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立群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2)
茨威格的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陌生女人对小说家R的爱的倾诉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深处,爱情以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也成了解读作品的最多路径.然而茨威格的作品有着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存在主义视角将为重新解读《信》另辟蹊径,展示出在陌生女人的倾诉与呐喊中包含着茨威格在一战后对人的生存意义及世界本质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陈智慧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
根据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于1922年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描绘了一个女人执着而凄美的一生.故事以陌生女人临终的遗信为引子,用追忆的方式诉说了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从少女时代的她开始,一生中两次和他相遇,肌肤相亲.她两次选择离开.临终之时,她用信的形式将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告诉了他.电视剧以主人公完全占有"视点权"的女性"霸权"叙事,叠加一种"死到临头"死也要死个明白"的大义凛然,对自己的生命与爱情进行了一厢情愿的意义阐释.剧本启用自叙传的形式,让故事的主人公兼作叙述人,使其获得幻想秩序中的话语主体身份.这种话语主体的身份使主人公一切自己的心灵律动自由表达,微妙而细腻地展示了自己遭遇爱情后羞怯、惊慌、欢悦、激动、期待、渴望、焦虑与忧伤的复杂灵动的心灵之海的全新的生命冲动. 相似文献
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陌生女人这一情痴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本文试通过深入细读,发掘这部小说隽永的艺术魅力源于茨威格在创作过程中适度地把握了激情与理性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这部小说超越了一般情爱小说的局限,具有更为纯朴、久远的诗意美感。 相似文献
4.
曹学庆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382-384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独白的书信体格式讲述了一个女人一生的爱情故事。通过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叙述视角阐述了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之间的关系,从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陌生化角度引出了作者的叙述技巧,并由第一人称叙述下的性别神话引发对女性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晓青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09-112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1933年第一次被引进中国后,在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这部作品在中国也经历了由赞扬到冷落、而后再受到热捧的起伏变化的命运。从这部作品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所遭遇的不同待遇,不仅可以略窥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可反观这部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优劣短长。 相似文献
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最为著名的中篇小说。这段决绝的爱情带给读者无限的怅惘和感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茨威格也经历过他生命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段爱情,女主角便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弗里德利克。本文从探寻茨威格这段爱情出发,力图揭示这段现实中的爱情对于茨威格创作这部小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叶磊蕾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32-39
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展现了在爱情的语境下自我与他人的问题所带来的困境:在爱情中,自我一方面要保持自我的同一性,一方面又因为"我爱你"而与他人联系在一起,要通过他人的肯定才能确认成为那个爱他的自我。这种困境引导我们进入到以自我为基础建立起的浪漫之爱的反思。一般认为,茨威格的这篇小说肯定了浪漫之爱,而本文则试图通过分析这个由爱情引起的自我困境,证明茨威格对浪漫之爱的态度并非肯定,而是反思。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角比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野,选取《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个中译本中的典型译例,通过文本比较和分析,论证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智跃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25-128
徐静蕾导演的《我的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三部影片,其特点表现在以故事叙述为手段剖析人物的心灵世界,尤其注重表现人物潜意识心理。通过研究创作者心理,可以看到电影艺术世界与创作者本人密切的关系。艺术凭想象力虚构了一个独异的世界,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既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又表达了对世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成慧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00-105
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因中国艺人“创造性”接受而再次产生巨大反响,这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史上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在这次异质文化的深度碰撞中,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更因彼此的衬托和比照鲜明地表现出来。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异质文化在这里已作为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手段或策略而显示出了其独有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继云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3):64-67
女人在情感世界中往往会遗失自我。这一方面与性别有关,而另一方面却是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是东西方文化对以男性为社会生活主导的渲染。丧失自我的女人不仅遗失了自己,而且并未因此而达到超然的存在,而是停留在单恋的困窘和空虚的生命中,最终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13.
陈桂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1):59-62
茨威格《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中“陌生女子”对于自己执著奉献了一生的爱情默默诉说,曾引起众多读者的感慨与思索。本文以“陌生女子”临终前的这一份爱情表白为出发点,阐明了人世间真挚情感的存在不仅应该大声表白而且一定要表白清楚。文章进一步指出现代女性对于爱情应该拥有自己的主张,要学会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守护自己的精神领地。 相似文献
14.
王燕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54-56,64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就获得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后现代小说永恒的经典。围绕着作者对作品中女主人公萨拉这一形象的精心塑造,不少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在萨拉反叛传统、自我放逐的背后,是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男女平等、精神自由的不渝追求。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就获得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后现代小说永恒的经典。围绕着作者对作品中女主人公萨拉这一形象的精心塑造,不少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在萨拉反叛传统、自我放逐的背后,是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男女平等、精神自由的不渝追求。 相似文献
16.
《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着力从后殖民的角度 ,重新探讨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伟大浪漫传奇剧《暴风雨》的现实文本意义。围绕种族、性别、他者等后殖民关键词 ,就剧中故事发生地的历史依据所体现的殖民主义象征意义、剧中代表人物蕴涵的殖民话语中东方主义思维方式、被歪曲表征的被殖民者形象、后殖民语境下被殖民者的悲哀四个层面探讨《暴风雨》的殖民主义主题。揭示了普洛斯彼罗代表的西方传统人文主义虚伪的一面 ,指出它在殖民时代所蕴涵的殖民者的霸权本质 ,透视了凯利班象征的被压抑的被扭曲的“东方世界”的文化起因。 相似文献
17.
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史诗巨著《白鹿原》经过导演王全安的改编被搬上了荧幕。电影《白鹿原》成功表现了陕西关中地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厚重的人文意蕴。但在大量压缩原著情节,改变原著叙事结构,删减原著主要人物,把次要人物变为主要人物,对细节进行移植改造,有效强化了电影情节性、可看性的同时,弱化了原著的时代性,电影的主题表现——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削弱了原著的精神意义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8.
龚劲丹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68
刘思谦的《女人的船和岸》,对两性关系做了很好的阐述。她认为“女人的岸是男人。同时,男人的岸也是女人。男女之间互为船也互为岸”。这过程虽然很难,但社会发展要求女性独立,要求两性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合作,性别互补、两性融合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江苏作家的小说纷纷被改编成电影,在中国影坛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这些根据江苏作家小说改编的电影,或者突出小说中的情欲叙事与身体消费,或者虚化小说的历史意识,或者强化小说的历史意识,或者改编小说主题,完成人性书写,以实现电影与市场、主流意识、导演个体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盖尔·戈德温的短篇小说《一个悲伤的女人》的女主人公因不满于自己贤妻良母的角色,试图逃避丈夫和孩子。然而,由于习惯于这一特定的性别角色,她发现自己已无法胜任其他的角色。她陷入忧郁,最终自杀身亡。然而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父权制度社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