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满铁路(简称满铁)附属地,是租界的一种形式,也是“国中之国”。所谓满铁附属地是一个地区的总称,主要是指日本与俄国  相似文献   

2.
汉口租界     
汉口沿江地方,解放前有一片“租界”区。它是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掠夺政策,残酷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国中之国”的由来“租界”是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者在我国一些重要通商口岸迠立的侵略据点,变相的殖民地,可以说是“国中之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沿海的天津等七口,长江沿岸的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等处,都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一八六○年底,《中英北京条约》的墨迹未干,英国的轮船就闯到汉口。第二年,强行签订了《英国汉口租地协约》,勘定从江边花楼巷往东八丈起,到甘露市江边卡东角(今合作路口)止,共长二百五十丈,进深一百一十丈,作为英国租界。到了一八九八年,英国又把租界向西扩张到汉口旧城垟边(今中山大辺)。这样,南起今江汉路,北至合作路,东起江边,西到今中山大辺的近八百亩土地,只要按(厂元)征  相似文献   

3.
设于重庆南岸王家沱的日本租界,是清朝末年外国侵略者在四川唯一的“专管租界”,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在此后的数十年中,日本侵略者以此为基地,“建筑市街,设置巡捕,添造堆栈、码头,创办学校、工厂,并派遣兵轮游弋江面,常驻保护”,严然成了一个“国中之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侵略者还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横行不法,凌辱和迫害华人的事件不断发生,激起了重庆人民的强烈反抗,一致奋起为  相似文献   

4.
上海租界因其“国中之国”之性质逐渐发展成一个充满强烈地方性与国际性的异质文化空间。近现代上海的华洋杂居,国内外多方政治力量的并存,使上海的经济、政治、法律呈现多元格局,各方力量亦产生复杂之关系。兴起于上海的左翼文艺,利用上海多元格局间的复杂关系,于上海国民党和租界当局实施的文艺审查中,因时因地发展,从而深刻影响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文艺生态。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要从世界发展的全局来看,两岸关系应是热为好、和为贵、通为先、谈为上、统为终。两岸双方的统一方案相距甚远,而采用“国中之国”的新方案也许是上策。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前的上海,尽管有过一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但在大清帝国的盲目排外、闭关自守的封建锁闭政策下,发展极为滞缓。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第一批五个基地之一,首遭开埠,不久便于此第一个建成并发展为全国最大最完备的“国中之国”──租界,却在客观上成为昏睡中的大清臣民了解世界的窗口。又由于上海拥有极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加之固有的较自由开放的“海派”风尚,上海先是为洋务运动主要中心之一,继之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活动的最主要场所。因此,从19世纪60年代起,上海逐渐成为传播西学的政…  相似文献   

7.
《人生与伴侣》2010,(3):5-5
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有一个自称主权独立的“国中之国”——“摩洛希亚共和国”。根据其政府网站资料显示,该国成立于1977年,面积仅为0.025平方公里,四周皆被美国国土包围,目前总人口仅为6人,堪称“世界第一袖珍国”。  相似文献   

8.
唐代安史之乱后,首先在叛乱发源地——河北道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大部分时间里,河北道主要被魏博、成德、卢龙、横海四个藩镇所割据。这些藩镇虽然在名义上归顺朝廷,但实际上是割据不臣的。他们有自己的军队,可以自署文武将吏,有自己的土地,不纳赋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在这些藩镇中,又以被称为“河朔三镇”的魏博、成德、  相似文献   

9.
租界化的上海是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滋生地,左翼文学思潮的兴起与租界文化气候有密切关系。租界化的上海具有左翼文学思潮所必需的社会阶级构成模式和政治语境,租界的文化风尚和商人的投资,对左翼文学思潮的风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左翼文学思潮符合大部分租界作家的精神状态和租界人的文化心理。租界的文化语境,对于左翼文学现象来说,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安排。  相似文献   

10.
“租界与中国社会”首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经两年多的筹备,于今年7月在上海召开租界是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而产生的特殊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租界问题一般均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近些年来,上海、天津等学者在深入研究有关租界问题的史料后,认为租界尽管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帝国主义势力也利用租界干涉中国内政、掠夺中国的财富等,但是租界在客观上也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带来影响。例如租  相似文献   

11.
18 5 3— 185 5年的上海小刀会起义 ,打破了租界早期“华洋分居”的格局。“华洋杂居”局面的形成 ,推动了各国商人的租地活动 ,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房地产业在租界的兴起 ,标志着租界房地产业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因清末帝国主义沿海河兴建各国租界而使其拥有独特的租界文化景观,使天津拥有“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独特城市风貌。租界区是中国近代史的耻辱见证。这样的租界文化载体,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起着记录历史文化的作用,而如何科学营造租界景观并使其融入整个现代化城市,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上海租界兼有殖民和现代、罪恶和文明的两重性,导致了生活在上海租界的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心理充满了悖论。租界的文化语境,使得个体不能与集体发生真实有机的联系,有过租界体验的知识分子是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共同塑造的“中间物”,既与他者社会疏离又与自我社会疏离,具有“主体暧昧”的特点。殖民性、民族性、商业性和现代性相交织的租界语境,带来了现代作家叙述租界故事的复杂情态。东方主义、自我东方化、批判国民性与民族主义的纠缠,造成了现代文学殖民文化蕴含的复杂性和“民族寓言”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4.
收回汉口英租界外交斗争策略述论许冠亭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是在“中国外交史上开一新纪元”。①以往各类著作、文章将租界的收回完全归功于民众运动。笔者认为,收回汉口英租界,固然离不开民众运动的推动,但制定和运用正确的外交斗争策略是其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七年春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胜利的一页.但这一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究竟是在谁领导下谱写出来的呢?这是多年来众说纷纭的问题.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有论者提出,汉口英租界的收回,“完全是群众在革命高潮时自发的行动”.它的论据是,这时“群众斗争的发展往往还在党的前面”.近年来,武汉地区有的论者认为,汉口英租界的收回是在武汉国民政府领导下进行的.其理由是,汉口英租界“是武汉政府派军警去接管的,是武汉政府去收回的”.  相似文献   

16.
近代报业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的过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中国的近代报业是外国人以租界为阵地,利用他们的特权创办起来的,因而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然而近代报刊所折射出来的巨大作用,吸引了那些有忧患意识的人士积极投身其中。为应付清政府的严酷控制,他们屡屡或在租界办报,或创办“洋旗报”。租界和“洋旗报”在近代中国成了国人就办报问题与政府展开“博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从天安门广场沿长安街向东,过建国门,在一片松柏、槐树和杨树组成的翠绿之中,有一幢幢风格各异的神秘大院,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国中之国”的使馆区。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外国驻华大使馆也应运而生。为了保卫这些驻华大使馆的安全,中国第一个外使警卫部队随之成立。48年来,已经有140多个外国大使馆在北京成立,原来不足200人的外使警卫大队。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数千人的外使警支队。一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的武警战士,一天24小时屹立在“第二国境线上”,向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国军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个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一些人对今日的有偿出让土地,招商租界产生了疑惑,认为今日的把土地出让给外国人,招商租界同昔日的把土地割让给外国侵略者,划分租界,没有什么区别,并且还论及到爱国或“卖国”云云。这种把二者相混同的“等同论”如不清除,  相似文献   

19.
置身于租界化的上海,鲁迅的生命体验恰“如身穿一件未曾晒干之小衫”,迟暮心态的他多少显得无所适从,他以冷嘲热讽的姿态持续看租界。但是,鲁迅无法逃离租界化上海的诱惑而投奔它处,始终陷入欲弃还留、欲恨还爱的复杂情境。鲁迅是传统士大夫文化和租界洋派文化的中间物,对京海合流的刻薄态度,流露出他在租界化上海的边缘感,和作为中间物而应有的牢骚。  相似文献   

20.
下里正诂     
<正>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陵、采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梁肖统《文选》卷45引《宋玉对楚王问》则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