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封建王朝下官吏贪贿犯罪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专制统治者虽制定了种种对策却收效甚微。文章总结了古代贪贿犯罪产生的原因和反贪的经验,阐述了古代政制、法制和贪贿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在当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地完善各项法律和制度,最终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死刑问题是贪污贿赂犯罪刑罚结构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伴随《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对13种经济犯罪死刑的取消,贪贿罪死刑存废问题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贪贿罪配置死刑不符合刑罚理念,是一种扭曲的民意观,更难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规,因此,对这一敏感和棘手之议题,贪贿罪的死刑废除即可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组织犯罪有着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社会危险性。多年来一直是国际社会 ,尤其是国际刑警组织打击和防控的重点对象 ,我国黑社会组织犯罪的产生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原因和条件 ,文章就其社会原因 ,诸如人口、腐败、社会转轨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奥古斯丁依其宗教神学观提出原罪论,并以此来说明人为什么会犯罪;中国古代的荀子依其唯物观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所以为善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原罪论、性恶论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犯罪产生的根源及本质、犯罪的原因及防范控制。  相似文献   

5.
犯罪原因是犯罪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从本质上回答了为什么会有犯罪现象,如何预防和根治犯罪等问题。犯罪原因从整体上决定着犯罪的产生、变化和消亡。因此,只有准确地找到犯罪原因,才能建立起完整科学的犯罪预防体系,才能克服在犯罪问题上的感情因素,真正认识犯罪的本质,制定正确的刑事政策。探讨犯罪原因,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犯罪原因是一个古老的法学问题。古今中外的法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对此都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什么原因决定着人类要饱受犯罪之苦?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观点。一、西方关于犯罪原因的主勇理…  相似文献   

6.
贪污犯罪中的反侦查行为给检察机关查处贪贿案件带来极大困难,导致犯罪数增加.又必须根据反侦查行为的实施时间,认真研究立案前和立案后反侦查行为的不同特点,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破解对策,前者主要靠侦查过程中对反侦查行为的识破和认定;后者则需要在提高固定和运用证据能力、提高侦查工作科技含量以及提高对反侦查行为的预测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在法的发展历史上,犯罪故意概念的产生历史相当久远,是对应于犯罪过失而存在的概念。我国古代刑法中表述犯罪故意的概念,主要在于对犯罪事实或犯罪结果的“有意为之”,并且对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已有相当的认识与区分。在刑事政策上,故意犯罪历来是古代刑法打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原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 (性质 )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发展 ,既有内在原因 ,也有外部的原因。它是在内部和外部原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社会不平等、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失业、收入差距的悬殊、社会分层的出现等原因是黑社会 (性质 )犯罪组织形成的不可或缺的系统 (犯罪 )要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金融刑事法制文化源远流长。信史证明 ,中国古代至迟在秦代开始就有关于金融犯罪的立法 ,以后各代相继发展。中国古代的金融犯罪包括三个方面 ,即货币制造方面的犯罪、货币流通方面的犯罪和借贷方面的犯罪。其中主要是货币犯罪 ,特别是铸币犯罪。比较而言 ,唐朝及其以后各朝关于金融犯罪的立法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0.
唐代惩治贪贿犯罪的立法严密而详备,体系严谨,内容广泛,超过了以往各代.唐初统治者严于执法,吏治澄清,但到了中后期,惩贪不严,统治者以权代法,法制废弛,导致贪污风盛,难以抑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科技非常发达 ,但从明朝中叶开始出现了停滞 ,其原因主要有 :封建的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度对它的束缚、小农经济对它的阻碍、官僚政治对它的限制以及古代科技发展的缺陷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贿赂现象,几乎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教领域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部分,也毫无例外地成为商业贿赂进攻的主要对象。本文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就商业贿赂在高教领域形成的原因,作些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目前在我国已达到很严重的程度,几乎存在于每个行业、泛滥于市场的各个角落,甚至成了经济领域交易的“潜规则”,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由此衍生出大量腐败,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廉洁性和公信力。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诚信管理法律制度,实施企业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防止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商业贿赂业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其支出往往通过不记入财务账、转入其他财务账中或者做假账等非正常途径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分析其中原因,竞争机制滞后、权力寻租、制度建设不健全是主要方面。治理商业贿赂应从完善法律制度、完善会计制度、构建反商业贿赂社会会计监督联动体系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责任自负的法律理念影响下,我国抛弃了对知情不报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传统。现有的反贪污贿赂机制的缺陷使反贪污贿赂工作耗费巨大却收效甚微。在借鉴古代及域外对知情不报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下,提出对国家工作人员知晓他人贪污贿赂行为而不报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职务犯罪立法,进而为惩治贪污受贿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为打击贪污贿赂类犯罪、整顿市场交易秩序、更好地提升跨国公司的信誉与形象,利用案例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并结合比较分析法学的研究手段,根据国际条约及中外刑事法律对跨国公司在华行贿犯罪进行深入剖析。分析认为,跨国公司行贿犯罪具有经济实力、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构等方面的内因,并受中国法治、权力制度及商业潜规则等方面的外因影响,且具有高发性特点。因此,应当依据公约谋求中国贿赂类刑事法律的改进:完善实体法,明确刑事权利义务;完备程序法,增强司法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从犯罪学或刑事政策的角度,探讨对我国反商业贿赂之由来、商业贿赂现象之原因以及有效遏制商业贿赂的途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世故”、我国垄断行业太多、追求最大化利益、供求关系不平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社会、制度、心理、市场原因。而有效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借鉴国外反商业贿赂经验,综合治理,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发挥农民首创精神的科学依据与实践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和模仿能力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它的科学根据是人人都具有可塑性,其社会基础在于自古及今农民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缺乏外源性的支持和帮助。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给农民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自主选择的余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又为新时期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提供了宽松的制度环境。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既要坚持尊重亿万农民的首创精神,又要强调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总的要求是平等对待农民。  相似文献   

19.
"性贿赂"作为贿赂犯罪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但目前刑法对性贿赂尚无明文规定,使性贿赂成为法律的死角,无法予以惩治和打击。性贿赂危害极大,必须在法律中尽快加以规定。在性贿赂的犯罪过程中,女性多为犯罪载体,原因在于社会风气的熏染、女性面临的社会困境、腐朽观念的影响以及充当性贿赂工具女性自身的原因。由于性贿赂隐蔽性的特点,对性贿赂定罪、量刑和取证很困难,但这些性贿赂无法入罪的理由缺乏法理基础。性贿赂符合犯罪的基本特征和犯罪构成,我国古代就已将性贿赂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国外和港台地区关于性贿赂的成熟的立法经验也可供我国内地借鉴,将性贿赂纳入刑法调整的时机已经成熟。性贿赂入罪可采取刑法修正案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分别以受贿罪和行贿罪定罪量刑。作为有别于普通的贿赂犯罪,性贿赂的受贿罪和行贿罪的各种情形法律可予以较详尽的规定。对于涉案妇女,则分别以刑法中的行贿罪定罪处罚或以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制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