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是理论课,对理论阐释不彻底,将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实效性。明理逻辑符合高校思政课自身特点的客观需要,是高校思政课提高教学实效性应该破解的关键问题。明理逻辑既要求高校思政课内容理论逻辑体系的彻底,又强调把思政课教育的理论内容和理论逻辑彻底阐释清楚,让学生听懂、明白,以理论的逻辑力量唤醒学生,说服学生,掌握学生。明理逻辑的具体实践可以通过基本讲授、启发引导、讨论辩论、案例剖析、实践感悟等有效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厦门理工学院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为例,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高校思政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以精品课程为纲、通过观念转换与项目带动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对高校(尤其新建本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维兰 《南方论刊》2022,(1):86-87,95
新时代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话语质量为核心论题,审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话语质量现状和优化困境,有针对性地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实现话语内容政治性和科学性统一,提高思政课话语的说服力;以学生为中心,把准学生需求变化,以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理论自信.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讲好思政课的真理支撑、是学生理论自觉的重要前提、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关键点.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自信缺失问题.面临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迷失旁落、理论研读创新不足、课堂教学底气不足的问题与挑战,思政课教师应在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教学上自我"革命",切实增强自身理论自信,才能教育引导学生领悟新思想、贯彻新思想、宣传新思想、实践新思想,推进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相似文献   

5.
江文红 《南方论刊》2016,(4):102-104
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学生影响深远但问题颇多;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为目的的教学新模式成为思政课课题的研究重点。文章在综合分析当代社会背景和当代90后大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高实效的思政课教学新思路: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树立大思政的理念;线上,以网络学习为辅助形式—建立立体化学习平台,以社会实践为归宿—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学作用;线下,以课堂提问为导向—建立"生为主师为辅"教学课堂,以思政内容为核心—培养不同专业视域下的思政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6.
罗贤娇 《南方论刊》2014,(9):99-102
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一直是教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从大学生思政课学习需求的角度探讨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视角。通过对景德镇陶瓷学院大三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需求总体是肯定的,但同时,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以及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提出了改革的要求。总体来说,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需求体现了理性务实、需求鲜明和重在参与的特点。为了能够提供满足大学生思政课学习需求的教学,首先要适时着手调整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着手研究影响学生的接受态度的因素,教学中要考量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视野"的问题,同时完善大学生思政课接受效果的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别具特色,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广泛拓展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以邯郸地方文化资源为例,结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融入地方文化,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探究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议题。教育家精神内涵深刻,涵盖政治品质、道德情操、育人智慧、治学态度、情感特质、弘道追求等多个维度,与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一一对应,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能够筑牢其政治底色,提升价值引领,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自觉。因此,在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要以坚定从教报国的政治立场为保证,夯实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根基;以涵养胸怀天下的精神境界为要求,构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理想;以强化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为抓手,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以信奉甘为人梯的优秀品质为基石,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根本途径。实践教学能够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必须真正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主体性与“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较差,根本原因是由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因此,建立主体际性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该模式强调,在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是第一主体,大学生也是教学过程顺利展开、并实现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主体,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1.
论研究型教学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成长特点和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规律的认识,同时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德育主渠道地位和作用,我们应该坚持以"研究型教学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根本途径。通过讨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意识成长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等问题,阐发了以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教学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模式的探索已成当务之急。因此,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探索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效果。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群体有着特殊的学科背景与思维特征,提倡"一个把握"与"四个突破"相结合,可以提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因种种原因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面对这种情况,及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还有待改进,这与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心理需要程度不很高有重要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心理需要程度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制约因素,并据此认为,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瓶颈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此,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应注意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心理需要程度,激发其学习动机,把思政课的"灌输"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需要"内容结合起来,想方设法把"灌输内容"变为学生"需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作用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其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冯国涛  刘晓虎 《学术探索》2012,(11):173-17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多元化的生源组成,与专业课结合不够紧密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从发挥师生互动、增强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以及加强隐性教育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地探析。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互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作为中坚力量的辅导员队伍各有功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各部分只有各司其职、良性互动,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取得理想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互动的可能性在于目标一致、压力相同、内容相关并统一于实践;具体的互动内容在于学生基本信息、学习情况、课外实践的互动;其互动机制的建立涉及导向性制度、驱动性制度、保障性制度、协调性机构及与之相衔接的程序性规定。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生命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教学中,应从确立理念、明确目标、挖掘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生命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切实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理论方面的探索与创新,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功能,重新审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重新认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指导意义,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单纯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知行统一的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