党内潜规则"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党内潜规则如网似雾,在党内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清除起来也往往如陷迷阵,如缠丝网,云里雾中,无从下手。确实已经到了该把党内潜规则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期以来,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特别是在少数部门和单位,选人用人上存在的与现行组织人事工作规章制度相背离的"潜规则"呈现蔓延之势。所谓选人用人"潜规则",  相似文献   

19.
正重庆市渝中区检察院近日发布了《2015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当前以潜规则为名,受贿、索贿现象仍然不在少数。个别领导干部认为,逢年过节收些礼品、礼金是人之常情,并不为过,最多算是违纪;更有甚者,对于"吃回扣""拉关系"等认为是市场"潜规则"、是社会普遍现象,难以自律。对于这些现象,看看检察官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20.
人生的省思     
林奇 《领导文萃》2014,(21):108-108
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感受成功。让兔子去学游泳、让乌龟去学赛跑,还要摘金夺银,这是异想天开。人生没有彩排,必须像现场直播一样,紧紧把握自己迈出的每一步。历史镌刻着祖先的智慧。成功者有其成功之道,失败者也不是没有可借鉴之处,都能给我们启迪。社会如此浮躁:经商的人梦想天上掉下大馅儿饼,渴望一夜暴富;娱乐圈的人不惜"潜规则"折磨,渴望一脱出名;教授不再安心做学问,渴望一举成"家"……信奉人定胜天,结局必然是向大自然忏悔。敬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