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民性”是中国现当代艺术最鲜亮的底色,也是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探索中最为重要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在不断出现的新思潮中也随之迎来挑战,重提艺术的“人民性”、重构艺术的价值立场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的新语境中,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旨归,以日常生活图景作为题材源泉,积极介入人居生活空间,并鼓励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将成为“人民性”在当代公共艺术中新的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2.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元素,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能展现城市文化、内涵及形象又为公众提供了欣赏、参与及体验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公众审美兴趣。目前,城市中许多公共艺术的作用微乎其微,失去其作为艺术表现的美学价值和感染力。文章从城市公共艺术的存在形式及其发挥的作用来探析如何构建具备美学价值的城市公共艺术。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公众、"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公众媒介和公共场所;有四种类型,即代表型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自由主义模式)、平民公共领域以及公共领域的福利国家大众民主模式.公共领域既是17-18世纪欧洲历史发展中的历史实在,更是一种理想模式,是哈贝马斯用于进行社会批判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数字政府空间是数字政府治理的要素和公共需求表达在虚拟数字空间的表现形式,其中包含了以“政-企-民”互动为表征形式进行公共价值创造、表达与输出的过程与结构。作为公共价值子集“治理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形式,协同价值识别是对协同效能提升程度的考察,体现为社会组织、数字企业家、公众对公平协作、互信空间、赋权合法性和主体伙伴关系建构的共同期望,包括主体构成、互动关系、权利结构与系统情境四个主要维度。识别和定义协同价值不仅揭示了数字政府空间治理“共识导向”的公共价值建构过程,也阐明了协同价值共创是多元主体合作关系谱系重构、技术深度融合和制度全面创新的结果。文章结合数字政府空间的治理场景,以价值共创为理念内核,构建了以“政-企-民”三元互动为核心,以赋权、赋能及确权为动能的数字政府空间协同价值实现路径,借以重构协同价值表达、发现及实现的空间网络逻辑。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文献归纳方法对公共部门价值创新的界定及其评价要素进行探索性研究,指出公共部门价值创新与商业企业价值创新比较而言,服务对象不同,价值导向不同,创新目的不同;由于公共部门价值创新的特殊性,对其进行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除涵盖价值创新具有代表性的评价要素外,在公共价值导向方面强调公众利益和社会效应;相较于从公众和公共部门2个维度,从社会公众、公共部门、社会效应、公共部门-公众及多方互动4个维度对公共部门价值创新进行评价,评价要素包括过程型要素和结果型要素,更加全面,且所形成的评价体系更加完整和系统。  相似文献   

6.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其中,公共文化和公共教育是建设的重点。艺术展览作为实施美术馆、博物馆等公众艺术教育职能的主要形式,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实现文化产品公共性价值的重任。对公众来说,艺术展览不仅是对艺术学习的补充,而且可以通过艺术品的欣赏培养独创精神。因此,笔者认为展览策划应该以公众为核心进行,根据大众的丰富层次设计多元化的展览形式;建立关注和公众互动、注重艺术策划、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展览体制,创新艺术展览运营模式,从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鲁迅分别从历史、现实、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关联和交互的三个维度,解构了"老中国"形象,即从纵向的维度,通过对传统文明的反省,展示对"老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从横向的维度,通过对"老中国"现实境况的执着批判,展现对现代文明的价值建构,同时从纵横交互的维度,通过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联和交错,三位一体地展现对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现实状况与发展前景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理论是特定社会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它的出现及应用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界限。针对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的公共管理应理性地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通过宏观制度建构、中观组织重构和微观的公民参与三个工具理性,来实现公共利益的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9.
透过文化自信所面临的来自历史文化惯性、社会主义文化认识误区、西方文化侵蚀等问题的反思与批判,我们可以揭示社会主义文化及文化自信建构的深层变化和挑战。并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与批判继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识建构和实践生成、西方文化的辩证对待与吸收借鉴的三个主要维度,寻求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可行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着舆论生态环境的挑战、公众话语表达方式的嬗变、公共治理方式的变革;面临着政府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传播自身形象的能力不足。政府公信力体现着政府的治理水平,引领着整个社会诚信生态的维护。我们需要从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善于管控网络舆情、建构地方政府形象塑造新格局等维度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行政战略管理已经成为当今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必须致力于解决的重要管理问题之一。为此,深入探讨行政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克服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实现公共行政学研究形式的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行政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和宪政制度建设具有良性推动作用。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角色、功能的合理定位问题,同时要处理好政府、公用事业企业、消费者三方的关系。具体途径是设立独立的管制机构,实现政府从公用事业的垄断经营者向竞争性经营的组织者的角色转变;积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和听证制度,实现政府管制程序的法治化;要从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着手,进一步规范政府对公用事业领域的财政支出;要积极打造诚信政府,强化和完善政府责任的落实和追究。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新闻”运动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发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改革运动。“公共新闻”倡导媒体关注公共领域建设,鼓励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寻求与公众、政府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近两年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公共新闻”热潮,其中都市类报纸的“公共新闻”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仅秉承了“公共新闻”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具有自身特色,对新闻媒体探索如何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发挥信息沟通和舆论导向作用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经历了效率至上的传统公共行政决策时期、公平为主的新公共行政决策时期和市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政策时期.上述各时期的公共政策价值目标囿于特定的时空条件,均未能科学地反映并解释公共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对当代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的考察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政策现象,超越具体的决策过程,于其中提炼旨在主导一切政策与决策的基本理念.基于公共政策的本质和特征,基于社会发展的态势与规律,当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取向,只能是社会属性与利益属性交融统合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有赖于当代公共政策制定与运行机制的变革.公共利益的评价及其标准则无疑是当代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的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15.
公共部门产权若干属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公共财政的建设为出发点,对公共部门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全文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通过对产权体系的分解,从中剥离出“公共部门产权”,并说明了该产权是公共产权这个大层次中的一个亚层次。(2)对公共部门产权的若干突出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这些特征所体现的意义作出了必要的说明。(3)对公共部门产权条件下的交易费用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公共部门的建立,固然有减少交易费用的一面,但从总体上说,与私人产权相比,公共部门产权条件下的交易费用必然较高。在此基础上并指出,采取有效的制度安排,合理降低交易费用也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公有制理论的实践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公有制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是这种探索是很不成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再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十五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公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从而找到了一套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合的公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后的公共产权状况呈现出多种形式 ,再继续称之为“国有企业”已有些不合适。我们可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 ,将中央或地方政府可以凭借其所有权、控股权施加直接或间接的绝对性的支配性影响的公司统称为“公有公司” ,并对这类公司进行专门的立法。出台《公有公司法》是完善我国企业法律体系的必要 ,是公有公司内在特性的客观要求 ,也是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立法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大自然灾难事件的频发及宗教公益活动的迅速增多,为了构建起完善的宗教公益理论框架,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教公益观的探讨成为迫切需求。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承认宗教的双重功能,但对宗教公益持批判态度;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认为,宗教公益具有服务社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应该鼓励宗教界从事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活动。这些宗教公益观裨益于新时期我国宗教公益理论的构建和宗教公益活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地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理论界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论述比较多,但是对地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比较少,现有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主要是局限在从城乡角度来研究,不能全面反映地方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对地方基层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从公共服务均等化定义着手,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以及它的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地方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法、历史分析法、举例法,数据归纳分析等方法,提出一系列实现提高地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可以为农村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经济基础、智力支持和文化基础。但是目前中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需要。应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明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责任边界,重构农村基层组织、提升农民合作能力,推进基层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臃裕"人员,破除"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公共产品均等化建设四方面着手,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创新,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