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图画书:幼儿文学的现代形式柯南图画书和幼儿戏剧、幼儿电影电视,都是适合于幼儿欣赏和接受的综合性艺术,因为从它们的存在形态看,不仅仅是文学,还有别的艺术参与。在我们所见到的一些儿童文学概论中,只在介绍儿童故事时才提到“图画故事”,把它当作儿童故事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凌彬 《社区》2012,(5):37
我是去年刚从部队转业来到花园社区工作的,由于刚走出军营,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都十分匮乏,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一切对我来说都很茫然,幸好有组织上多次培训和社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手把手相教,才让我慢慢地融入到工作中。记得刚到社区的时候,我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总想去做点什么。看着大家每天都忙碌着,只有我自己无所事事,心里非常着急。我便跟何主任  相似文献   

3.
"形"在格式塔心理学中,既不是指一般人所说的外物的形状,也不是指一般艺术理论中笼统制的形式,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对"形"的知觉心理在艺术形式建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在艺术批评和审美教育中深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任何想象都与感觉、知觉、表象、意向有关的话,形象思维不但与感觉、知觉、表象、意向有关,而且与情感、意趣、联想以至推理有关。想象(包括其高度活跃的形态——形象思维)的特性,我们可以从它与感觉、知觉、表象、概念、意向、情感、意趣、联想、抽象思维等的关系看出。艺术想象既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亦即艺术体验的基本方式。艺术想象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因为它是在情感活动中思维;艺术想象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因为它是在思维中感受;艺术想象之所以是艺术体验的基本方式,就因为它是在情感活动中思维和感受兼而有之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种审美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艺术实践这一中介环节,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态,落实到实体性的语言符号信息系统。我们知道,创作者在输出实体性的符号信息的同时,也一并输出了由符号系统所承载的潜信息,因此,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本文体系既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符号索链,又是一条包含审美理想的情感流程。作为创造者的某种行为形式,无论是叙述风度还是情感体验,在人们的审美知觉中实质上都体现为某种张力样式。而作为客体的审美理想的张力样式一旦纳入主体的审美模式之中,创作者经过内化处理并寻求相应的外现形式,潜隐在创作主体意识深层的审美情感便转化为一种物质的文字符号链。周作人散  相似文献   

6.
英语同其他语言一样,有一大批表示感觉(feelings)、感情(emotions)、态度(attitudes)和知觉(sensations)的词,我们称之为情绪词。情绪词有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各种形式。如表示“惊奇”的surprise使有下列形式:surprisevt.使……惊奇surprisingadj.令人惊奇的surprisedadj.感到惊奇的surprisen.惊奇本文试就surprise型情绪词在构词、搭配与用法诸方面作一初步探讨。先将最常见的情绪词按照分类列表如下:(见第11、12页表)我们可以观察到,上表中所列的情绪动词都是及物动词。中文释义均可用“使”开头:“使惊奇”、“使惊慌”…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艺术的现实的本体存在,就是审美对象、审美手段和审美经验这三者的极其复杂的历史统一。一方面,艺术所传达的生活内容和艺术意味,并不是一个配方,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掌握,在深度广度上不断发展变化,因而艺术所反映的主体意识和艺术理想,便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艺术形式、艺术形象诉诸人的审美感受,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其中从感性到理  相似文献   

8.
1.通过黑白绘画形式认识到的视知觉语言;2.认识黑白绘画的发展形式及历史意义,视觉经验到情感体验;3.从视知觉语言的角度讨论黑白画的精神,由视觉经验到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意义概念尽管形形色色各有不同,却是我们时代的主导哲学概念。我觉得语义学说已经过了它的第一个高峰,符号和意义的整个研究已经暂时枯竭,而且陷于不能自拔的地步。我在思考艺术的性质对碰上一种新的符号关系看法,这种关于符号化和意义的见解源自康德的经验分析,又被卡西尔在《符号形式哲学》中高度发展了。我认为对形式的知觉起于符号化过程,而对形式的知觉就是抽象。我愿意根据这种形成功能来提出“符号”的定义,因为某种概念化总是靠这种功能从符号化经验中抽象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情感与艺术向来密不可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是对情感的独特表现。作为艺术源泉的不可遏止的情绪,乃是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这里的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情感,只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它是在审美状态下伴随知觉活动产生并转化完成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感,艺术符号则是它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原本和普通动物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当人类产生了"自我",把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人类在通过精神参与的劳动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物和创造新的物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从精神方面在占领自然,使整个自然成为自己的精神属地。人类的精神产品,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和以自身的活动显示的精神产品。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如:作为工具和机器系统的精神产品,绘画、雕刻等艺术产品,书籍、杂志、传媒等各种文化视听物,此外,人把自己的生物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以人自身的活动形态显示的精神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物化了的客观形式,如语言符号等;另一种是人的纯粹的精神生活行为,如各种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2.
涤影 《女人世界》2006,(7):22-24
在企业界的名人中,有很多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跟下属拍桌子是常有的事,甚至跟他们一起闯江湖的副总也会有被骂得狗血喷头的时候。老板大权在握,在公司里惟我独尊,因此,在下属面前更容易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身为公司的领头羊,他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因此,当他面临重大压力的时候他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下属身上。这个时候,如果你不懂得应付老板的黑色情绪,可能就会被他的不良情绪影响,接着会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久而久之,陷入自卑和沮丧的情绪中。如果你懂得解读、分析和自我缓解的艺术,你就能更好地处理跟老板的关系,或许,事业还会更上一层楼呢。  相似文献   

13.
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一书中用概念对举的形式提出了“五对概念”,借以表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风格差异,以及人对艺术风格和形式知觉方式的变化.沃尔夫林的“五对概念”对视觉形式美学的发展、对艺术研究范式的建构都意义重大.同时,由于兼具“纯形式”与文化精神的内在特征,它成为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从视觉形式美学到视觉文化的演进的中介.  相似文献   

14.
双喜图经历了从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到喜庆图案,再到商品标签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形式还是意义都发生了改变。从形式效应与视觉心理角度出发,对双喜图在视知觉不同层面的感知、接受和判断方面做了简要分析,最后将其归结到人对于秩序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不论从何种角度讲,"文化大革命"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历史记忆,都是应当面对的。就当代中国文学而言,虽然对于这段历史有着诸多的叙述,但是,这其间仍然存在着进行历史艺术叙事的空间,需要作家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建构起更为逼近历史状态的叙事形态。当代文学大家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古炉》,对此做出了自己的生命记忆的历史叙事。其间涉及到了诸多引发人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对话的形式,解析着这部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贡布里希在其《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一书中,从生物体进化的角度出发,对知觉和秩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而饶有趣味的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趋于简单形式不同,贡布里希强调秩序感是有机体在长期的生存中获得的,它是知觉活动的框架,用以作为规则中划分偏差的参照。它利用预期和外推的原则以保持知觉的连续性,同时在延续和中断中保持平衡。对“秩序感”的探讨,不仅为装饰艺术形式的形成找到了心理学依据,同时为美感的产生和视觉的机能探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感知和动作是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重要领域,儿童从出生到2岁主要是发展各种感知觉以及获得手部操作及独立行走的能力。感知和动作作为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基本表现形式,其内在机制在于它们的组织和建构功能,其深层的根本意义在于揭示“感知和动作带来经验,而经验促进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汉代以后的文人雅诗中难觅与“赋”、“比”并列的“兴”法,这是文学史上一桩重大的艺术方法丢失案。究其故,盖因先秦诗乐一体,兴的功用主要不在诗文而在音乐方面,不在语义而在形式方面。兴作为一种引导和过渡,对唱者,有起调衬韵、铺排节奏、酝酿情绪等作用;于听者,有唤起情绪和相应心理节律,以便听好的功能。诗乐分家之后,兴随音乐而去,发展成为后世音乐中的过门。兴即过门的原始形态,过门即兴的现代形式。  相似文献   

19.
社科文荟     
只有宽恕才能释放自己SXLN.2001年第10期 人们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最容易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憎恨,一种是宽恕。憎恨的情绪,使人一再地浸淫在痛苦的深渊里,反复数落对方的不是,也不断地懊悔自己当初所做的种种不理智的行为。如果憎恨的情绪持续在心里发酵,可能会使生活逐渐失去秩序,而行为越来越极端,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而宽恕就不同了。宽恕必须承受被伤害的事实,从“怨怼伤痛”到“我认了”这样的情绪转折,最后认识到不宽恕的坏处,从而积极地去思考如何原谅对方。多数的心理分析家都承认,从被伤害、憎恨到平复、重修旧好的过程当中,都必须经历一些困难的挣扎。宽恕之所以很困难,是因为我们都认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诗具有两种"传统":其一是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关系,其二是新诗自身的传统。一方面,新诗从情感、趣味到语言形态等全方位地与古典诗歌建立着联系,另一方面,新诗从坚实凝固的"传统"中突围而出,建立起自己新的艺术形态。新诗在创作主体、文本、形式等方面均已获得自由、独立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