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的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宇航事业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风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放飞风筝的季节,让我们随着手中的线儿,去了解中国风筝的深厚底蕴和迷人风采。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现已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本期我们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最近《人民日报》(1980.5.3.)发表《新发现的鲁迅‘五四’时期的佚文》十一篇,其中有署名“神飞”、总题为“自言自语”的散文诗七篇(原载1919.9.9《国民公报》“新文艺”栏)最后一篇“我的兄弟”可说是《风筝》的雏形.全文不长,抄录于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风筝》作于一九二五年一月,最初发表于同年二月出版的《语丝》周刊第十二期,后收入他的散文诗集《野草》.《风筝》是一篇亲切感人的散文诗.作者从北京“严冬”儿童放风筝,回想起早年故乡“春日”放风筝时踏坏小兄弟风筝的往事,内心感到无限的沉痛和悔恨,从而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伦理道德对儿童精神的束缚和虐杀,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敢于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严于责己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4.
一、抓住关键词语“惊异和悲哀”把握全文主题 当“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的时候,“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风筝》的开头一节,就设置了悬念,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风筝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呢? “惊异”,即惊奇诧异,这里是指由于在严冬中看到了风筝——春天的信使而出现的激动兴奋的情绪。因为春天毕竟是美丽的:杨柳发芽,山桃吐蕾,孩子们放风筝,融成了一片春日  相似文献   

5.
风筝的传说     
风筝的发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出现在秦汉之间。古代传说,风筝的发明者是楚汉相争时的韩信。唐朝赵昕的《息灯鹞文》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叫张良坐风筝上天,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的军心。宋朝的《事物纪原》记载有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早已使用丝绸、麻布、竹子等,而这些是制造风筝的原料,所以风筝在此时出现是可信的,并且韩信出于军事需要考虑而发明风筝也是可能的;至于说叫张良坐风筝上天,则是令人难风筝的传说@罗磊  相似文献   

6.
《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族精神与道德传承、社会文化变迁与伦理关怀等角度深度解读《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意象,在这部文学作品中风筝意象发挥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是一个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追风筝的男孩》又名《追风筝的人》,是主人公阿米尔为儿时犯下的一个小错误而寻找心灵救赎的一本回忆录。实质上,每个人在每个生命阶段都可能犯错,有些人会因为一些错误深深自责,痛苦不已,从《追风筝的男孩》中可以看到逃避是无法弥补曾经犯下的错,只有直面和救赎才能让自己自责的心理得到宽慰。在此从本书的写作背景出发,通过《追风筝的男孩》这本书中的人物与情节,感悟人生救赎。  相似文献   

8.
风筝     
去天空遨游,在风中舞蹈,以飞上白云为目标,伸展着双翅,摆动着尾巴,想奋力挣脱拉它的一根银线,这便是风筝。向往天空,而又被丝线束缚,喜爱飞翔,而又被风所控制。就这样,它失去了自由、快乐、幸福和梦想。孩子手里拽着颤动的丝线,仰望蓝天下的风筝,渐飞渐高,能感受到丝线一阵比一阵更有力的牵拉,这就是风筝在挣扎,只希望风再猛烈些,好助它一臂之力。风真的狂吼起来了,风筝努力地向上飞。“砰”线断了,风筝感到身子轻了很多,很多。它可以在风里想舞就舞,想飞多高就飞多高,一下远离了那个正用呆呆的眼神仰望自己的孩子。孩子手里拿着线头,看着飘…  相似文献   

9.
陈斐华 《社区》2014,(13):60-6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人高鼎的这首《村居》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春季牧筝图”。不久前,我在泰国首都曼谷有幸目睹了另一幅“春季牧筝图”——当地有名的“风筝大赛”。  相似文献   

10.
今年83岁的麦景彬,一辈子酷爱风筝,一年四季不停地做风筝,一年四季有风他就放风筝。1996年在参加潍坊第13届国际风筝比赛时,他参赛的硬翅带响风筝获得一枚金牌,板式类风筝获得一枚铜牌,并被第13届国际风筝协会授予“风筝老人”的称号。 麦老从童年开始就喜欢做风筝,如今已有  相似文献   

11.
克尔凯郭尔“相信”有一个悖谬的世界,他相信荒谬的力量,相信不相信,以此磨炼他的意志。他引用圣经中亚伯拉罕的故事,说明信仰就是对不可能之事所报的热情。但与一般的有神论不同,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也同时是一个与上帝搏斗的过程:他不是无神论者,但是他信神而又与神过不去,使理解成为一件不可思议之事。这种态度,使克尔凯郭尔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与黑格尔不同的纯粹个人的世界,强调精神的个性与纯粹性。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是中国新诗史上“新格律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他也是中国杰出的学者和民主战士。纵观其诗歌创作的历程我们发现,诗人的诗歌创作风格发生着嬗变。作为学者,他坚守着“唯美主义”的创作立场,但最终,他成了一名不屈的战士,其创作立场转向了“爱国主义”。我们从他的转变中感受到了一个诗人所经历的心灵的超越,感受到了他带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震撼  相似文献   

13.
野间宏论     
野间宏是日本著名现代作家 ,属于“战后派”,是公认的战后派的旗手。他是一位有影响的进步作家 ,从大学时代起 ,即信仰马克思主义 ,关爱人民。他的“伤痕文学”对警醒日本民族具有莫大的历史作用。同时 ,他的意识流小说在文学技法上独树一帜 ,打破了日本文学的旧传统。他又是地球和人类命运的呐喊者 ,在晚年不顾年迈体衰 ,以发人深省的文学和身体力行的行动为保护人类环境而奔走呼号。本文概要地全面论述了野间宏其人其作 ,提出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他应得到更高的评价和占据更显著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近三十年的写作生涯里,乡村文化是他最主要的写作资源。多少年来始终是一位"在路上"的作家,在从乡村走向城市的漫长道路上。虽然贾平凹较早地走进了城市,但他走进城市时把心遗留在了乡村,只要他的身心相异的状态没有改变,他的精神实际上就仍处于"在路上"的流浪状态中。从庄之蝶到刘高兴的变化,也暗含着作者本人面对城市的思想变化和情感变化。是从乡村旧文人形象到底层农民工形象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贾平凹对乡村精神的体认发生了从精英到民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戚国华 《东方论坛》2012,(2):70-73,79
"路"在史铁生的人生历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含义。由于双腿瘫痪,他无法走路;将近四十年,他不断地探寻人的生命困境的缘由与终极希望之出路。从荒诞的命运谜路走向"爱命运"的审美与艺术之路,他经历了漫长的求索之路;至终他坦然认同并走在仰望与奉献的爱愿之路上,完成了他的"过程即目的"的人生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是在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首先他在参加军阀战争中,就提出了反对军阀干涉政治的主张,这是他追求国家统一的心理诉求;东北易帜和易帜后,他把拥护中央、服从政府,作为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理念;旅欧后他试图借助德意经验,拥护一个领袖,实行一种主义,以实现国家强盛;西安事变前后,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张学良国家统一理念的修正与升华.从反对军阀干政到西安事变,都体现了张学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以维护国家统一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曹操用人之道与曹魏“九品官人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恒 《南都学坛》2008,28(4):52-55
曹操的用人之道并非只有"勿拘品行"、"唯才是举",实际上他更重视人才的"品行"。通过"清议"品评"等"乡闾品位"的途径与方式,曹操将其重视德行的用人政策贯彻到整个的用人实践中。不仅如此,曹操将过去民间"乡闾品位"的"私法"行为"官方化",既有效夺取了汉末士族在选官授职方面的隐形权力,又为此后曹魏时期的"九品官人法"开其嚆矢,为士族政治上重新崛起奠定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最早系统提出“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是战后被判为文化战犯嫌疑人的老牌右翼文人、作家林房雄。他在《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一书中提出了“东亚百年战争”的假说,认为日本算不上是“帝国主义”,也不存在“天皇制法西斯主义”;日本的“大东亚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是“纵然失败却是无悔的战争”。该书全面肯定和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是战后右翼思潮及军国主义史观死灰复燃的显著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高启一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出仕张吴时期、明初为官时期、退隐时期。出仕张吴时期,高启的心态以闲适为主,其诗歌创作带有明显的山林气息。明初为官时期,高启的心态以畏祸为主,他一方面向文坛的主旋律靠拢,写作了不少台阁之作,另一方面又用大量私人化作品表达自己的压抑与哀怨。退隐以后,高启的心态以颓废为主,既无法写出较好的台阁作品,也无法像元末那样写出较好的山林之作,最终导致了山林与台阁的双重失落。  相似文献   

20.
雷蒙·阿隆一向被人们称为“自由主义者”和“右派”。但通过他与马利坦的对话,以及对国际政治的现实意义的思考,可以发现,如果说右派是相对于萨特激进的左派主张而言的话,那么,他所倡导的自由就更是理性方面的。虽然他始终坚持并维护着“自由”的旗帜,但与激进的个人自由主义者不同,他更像一位保守的自由主义者:为政府所应当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理性的辩护。并且,理性之自由,无时无刻不建立在对现实政治的判断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