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2年,官方正式把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列入国家计划.至1977年,十几年间,全国有17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在"放逐"的行列里,走在最前面的就有1964~1965年到大巴山区落户的1.4万多名重庆知青.今天,已经人到中年甚至濒临退休年龄的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上山下乡运动带给他们的苦难人生.这份沉重的人生记录,弥补了有关"黑属"群体在知青运动中的空白,为知青运动史提供了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2.
根据笔者的研究,中国知青运动分为性质不同的三个阶段:1955—1966年为移民垦荒。加强农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阶段;1967一1976年为极左路线肆虐、上山下乡演变为政治性大运动阶段;1977—1980年为知青政策大调整直至“消亡”阶段。周恩来在知青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当然是表现在前两个阶段。一、周恩来思想和“文革”前的上山下乡1955年,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到北大荒垦边,在全国城镇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拉开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从1960年开始,上山下乡运动纳入了国家计划,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周恩来与上山下乡运动…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大陆的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将上个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联系起来,对“文革”十年和知青运动进行同步考察,一些地方政府的文史(地方志)编撰人员甚至将毛泽东1968年底发表的“12.22指示”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叶辛 《社会科学》2007,(7):142-150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上山下乡整体化的运动终于落幕了。但上山下乡运动真正的结束,却是此后好多年的事。有关部门对上山下乡运动后遗症的处理和对知青们工龄的认定,标志了这场轰轰烈烈经历了27年的运动终于成了历史。  相似文献   

5.
上山下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使共约1800万知青由城镇迁居农村,超过当时全国城镇总人口的10%。这场声势浩大且旷日持久的运动起因于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由城市企业对劳动力吸纳不足而形成的就业压力,而运动本身又反过来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直接导致了城市化的迟滞。  相似文献   

6.
“文革”以前,中国大陆有将近一百三十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地区参加农业生产。这批老知青当中的大多数成员出身于政治上“有问题”的家庭。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教育领域实施的以阶级斗争为名的政治歧视,他们在1963—1965年的高考和中考中整体性落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山下乡成为他们“脱胎换骨”的唯一出路。但这些老知青的虔诚和逆来顺受并没有换来合理的报偿。相反,直至“文革”结束,这批出身“黑五类”家庭的青年一直是人民共和国的二等公民,在其生活道路上历尽艰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经历及其历史意义长期被掩盖或抹杀,以致今天他们仍然是中国社会里一个无声的群落,“文革”前的上山下乡也由此成为共和国史上的一桩公案。面对和解决这桩公案的意义不仅在于还这些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中国公民一个公道,还有助于廓清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并给后代留下一个不能忘记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去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并在之后形成上山下乡运动高潮。随着"扎根"农村政策的推行和下乡青年在乡的长期化,多数知青都面临着婚姻问题。虽然知青的已婚率逐年上升,但一个下乡知青要在农村正常组建家庭,其婚前顾虑较多,婚后的婚姻生活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特别是在上山下乡运动行将结束、知青大规模返城时,知青婚姻更是经历了严峻考验。有一小部分已婚知青选择了离婚,大多数人则选择了家庭,听从国家的安排,在当地就业。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知青婚姻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大地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辛 《社会科学》2006,(5):5-17
20世纪60年代末文革中兴起的全国性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由初始的安置青年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迅速发展成为“反修防修”、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其间出现了一系列知识青年的生活生计、生产劳动的实际问题,他们的心态由此出现反复,并形成了社会的共鸣。党和国家进行了多次的政策性调整。这场运动从轰轰烈烈兴起经十年到悄然偃息之后,给人留下了多重的思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大有作为;还是有所作为;或是无所作为?只有以实践来检验之,并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主编的话     
本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专栏发表的是著名作家叶辛研究中国知识青年运动发生、发展过程的论文。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给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及民众心理特征带来的影响至深且巨。虽然时隔多年,许多亲历者个人的痛苦似乎已经淡漠,有时甚至还会按照“历史辩证法”的逻辑,从“大处着眼”,对知青运动后来终于成了  相似文献   

10.
王冠华 《中国学术》2001,3(4):383-387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持续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直接影响了近两千万人命运的运动。要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不能不研究中国知青史。定宜庄的这部著作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一部专史。它叙述、分析了中国知青史的前半部分,即从1953年到1968年这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有必要先澄清“知青”和“老三届”两个概念。对于过来人,其内涵相当清楚。“老三届”指66~68届高、初中毕业的所有学生;“知青”则指老三届及其“文革”中陆续毕业的下过乡的、具有城镇户口的中学生。它们有重合,又有歧义。老三届内广大农村学生也是地地道道的知识青年,却没有“知青”称号,因为命运注定他们是“回乡青年”,而老三届之外的城镇高、初中学生,虽然不属于老三届,但因为下过乡,却享受“知青”待遇。这是外国人始终弄不清楚的事情,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特色”。“知青”类似于一“江湖”———又是一个颇具龙…  相似文献   

1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村青年进城入厂有很多的异同点。要吸取知青运动的经验教训 ,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解决城乡青年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3.
知青文学的肇始是源于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在"文革"中形成高潮的知青运动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坛上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潮"、"知青文学"等文学现象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奥运之年是知青运动的40周年。当年的知识青年于文学、历史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对群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正确解读知青文学,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客观认识其消极影响,无论对文学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是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许艳丽  范微 《理论界》2011,(4):88-89
上世纪"知青"运动与本世纪"大学生村官计划",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却是他们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我们能够对知青运动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们。  相似文献   

15.
“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一项为解决城镇就业困难,而在农村及边远山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路子的有序工作。倡导者的初衷是良好的,而且这一时期的上山下乡工作做得比较稳妥,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洪军 《天府新论》2018,(4):151-158
作家回忆录的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文学现象,很多老作家发表、出版了一大批文学回忆录。但是,无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现场还是从30年来的文学史研究来看,作家回忆录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推进“当代文学历史化”、“重返八十年代”的学术思潮中,这一现象实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界定与范围;“进步”作家人生经历、创作生涯的回顾与总结;“问题”作家人生清白的证明与文学地位的回归;缺失的回忆录与八十年代的文学场;文学史料的保存与文学史实的辨证;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群星荟萃的中唐诗坛 ,张籍、王建无疑是有重要影响的两位诗人 ,他们在乐府诗的创作活动中为元稹、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张籍、王建生卒年大致相同 (均为 76 7—约 831) ,早年同窗 ,结下深厚友谊且志趣相投。张籍写的《逢王建有赠》中有句云 :“年状皆齐初有髭 ,鹊山漳水每相随。”可见两人一生中交游甚密 ,且“升沉不改故人情”(张籍《赠王侍御》)。他们的经历也大致相同 ,特别是在他们各自的创作中期都处于人生的逆境 :张籍患眼疾几乎失明 ,贫病交迫 ;王建“沉沧下僚”,久不得志。而期间他们都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 ,…  相似文献   

18.
李巧宁 《学术论坛》2003,(6):119-122
女知青与农民的婚姻是上山下乡时期女知青婚姻的主要形式,在当时受到了国家的介入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今天仍是知青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女知青与农民结婚,和当时社会的大多数婚姻一样,有爱情和理想搀杂其中,但现实的成分占多数:和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今天,回顾这段婚姻,我们应当给予它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以社会群体为题材的创作当首推“知青”小说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这不仅因为知青生活为创作提供了丰富而又富于文学价值的生活素材,更因为知青群体里脱颖而出一大批有实力的作家,他们的知青生涯将使知青小说成为其创作道路上最有份量的作品。相比之下,我国的工农兵大学生也有百万之众,而这一段在当时无限辉煌,后来又无比尴尬的人生经历却很少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见到踪迹,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 近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王曦昌的新作《紫色学历》,这是新时期文学史…  相似文献   

20.
一宫柯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黑·白·红》一书,1996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副题是《兵团知青生活写真》。写真实际上就是纪实,在尾声里作者表白:”我所写的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经历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虚构”;“我所写的一切,仅仅是为了使读者感受到真实的知青生活”。《黑·白·红》纪实的特点,择其夸夸大者,我以为表现在这么三个方面:1.表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脉搏和气息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和一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同,除了各军垦农场需要大批农业劳动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针对中苏关系严重对立的紧张局面,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