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校女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取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女大学生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对爱情的看法、恋爱的动机、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对性行为的态度以及择偶标准等内容,通过整理、登记后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资料和数据分析,利用百分比的方式进行计算,来探讨高校女大学生恋爱现状。发现高校女大学生恋爱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呈现出恋爱年纪低龄化、恋爱动机多样化、恋爱行为自主化、择偶标准多样化、恋爱观念开放化等特点,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从女大学生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希望高校的管理者正视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使女大学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获得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恋爱观及恋爱行为的思考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女大学生恋爱的现象出发,分析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恋爱行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使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从而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健康恋爱观、婚姻观与家庭观的形成,对个人、家庭幸福的获得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均有着重大的影响.以当前女大学生为例,对其婚姻家庭观进行解读,进而从婚姻家庭法教学入手,积极引导女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婚姻家庭观.  相似文献   

4.
刘永生 《学术论坛》2012,35(9):213-217
大学生恋爱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一、二线城市高校大学生的恋爱观并不能简单地套用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的61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因年级、性别、生源地等因素的不同,在恋爱率、对同居的看法、处理恋爱与工作冲突的态度、对待父母的恋爱意见以及文明恋爱举止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诸多差异性。针对新建院校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妇女高等教育问题是有关妇女解放的重大社会主题。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中女性已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可以说对她们的培养和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进入90年代以来,对女大学生的研究与探讨逐渐受到了重视,特别是对那些关系到女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社会适应、就业等方面的研究,为女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帮助与指导。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加拿大两国政府联合开展了“巩固大学合作特别项目(SULCP)”——妇女与少数民族教育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重要部分。不同群体因所处的位置各异,势必形成 不同的幸福观,女大学生也不例外。研究她们的幸福观对于高校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对她们的人生观教 育和素质教育极为重要。基于此,通过对重庆市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统计调查研究,揭示女大学生的幸福观 现状,指出其存在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女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西高校女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广梅 《广西社会科学》2004,(9):103-104,107
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正确与否 ,不仅影响她们自身的成才 ,更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风气的导向。在对当代女大学生各种婚恋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正确对待两性感情、建立女大学生爱情中的主体意识、正确处理家庭幸福与个人幸福的关系等几种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定期参加瑜伽运动的高校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取其实验前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四个方面的多项数据,探讨了瑜伽运动对高校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瑜伽运动可以改善高校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提高肺活量、降低安静时心率、改善身体机能,并能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使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提高。瑜伽运动是提高女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新兴的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中的女大学生多为“90后”,她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但由于受到我国长期以来“男尊女卑”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认识难免出现偏差.文章围绕“迷”与“乱”二字,从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协调意识三个层面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进行了探析,提出了重构女大学生性别意识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育观,探讨引导教育对策,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女大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为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目前我国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则呈现“弱势”。这既有高等教育的问题,也有传统社会环境的因素,还有女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提升我省女大学生就业力水平,需要建立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紧密配合、整体推动的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女大学生违法犯罪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违法犯罪数量持续增加,危害性大。研究和探讨女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征、成因及防范措施,不仅可以填补长期以来女大学生犯罪未列入女性犯罪学的理论空白,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还能使女大学生远离邪恶、全面提高其素质,发挥她们的社会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李家祥 《学术探索》2007,(3):131-134
保障女性高等人才的充分就业,是发挥女性人力资源、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云南作为西部边疆省份,经济较为落后,人才缺乏,为此,积极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条件是政府和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云南高校实际的调查研究表明,云南省女大学生的就业相对于男生而言,就业质量较差,主要存在就业空间小、机会少、难度大等问题,其根源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为此,研究认为,只有在探索云南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职能、创新女性就业渠道、促进高校的改革、提高女大学生的素质等方面工作,才能切实保证云南女性高等人才的充分就业,发挥女性人才在云南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差异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以四川省部分高校会计学专业为例,对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艳红 《理论界》2007,(12):187-18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当代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女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期望以及职业评价标准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择业观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人无业就”与“有业无人就”现象并存。高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女大学生从实际出发,认清就业形势,正确评价自己,调整择业标准,确立正确的择业观,走出就业困境,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不同程度存在重专业基础理论教育、轻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技能教育的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艰难越来越显露职业素质构建不合理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当今中国女大学生在校期间遭遇了来自高等教育理念的滞后。要提高女大学生职业素质,首先必须完善政策机制,确定女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战略;创新教育体制,优化人才个性与性别培养结构,强化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建立完备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探讨因人际关系、社交焦虑等问题预约心理咨询的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来访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来访女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以及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超过2分,普遍存在社交焦虑等问题。来访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家庭自我概念对来访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阳性因子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概念是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休闲生活的道德把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永华 《云梦学刊》2009,30(2):141-143
积极的休闲生活有助于女大学生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和道德养成。女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特点表现为二重性:“无魂”、“无味”与“有趣”、“有益”两种不同类型。避免休闲生活的消极影响,彰显其积极功能,女大学生须从道德层面把握“安分守纪、立身固本”的原则以及“努力自爱、为己求学”和“爱财·陪物、澄风澈气”两条规范。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她们能否适应社会需求并成为推动男女平等、共创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高等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女大学生走向社会呈现出的诸多不适与高等院校在女性教育方面的滞后,不能满足女大学生全面成长有着一定的关系,高等教育必须努力探索针对女大学生终身发展的新途径,只要我们为女大学生成才拓展宽广的教育空间,女大学生走向社会必将获得新的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财经院校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婚姻观、婚姻与爱情的关系及婚姻道德观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女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并呈多元化的趋势,其中也不乏一些新潮观念,但同时也存在着功利化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本研究有助于高校德育工作者了解女大学生的婚恋心理动态,积极开展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