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立足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这些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回答。本文作者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世界历史”性的伟大事业,因此应该从世界历史的高度上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文章从民族特色的世界历史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定位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浅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刘延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旗帜和纲领,是中国在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里程碑,这一理论成为当代社会主义的旗帜。本文拟从三方面来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4.
这里,我想就“建设浙江文化大省”问题提出两点粗浅看法:第一,建设浙江文化大省的指导思想,应该包括四个坚持,即:坚持特色理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多元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文化建设上坚持“特色理论”,就是要求在文化发展方向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在文化型态结构上则必须保持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色。而要保持“中国特色”,就必须尊重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善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一切优秀的、有意义的遗产。在文化建设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们之间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笔者认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样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最大的历史功绩,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全面阐发,进一步确定了这一伟大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十四大号召要坚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因此,我们学习领会十四大精神,最根本的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整准确地掌握这个理论的精神实质,并把它付诸实践,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吉红立 《社科纵横》2010,25(8):17-19
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科学整合,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是新时代30年党的伟大觉醒和创造历程的鲜活体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最鲜明地体现了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必将重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辉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已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更加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拟就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和命运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马克思晚年致力于东方社会研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倾其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并试图探索…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实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也是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张世珍本文仅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说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坚持毛泽...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开放思想,与其改革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开放思想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和著作中,尤其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在当前,进一步学习、领会和探讨邓小平的开放思想,对于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历史的、内在的联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与邓小平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的共识与基础;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对毛泽东的继承与深化;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在吸取毛泽东失误的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所作出的正确阐释和全新概括。因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探索的继承、深化、完善和发展。这就是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并且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改革的实践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实践。 一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毛泽东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有着先导作用,这种先导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和理论依据;二是提供了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提供了实践经验。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重大发展,这种发展的实质是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文章还集中阐述了在新的时代主题条件下和新的历史时期里,坚持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具有了全新的涵义,这就是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国情出发,学习、继承、借鉴了古今中外人类司法文明的有益成果,具有公开的政治性、鲜明的人民性、内在的合法性、充分的科学性、积极的建设性、与时俱进的实践性等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日渐显现.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叉司法制度成为必须给予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推进中国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司法改革,就应当进一步加强司法政治和思想建设、司法理论和文化建设、司法组织和队伍建设、司法制度和机制建设,强化对司法的物质保障和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软环境建设研究的热点聚焦和现实思考等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力图客观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软环境建设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相应的思考.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软环境建设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霍秀媚 《探求》2022,(5):5-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时候,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它指导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实践,推动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发展。在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要在坚持“四个自信”的基础上,以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迈向新阶段,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浅谈邓小平的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仁武 《探求》2000,(2):4-7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千方百计希望保持自己社会的协调发展。邓小平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从实践运作的层面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当前认真研究这一理论,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在21世纪健康发展。 一、邓小平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协调问题的讨论首先是自然辩证法和系统论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它是多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思想理论条件;世界主题的转换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是时代条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是外部条件;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是国内条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条件.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需要,是更好地用该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