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内七个省级行政区域中的一个,同时又是中部六省之一,山西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做好"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这篇大文章,在"服务京津、紧贴周边、联合中部、辐射沿海"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海陆交通枢纽和"双核"增长极的"滨海新城区",在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中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此必须从策略上做进一步的思考和谋划。一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创新旅游产业政策;二要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丰富旅游产品;三要充分发挥海洋休闲度假需求潜力,打造演海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总之,滨海新区要抓住机遇,明确优势,在与北京错位合作中发挥新增长极作用,实现"双核"增长极与环渤海次区域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在差异化竞争与互补化合作中最终实现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赵凌云 《决策》2008,(1):54-55
中国现有"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增长极,中国还需要新的增长级,鉴于前三个增长极都在沿海地区,都属于外向型增长极,因此,新的增长极应该是内源型增长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选取环渤海经济圈内主要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青岛、沈阳、大连和上海、广州市在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运总量、常住人口、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等方面9个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进行量化比较,从而对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巩国强  张平 《管理与财富》2009,(3):59-59,56
环渤海港口群以天津、青岛、大连三个港口为核心港口,大量学者认为三个港口因为争夺龙头港而竞争十分激烈,本文通过对三个港口腹地等的分析认为现阶段三个港口间的竞争并不是十分激励;本文又通过对三个港口腹地经济、政府作用、各个港口间的举措、C形的环渤海形状等因素的分析,认为环渤海港口群将会有三个核心.  相似文献   

6.
清明刚过,笔者从省会石家庄乘车,伴着春日、春风来到了"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的廊坊。市区的街道宽敞而整洁,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省内开放度区域差异并给与解释,得出河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所应采取的战略对策。河北省要优化产业结构,在巩固"环京津"、"环渤海"的基础上实施"1+4"发展战略,强化科技人才对外向型经济的支援,摆脱依被动发展思维,从而推进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区域内各省、市、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也就是说需要各方面积极推动,实现区域内各个方面的合作对接。一、实现区域内规划的对接。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  相似文献   

9.
天津港位于渤海湾上的海河人海口,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港口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近的港口,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环渤海区域如何进行产业产业结构与优化升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的起点之一,处于中国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地位。专家认为,这一地区作为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分工协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将带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及东北振兴,对于解决中国经济南北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特殊作用。当前,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展活力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尤其是京津冀北地区,面临着“起飞契机”。本期“战略思维”栏继续把环渤海地区的研究作为重点,刊发了安虎森、朱妍、刘刚、周立群、卢嘉瑞、刘洪滨等专家学者的文章,分别就环渤海的京津冀比“长三角”、“珠三角”缺什么,环渤海地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如何依托环渤海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目前,环渤海区域内各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治理、各自为政的行政立法体制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整个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构建区域间科学的行政立法协作机制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提出环渤海区域行政立法协作机制的构建方案:建立区域内各政府间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度,地方政府间定期签订行政协议制度,成立区域内行政立法协调组织。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是指环渤海区域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和生产要素能够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内自由流动,区域在经济上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合作顺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分工合作机制。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环渤海区域的经济整合已经被提上日程,3月20日《中国房地产报》以16版篇幅刊载了“渤海揭幕”专题报道,全方位解析环渤海区域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专题由政经篇、产经篇、文化篇、地产篇四部分组成。在政经篇中,《深蓝引擎——北中国经济核动力》一文认为,环渤海现在还只是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港口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港口核心竞争力所涉及的范围也日益变化,在现代社会中,港口是水陆货物的交换点、物流链的枢纽,占领国际市场的战略资源,哪个港口成为国际大港,其所在的城市就可能为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然而,鉴于北方航运中心只能有一个的事实,在大连、青岛、秦皇岛和天津港等环渤海地区港口之间激烈竞争也就难以避免。因此,本文将环渤海港口群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着重分析了环环渤海港口群内各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得出港口的优劣势以及港口的排名,为环渤海港口群各港口的合作与竞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经济圈分工经济落后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环渤海经济圈分工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效率低下 环渤海经济圈,居于我国与亚太地区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枢纽地位,是我国对外口岸最集中的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不仅保持了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型产品优势,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迅速发展;在环渤海地区,各种运输方式齐全,彼此间相互衔接,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密集式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17.
《经营与管理》2008,(6):44-44
2008年4月15日上午,由天津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政府主办,环渤海金岸(天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企业责任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环渤海建材中心举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消费者协会、河西区政府、天津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领导和企业界代表,就企业社会责任与市场经济秩序、企业社会责任与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了解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环渤海区域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地处环渤海地区中心位置的天津滨海新区被纳人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国家又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功能和定位,提出要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这对于促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加快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白渝平 《领导决策信息》2012,(40):F0004-F0004
重庆市市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期明确提出:"发展壮大服务业,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坚持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传统和现代服务业并重,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区域竞争能力目前,以中心城市发展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成为推进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作为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发展区域,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均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14):13-13
案例背景苏、浙、沪一体化提速和环渤海经济圈崛起,促动了山东区域发展规划格局的根本性转变。2007年7月,在此前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和西部突破菏泽区域的战略基础上,山东省政府提出构建"一体两翼"的经济发展格局的思路。今年2月,《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的正式通过,标志着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新规划步入正式实施阶段。至此,山东区域发展格局重心从"东中西"全面转变为"北中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