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自2003年8月南充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以来.全市已成功创建65个“充分就业社区”,其中有10个社区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全省“充分就业社区”.今年南充再次规划新建35个.力争使全市“充分就业社区”达到100个.并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手段.强化基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对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资讯     
●近年来,南充市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强化了社区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能,推动全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落实再就业政策、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组织实施劳务派遣和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各县(市)区劳动就业部门和街道、社区,以实现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和再就业为目标,成功创建了30个“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最近,南充召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暨“充分就业示范区”命名会,全市9个县(市)区的30个社区被命名为“充分就业示范区”,并分别获得了5000至1万元的奖…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对242个社区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的称号。[编按]  相似文献   

4.
资讯     
今年以来.营山县劳动就业部门加强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建设,在全县各中心镇和县城10个社区实施了“造就百名小老板。带动千人就业”的创业促就业计划.社区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最迅经市劳动、财政部门验收复查.营山县朗池镇北坝社区、西城社区、化育桥社区成功达标并命名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  相似文献   

5.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再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政府目前决定.对全省31个“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温江区积极创新工作推进机制,采取“五个结合”的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比较充分就业区的创建活动。目前,已建成比较充分就业社区37个,比较充分就业镇街9个,分别占全区社区数和镇街数的97%和90%。比较充分就业社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10万余人,实现就业再就业率达92.3%。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劳动保障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打造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的进程中,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无下岗职工居委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创新社区充分就业的实施平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有3个社区,人口3万余人,机关企事业单位68家,民营个体私营组织1100户,市属国有企业23家.职工12870人.待岗人员3772人.其中“4050”人员110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余人。2003年5月,街道成立劳动保障所社区成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以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街道劳动保障所先后被省政府、市就业局评为再就业先进单位,所辖的大河南路社区被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所长杨方军被省就业局推荐参加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劳动保障协理员》教材编写。特别是该所成立的全市首家就业协会,为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上台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劳动就业工作,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于日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此项活动要求各街道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定期对本辖区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准确掌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锦江区为切实帮助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率先提出了健全就业管理责任、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就业维权保障的“四大工作体系”,并组织全区街道(乡)、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示范区”活动: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大初级就业扶持力度的工作目标.创建了成都市乃至全国首个“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坚持一个宗旨 稳步创建持续发展 资中县自银磷社区成立以来,把充分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劳动就业保障服务工作站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网络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长效化. 强化五大举措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社区成立了劳动就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担任组长,就业站、社区干部、居民组长、企业单位代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劳动就业保障服务站和劳动保障监督站,具体负责充分就业和监督工作,各类事项及办理流程上墙明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就业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最近,省劳动保障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副厅长刘家强在会上通报了我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情况,并指出社区已经成为我省就业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积极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一项重大举措,我省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普遍组织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各地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了目标责任。在创建活动中,各社区采取逐户走访、…  相似文献   

13.
阆中市内东街社区自2004年以来通过敢创新、抓持续、促稳定等措施,一直保持了“充分就业”状态,先后被南充市劳动保障局、省劳动保障厅、省政府认定为“充分就业社区”。  相似文献   

14.
我省社区就业工作是从1999年开展起来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社区就业的政策,为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到社区实现再就业奠定了政策基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立后。社区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已有3116个城镇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社区聘任劳动保障协理员6360人。7年来社区实体不断发展,累计创产值67.4亿元,创税利4.1亿元.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7,4万人。社区已经成为我省就业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十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9,7万人.其中社区新增就业35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15.2%。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广安市广安区今年将在继续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建“充分就业村”。目前,全区6个街道办事处及牌坊的24个社区中,已建成“充分就业社区”18个、今年除争取使城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到100名外,将在统筹城乡实验区的观塘镇8个试点村率先开展“充分就业村”的创建活动,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其他14个乡镇、街道各创建1个“充分就业村”。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曹家巷社区常住人口2.2万.目前金牛区人社局、驷马桥街道与曹家巷社区着眼于居民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创新建立了"一平台五中心,产消文化促创业"的工作机制,在实现社区充分就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21年底,社区劳动年龄段人口10186人,就业率达98.21%,已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荣获第五批...  相似文献   

17.
10月18日至19日,副省长张作哈到阆中市重点调研扩权强县试点中的劳动保障工作。张作哈一行深入全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阆中市保宁街道办事处书院街社区调研  相似文献   

18.
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以来,确立了“以就业为前提,带动扶贫降低保,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工作方针,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突出抓好就业岗位开发,推进社区就业“人本”服务,走出了一条抓就业、促发展、保稳定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05年底,社区共有29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就业率达97%,其中“4050”人员73名,就业率为91%。今年初,东街社区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社区平台托起…  相似文献   

19.
乐至县就业局以罗涌为局长、彭智为书记、陈奇国为副局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三年多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取得显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98%,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受到资阳市人民政府的表彰,局长罗涌被资阳市人民政府、市劳动保障部门评为先进个人。在抓充分就业礼区方面,童家镇童家社区、天池镇南街社区被省劳动保障厅评为全省充分就为社区,天池镇南街社区2006年8月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充分就为社区。  相似文献   

20.
为强力推进就业工作,努力提高就业率,泸州市龙马潭区早在2009年就提出率先将红星街道创建成全市第一个"充分就业街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红星街道地处城北新区,辖8个社区,人口4.3万人,其中在劳动年龄内有1.9万人.近年来,该区在打造充分就业街道,确保人人都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实践中,创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有效促进了全区就业工作向纵深开展.截至去年10月底,红星街道从业人员18986人,其中有1982名失业人员通过就业政策扶持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8.3%,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