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需要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因素决定治疗措施,因此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同时,高血压患者的风险之一是靶器官损害,因此,不仅要关注降压达标,也需要关注预防心血管事件和靶器官损害的进展,还要强调靶器官损害评估的必要性——心血管保护、减少心衰、脑卒中、肾衰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是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为了保护靶器官结构和功能不受血压升高的损害,患者需要终年服药.……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大血管等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鉴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均存在除血压升高之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且血压与各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放大了其对总体预后的影响,故高血压的预后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还与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并存有关。新近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各种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预后产生影响,本文就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及综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高同型半胱氨酸致高血压、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揭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高血压、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血压、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泰州市城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泰州市城区35岁以上人群8 356人进行了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5岁以上城区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35.6%,标化患病率为31.0%,居各种慢性病之首,其中新检出高血压患者占63.7%,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肥胖、缺少体育锻炼、高脂饮食等是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接受医生正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仅占既往已知患者的30.6%,且88.9%的已知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控制,同时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抓好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综合防治是今后该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影响高血压病预后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或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为终身性很难治愈性疾患.现依据WHO/ISH指南委员会观察对象标准,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按BP水平、危险因素(riskfoctor)并发疾病(camplications)、靶器官受损(target okgam dam-age TOD)、基础疾病(basisdiseases)、本人生活条件和医疗情况等,对EH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脂与血压的相关性,了解血脂组分影响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方法整群抽样选取广西南宁市两个社区人群,随机选取1072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并运用Anova方差分析,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人群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值高于前期组和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在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及血压正常人群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LDL、HDL、TC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相关,TG与SBP(r=0.09)、DBP(r=0.11)相关,相关性较小;Spearman相关分析,TG与高血压相关(r=0.13)。③高TG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TG人群的1.55倍(OR95%CI:1.17~2.05),调整年龄、性别、超重、腹型肥胖等危险因素后,高TG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TG人群的1.39倍(95%CI:1.02~1.90)。结论高血压人群的血脂较血压正常人群高,血脂中仅TG与高血压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小;高TG是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常对心脏、大脑、血管、肾脏等靶器官造成损伤。损伤程度不仅与高血压等级有关,更与高血压类型有关,目前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夜间血压不降或升高对靶器官损伤更大,当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时,常导致夜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反复觉醒使得夜间血压不降或升高,从而加重靶器官的损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本身亦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当二者共存时,将加重靶器官的损伤。探讨夜间高血压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通过干扰或阻断其发病机理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和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吸烟等均是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群中,高血压的存在加重了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被称为双重危险因素(double risks)。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危险性是其2倍,而同时存在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至4倍,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研究(HDS)接近5年的随访发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郑州工业高专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对我校各年龄组教师、干部、工人共865人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平均患病率6.59%.低于我国1991年抽样普查高血压患病率(11.2%).4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明显升高.高血脂症、肥胖、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高盐饮食为高血压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斑块形成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9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并与高血压分级、病程、脉压、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另选253例同期住院的无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行相关指标检测及统计学分析;并对41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采用个体化降压治疗、强化调脂治疗。随访一年,观察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分级程度、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与TC、LDL—C、UA、CRP、FBG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有关,高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强化降压调脂及综合性干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减轻,临床冠心病发病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入院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发展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早期强化降压调脂治疗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性干预治疗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钟益 《百姓生活》2012,(4):76-77
一、新趋势:“三低一高”问题仍严重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梗患者与高血压有关,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部分省市,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5%。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患患者数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体检中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的受检者进行高血压风险管理,可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因此,对体检中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的受检者提供主动干预的高血压风险管理,可作为慢性病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的危险因素及其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性(RR值).方法回顾性研究50岁以上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重点观察主动脉瓣的钙化情况;分析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与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关系.结果≥65岁组与50~60岁组,按年龄分组后男女性别及有无高血压,有无冠心病各组间比较,主动脉瓣钙化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男性、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是主动脉瓣钙化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性(RR值)分别为6.159、2.238、2.511、2.584.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肥胖是高血压的相关因素之一。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作为简易的肥胖体表测量指标已被业内人士广为接受,而腰围/身高比值(WHtR)更是方便有效的肥胖体表测量指标。因此,我们以徐家汇中心城区1156名老年居民为对象,通过调查高血压与WHtR、BMI、WC和WHR的关系,比较这4项指标对于预测老年人高血压病(HBP)发生风险的可行性和价值,以期能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西老年》2011,(8):62-62
问:高血压患者都需服用阿司匹林吗?服用多大剂量安全?答: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如果同时存在高龄、吸烟、肥胖、高脂饮食等危险因素,发生心脑血管血栓事件的危险将成倍增加,因此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做预防。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血压病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中老年高血压病又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或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同时可伴有心、脑、血管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重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压的自我监测,对控制高血压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是全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患有高血压不仅可能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还能严重影响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并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因此高血压为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死亡率较高[1].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中国是脑卒中高发的国家,而高血压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也就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去年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发表了第七次报告,欧洲公布了"高血压治疗指南2003",对今后高血压防治提出新的指导意见.现结合以上报告的精神和目前的临床研究成果,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