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企图弱化我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力量。为保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主要是针对粮食、毒品、货币和食盐等物资的缉私。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缉私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日本不仅加紧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为维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以及开展群众性反走私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力。  相似文献   

3.
华中抗日根据地救亡歌曲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0年底,何士德、章枚、孟波、贺绿汀、沈亚威等著名音乐工作者先后到达华中抗日根据地。他们积极开展群众歌咏活动,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抗日救亡歌曲,用战斗的歌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励民众团结抗日,对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打击日寇起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为保持边区军民抗战经济力,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边区的抗战实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水旱自然灾害频繁及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华中抗日根据地通过疏浚河道,修筑河堤、湖堤、海堤,开挖水塘,种植树木等措施来加强水利建设。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依靠科技治水,注重效率和质量,节约经费,统筹全局。水利事业的开展,减轻了旱涝灾害,保证了粮食增产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密切了军民关系,树立了根据地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6.
建立廉洁政治,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华中抗日根据地财经工作中的廉政建设,在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中内容突出、特色鲜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作风上保障廉政建设;建立和完善财经工作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廉政建设;严惩腐败,为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中央关于建立廉洁政治的目标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学术界在关于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方面的研究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一 ,新四军和由新四军创建的华中抗日根据地 ,是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对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四军在抗战中 ,抗击了日军 1 6万人 ,占侵华日军总数的 2 2 %强。抗击了伪军 2 3万人 ,占伪军总数的 30 %。”[1 ] (P48) 新四军就是运用游击战术 ,跟日本侵略军打了 8年 ,打了 2 .46万多次战斗 ,毙伤俘日伪军 47万多人 ,沉重地打…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毛泽东指示下,新四军部队挺进华中地区,开辟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中共中央正确领导和新四军部队的大力协助下,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新政权、开展减租减息、组织大生产运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这些举措不仅使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在政治上享受着空前的民主与自由,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极大地巩固和发展了华中抗日根据地,为全面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真理》是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1年在苏北阜宁创办的一份党内刊物。在其创刊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传播马列主义、阐明党的政策、总结交流党建经验、推介党员英模事迹。注重党风建设宣传,从不同角度,多层面地论述了党风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的相关问题,为加强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对地方武装的成功改造,是新四军统战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华中抗日根据地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灵活运用我党的方针策略,从组织、思想和作风上对地方武装进行改造,充分壮大了我党掌握的武装力量,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有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物质保证.各个抗日根据地政府在实行减租减息、农业互助合作的同时,还采取开垦荒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耕作方法、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推广先进技术、培育和推广良种、植树造林等具体措施,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华北控制区通过制定选拔标准、营造各类仪式以及规定奖励方式,形塑了一批女劳动英雄.当选的妇女劳动英雄不仅劳动功绩突出,而且在激励乡村妇女参加生产、支援战争物资等政治方面亦表现突出.妇女劳动英雄的形塑与宣扬对根据地生产、社会风气改善以及革命支持等方面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但该群体在乡村社会中认同度不高及其自身工作能力欠缺等问题亦不容忽视.对该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厘清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的路径,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进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提出,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在文化工作中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他提出了加强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如办好各类学校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开展学习运动以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贯彻统一战线方针以调动各种积极的力量,认真做好报纸、艺术和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抗战之初的华北乡村,家庭暴力主要以妇女普遍遭受虐待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反对虐待妇女成为华北抗日根据地反对家庭暴力的主旋律.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家庭暴力,前期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以行政手段强力制止;后期,则大力倡导“和睦家庭”建设,引导妇女参加生产,以迂回方式抑制家庭暴力.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家庭暴力,提高了妇女地位,减少了妇女受虐悲剧的发生,对当今社会反对家庭暴力、构建和谐家庭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人类学研究空前繁荣。其中,四川西北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人类学研究,成为该时期人类学西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外知名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纷纷深入羌族地区,从事实地考察,完成了数量可观且高水准的学术著作。本文在阐述抗战时期这种特殊的时代与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该时期四川羌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并分析了抗战胜利后该地区人类学研究的继承与延展。  相似文献   

16.
苏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全国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亦是华中八个抗日根据地之一。苏中抗日根据地属于物产丰富的平原水网地区,襟江带海,人口众多,工商业活跃,经济文化发达。同时交通便利,又靠近宁沪杭等大都市,文化名人聚集,知识分子众多,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17.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随着抗日战争局势的变化,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使各战区邮政能够互相畅通,在中华邮政协助抗日的前提下,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国统区与根据地之间的信息畅通,更好地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国共两区正式通邮的号召。晋绥边区为切实贯彻通邮号召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了国共两化信息畅通,为更好地合作抗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