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魂》2007,(11)
90年前,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思想体系发展成为社会制度,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这场革命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劳动人民进行的斗争,为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方面,除了胜利地进行了暴力革命之外,在革命初期,列宁还曾设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  相似文献   

3.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然而,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并武装干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第二国  相似文献   

4.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是列宁亲自缔造的,并领导俄国人民在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首次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党。她功勋卓著,为俄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所赞誉。然而,列宁从不认为他所领导的党是完美无缺的,毋需自我改造的党。相反,列宁历来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始终把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来抓。根据列宁的建党思想,俄共(布)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中方法之一,就是有计划地进行清党工作,列宁专门撰文阐述清党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基本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华魂》2007,(1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已整整90年了,有良知的人们都会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来纪念它,原因是它不仅使俄国人民受益,而且使中国人民受益、世界人民受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上,也是世界  相似文献   

6.
1905年到1907年的第一次俄国革命,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由无产阶级所领导的第一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俄国工人和农民为了自己的解放开始英勇斗争的重要阶段。在革命的前夕,革命发展的过程中以及革命失败以后,列宁、斯大林对于这次革命在理论上的指示和经验上的总结,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且直接指导着1917年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7.
周新城 《中华魂》2017,(10):15-19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俄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世界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共(布)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结合俄国当时的国情,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找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继而又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就是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布尔什维克党通过这条道路很快克服了苏俄当时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迅速恢复和发展了苏联经济。这是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仅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为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前,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举行城市武装起义,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政府的统治,摆脱了帝国主义体系,组织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革命的火焰引向农村,取得了乡村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马克思、恩格斯规划的人类前景,第一次变成人间活生生的事实,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关于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的意义,正如列宁说的,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相似文献   

10.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济极不发达的落后的俄国爆发和取得胜利的。革命前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有明显的农业经济性质。从全国人口的分布情况看,农村居民占全体居民的80%以上。农业生产工具非常粗劣,各地区只有一小部分地主庄园和极少数农民使用改良农具。偌大的俄国,小麦收获量仅占世界第十六位,全国几乎连年闹灾荒。帝国主义大战,造成俄国经济的全面崩溃状况。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以来的传统看法都是根据马克思在1875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的观点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和更高级的阶级).但是,自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至今,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大多数国家都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而是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都是按照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的设想来进行的.然而,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理论和实践总不免发生矛盾,特别是在一定历史时期还发生过严重的失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曾经一度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中国在1958年的“大跃进”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亚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与马列主义传播有着密切联系。朝鲜也是如此。本文仅就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马列主义在朝鲜传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1月7日,俄国人民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在俄国和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在当前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重温这段光辉的历史,对于我们清醒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尤显重要。本文试图在对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再次肯定其伟大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年前,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以巨大的、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就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谈点浅见。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响彻云霄的凯歌。在理论上,她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所制订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过世界无产阶级七十年来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第一次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从二月革命结束到十月起义胜利,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一阶段,他主张在俄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但反对立即将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反对立即直接实施社会主义。长期以来学术界误解了列宁这一阶段的思想。从十月起义胜利到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二个阶段,他提出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进而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1921年春以后,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三个阶段,他提出,相对于俄国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条件而言,资本主义是“幸福”,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必须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这意味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发展生产力并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6.
普列汉诺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坎坷不平,他的思想观点瑕瑜互见。他是俄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理论家,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反击民粹派的急先锋,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坚强战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是列宁于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反对取消主义的战友。他功绩卓著,错误鲜明。其主要错误是:从理论上反对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为俄国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制定的策略路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鼓吹社会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17.
第 二 讲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一八四八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斗争的经济根源,作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一百多年来,这个科学理论一直指导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遵循这条规律,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世界出现了两种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从此,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产生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如何相处的问题。列宁率先提出了和平共处思想并据此进行外交实践活动。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列宁提出的和平共处对外政策在苏联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内容,总结这方面的进程,对于我们认识苏联对外政策的一个侧面是有帮助的。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及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破  相似文献   

19.
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提出来一个新课题,即象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不甚发达的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它尖锐地提到列宁和俄国共产党人面前。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曾提出过许多光辉的论述,对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过许多设想。但是,他们当时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并以无产阶级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为前提的。然而,由于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新特征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殊条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象这样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同时,由于苏维埃俄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因此,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只能靠俄国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去探索。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创造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论列宁关于十月革命性质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7年10月武装起义前夕,列宁通过对俄国革命阶级性的分析,认为面临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革命任务。然而他认为这场革命一定会引发全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使俄国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十月起义胜利后,列宁提出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但所指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实施计算和监督意义上的、单纯政治斗争意义上的、“导向”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些思想体现了列宁理论与实践的以下特点:根源于社会实际,趋向于未来革命,渐进倾向与缓和倾向,理论发展和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