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清季洋务派创办的中国第一个民用纺织企业,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项目。这个企业,作为“官督商办”企业,具有当时民用企业在发展生产中的一些共同特点。解剖和分析这些特点,对于我们认识洋务运动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评判洋务派经济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作用,首先要看它对民族资本的态度,是促  相似文献   

2.
论晚清通讯业的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从整体看,旧中国经济没有实现近代化,但各个经济部门不同程度地逐步向近代化迈进。晚清电报线的建设,实现了通讯业的近代化。这在研讨旧中国近代化问题上,很值得注意。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中国已被纳入世界电报网络之中,电报线的设立势在必行。清政府创办电报是在外国战争威胁下应付危局而被动地开展的。本文从资金、电线的建设和保护、经营以及对外交涉等四个方面考察,认为当时电报局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并由此形成官线和商线并举的局面。电讯器材依赖外国,后期发展滞缓以及主权不完整三者是晚清电报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正>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代史。”这句话蕴涵了两层意思:1.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2.中国的近代史亦是中国争取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本文拟以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为线索,考察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4.
泛论商战     
长期以来,商战被当作郑观应的特有思想,而忽视了对它的全面和综合的考察。本文除对“商战首先是郑观应提出的”说法提出异议外,着重论述了在中国近代社会,商战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和强权政治的削弱、自然经济的解体以及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而形成、而演变、而完善。商战纯属晚清生产方式下的上层产物,赖于社会需要而存在,同传统思想、外来资本主义有着与共及内在的联系。虽然,它自19世纪60年代提及以后。几乎贯串着整个中国近代时期,曾对政治、经济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其最终未能也不可能付诸实践。所以它只是近代中国早期商业资本思想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的显示。  相似文献   

5.
<正>这些年来,中国近代历史线索的讨论十分热闹。许多同行各抒所见,似乎说得都有道理。不过,尽管这些看法各有千秋,而就总的倾向来看,仍然不外三种类型:一类坚持以阶级斗争或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作为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另一类注重社会经济演变,主张以资本主义酝酿、发生、发展(或资本主义近代化)作为近代历史主线;还有一类认为应把阶级斗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主张把能够反映近代中国发展前途的国内阶级斗争作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鄙意以为,持续30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实质是中国近代史应以什么为主干,建设中国近代史的体系或架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时期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分不开的:袁世凯推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主观上是为满足其政治统治的需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满足了社会主流人群——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也与当时社会心理的预期相契合。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首次提出的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观点具有较为曲折和复杂的“理论旅行史”,后人对这一理论的解释具体表现为几种不同的模式:经典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作为资本主义统治逻辑与发展动力的“不平衡结构”理论,列宁与卢森堡帝国主义理论视野中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前提与结果的“不平衡积累一扩张”理论和尔后兴起的世界体系论,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批判揭示的主客体颠倒的物化统治逻辑,以戴卫·哈维和尼尔·史密斯等激进地理学家为代表的关于资本过度积累与不平衡发展的历史地理景观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基本形态之一是以空间化地解构资本不平衡发展逻辑为己任的历史空间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移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是决定人口地理分布及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史的意义上说,移民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发酵和催化的作用,本文首先以中国的移民发展历史充分地论证了这个作用。文章还着重论述了移民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它不仅促使中国近代的社会结构从血缘社会向地域社会发展,从而导致了近代市民的形成、家族组织的分解和宗族关系的疏远;而且由于移民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近代社会组织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先兆。同时,移民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及习俗的变化和发展,并为形成“海派”文化奠定了基础。本文还论及了当代移民的特点及“内移外补”的移民观点。  相似文献   

9.
铁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的发展变化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在近代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扩张时代 ,铁路更突出地表现为殖民侵略的工具和争夺霸权的表征。近代以来东北亚地区铁路的形成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域社会的发展 ,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本文拟以甲午战争前后为时间跨度 ,以东北亚大陆的中国东北和朝鲜为地域跨度 ,对东北亚地区铁路的形成略作历史的考察。一   1 9世纪中叶 ,西方资本主义以“大炮和商品”猛烈冲击着东方封建主义秩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世界。东北亚地区也不可避免地受…  相似文献   

10.
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同种同文,若暂且抛开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从文化大背景上作一概览的话,则两国相似之处何其多也!在近代历史上,它们的门户同时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撞开,随之而来的便是同样严重的民族危机、封建统治危机以及资本主义破土方出的稚嫩发展。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世界潮流,尽快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乃成为落后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门户洞开后的近一个半世纪里,日、中两国分别经历了战火的劫难,从历史的烟云中走出,其中一个乘势急进,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一个步履维艰,至今还在为实现现代化而艰苦…  相似文献   

11.
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生于19世紀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所办近代军用、民用工业企业,同地主官绅商人投资创办的工业企业一样,是作为资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立面而出现、存在和发展的。均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格。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不须有“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之分,而应统名之曰“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其人格化统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需要民主政治制度与之相适应。变专制制度为民主制度的首次政治实践,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它虽存在百日而被顽固守旧势力扼杀以失败告终,其历史意义却是伟大的。从此以后,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革命战争,基本上都是为实现民主制度以解决新经济与旧国体的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发展扫清道路。但遭到反动势力的顽抗。这样,实现民主与反实现民主,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不能顺利发展的波纹。鉴于上述观点,文章提出:110年近代中国史,以1898年戊戌变法作为分段线,比较能更好地体现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刘继同 《社会工作》2019,(1):3-27,109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近代中国百年屈辱悲惨与民族独立历史序幕,标志中国半殖民地时代来临,反映基督教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政治、军事、法制和制度化的层面。本文首次从福利社会史角度,运用历史档案资料、文献回顾、内容分析与历史比较等方法,从社会福利、社会需要、社会现代化、国际关系与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冲突理论等理论视角,首次全面、系统、客观和历史地探讨近代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百年历史经验与发展规律。本文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百多年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大体划分为1840-1894年,1895-1911年,1912-1927年,1928-1937年,1938-1949年五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总结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结构特点与时代特征,为深入历史分析搭建宏大和长期历史舞台背景。在此背景下,全面系统梳理西方文化对法律学科、法制精神、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传播扩散,尤其是简要总结、历史概括基督教在百多年间对近代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和历史地总结近代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的历史经验教训与发展规律,尤其是探讨、总结近代中国百多年社会政策、社会立法与社会服务互动中蕴含普遍客观规律。最后对近代中国百多年社会政策、社会立法历史影响的历史评价和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后至清末,到东北北部地区的关内移民日益增多,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筚路篮缕、胼手胝足的艰辛劳动,改变了这里极其落后的面貌。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增进了与关内地区的经济联系,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商品市场。清末东北北部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兴起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积累了资本和经验,形成了民国时期民族资本工商业发展的格局。民族资本、华侨资本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在若干行业出现了民族资本厂家。东北北部地区民族资本是在东北北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既区别于外国资本、又区别军阀官僚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是不具有垄断性的自由资本。所谓“商办”企业就是民族资本,其  相似文献   

14.
王林  唐子奕  郭之 《学术交流》2004,(5):161-165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由人们按照对"现代化"的认识来打造的,为什么近代中国人未能合理地认识"现代化"?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想资源的贫困是重要原因.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不能产生异质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形态.我们民族更侧重的是体悟的思维方式,而非理性逻辑的求证方式.这种以伦理为基础的思维方式重主体修行和体悟,这与现代化所要求的理性精神相悖.思想资源的贫困使我们一无所有,错过历史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资本主义道路虽然没有成为中国的归宿,但是,为资本主义前途而进行的各种斗争,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杠杆。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勿庸讳言,他们对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这期间,人们自然记起了洋务运动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张之洞。本文试从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军制改革和政治领域方面,就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努力与贡献,作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陈家广 《探求》2002,(Z1):41-42
一、以双向抉择的历史经验解决新问题 ,在“三个代表”中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50多年的执政历史 ,既是中国历史对社会力量的抉择结果 ,又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力量抉择政治活动方式的斗争产物。从18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能否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革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选择执政力量的标准。近代中国各种社会力量 ,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历史选择 ,但都未能左右历史发展 ,而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则冲破重重难关 ,建立…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为何幸存?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过时"了吗?我们对此的回答是:一方面,我们无法直接援引马克思或列宁的理论来面对今天的世界;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和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地理不平衡的分析,为我们面对今天的全球化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思想遗产。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理论批判和现实斗争,构成了20世纪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的客观背景。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的对峙,使得资本主义有必要反思自身的危机,从而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了从旧式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向新式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的转型。我们既不能因为资本主义走向了新的世界体系,就否定当初苏联和中国搞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也不能因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合理性,就否认列宁对资本主义的某些判断并不准确,并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全球化资本主义造成了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将一种国际分工体系强加给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体系以及不平衡地理发展既是资本主义造成的结果,也是其幸存的前提、活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近代民族资本与上海帮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帮会气焰嚣张,势力笼罩全市,成为民族资本家及其企业生存发展的一种社会环境。民族资本家怀着复杂的心态不得已与帮会拉扯关系,既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安全,也是为了一定的商业竞争的效用。至40年代下叶,它还有意味深长的社会政治意义。上海帮会一方面结纳民族资本的企业主和经营者,另一方面自己也涉足实业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蜕旧开新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形象。民族资本与上海帮会的不寻常关系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诸多非经济因素中的一种,反映了近代中国法治极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社会关系的一种扭曲和变形。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东北北部民族资本工商业是该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东北近现代史、东北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民族工商业对东北北部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东北北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其自身发展的严重局限性也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东北北部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政治经济活动笔者认为,东北北部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大约在辛亥革命之后至ZO年代初这一段时间。在此之前,虽已经出现了若干民族资本机器工厂和…  相似文献   

20.
胡晓艺 《创新》2023,(6):8-14
青春具有哲学品格,青春在时间维度对生命状态的描述意味着在对未来的筹谋中理解过去、建构现在,从而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青春性从人扩展至政党、民族、文明,意味着在对人类前进方向的思索中,对历史识变、应变、求变,把握未来而立足现在,开拓崭新的思想与实践形态。青春中国是近代中国伴随着中华民族卷入“世界历史”进程,而显示出的近代中国独特的思想面貌和民族状态。近代仁人志士在对新人、新思想的探索中,表现出对青年人的呼唤、青春品格的提倡,促成青年共产党人的登场,从而奠定共产主义青年引领时代、带领人民、走向未来的历史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青春之党,中华民族是青春之民族,中国共产党人接过青春中国探索的接力棒,为青春中国的当代形态不断注入新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识大势的眼光、肯奋斗的姿态、勇担当的豪情,以青春之我努力为青春之党、青春中国、青春之时代贡献崭新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