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康复医院医护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现状,为制定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至2017年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医护人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医院医护人员所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42例,护士占85. 71%;工作1年内医护人员占45. 24%;工作1年内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达到23. 46%;发生暴露的主要环节在回帽、医疗废物处理、拔针,分别占23. 81%,21. 43%和19. 05%;乙肝病毒仍是职业暴露的主要暴露源,暴露后处理得当,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结论加强工作1年内的护士职业暴露培训;加大日常督导,规范诊疗操作;了解暴露源情况,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及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老年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分别对300例典型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13种吸入变应原的皮内试验。结果皮内试验检测阳性率80%(240例),阴性20%(60例)。常见变应原依次为屋尘135例(56.25%),尘螨110例(45.83%),夏季花粉92例(38.33%),霉菌90例(37.50%),春季花粉70例(29.16%),昆虫124例(51.67%),动物毛54例(22.50%),豚草34例(14.16%),多价羽毛18例(7.50%),榆树20例(8.30%),杨树32例(13.30%),刺槐13例(5.4%),柳树10例(4.2%).结论环境因素与老年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现状,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实习的我校护理大专、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生共140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80.7%的实习护生发生过锐器伤,发生三次及三次以上者63人,占46.7%;被污染的针头刺伤者73人,占54.1%;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正确处理者13人,占17.8%;护生戴手套、口罩、洗手情况不理想;69.6%的实习护生穿着护士服进餐厅就餐;48.9%的实习护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结论: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比较淡漠,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和实习前要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我院2012年上报的117例ADR报告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17例ADR中,10岁以下患者最多,占33.33%;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77.78%;由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侈,占34.19%;由维生素类药物引发的严重ADR最多,占36.36%;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6.05%。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是对重点人群和重点药品,以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标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完善手术标本管理的规章制度。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至今的手术标本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2010年需行病理检查的手术标本共10547例.发现有缺陷的标本78例,占0.74%。其中6例标本保存不当占7.69%(6/78),57例病理申请单资料填写不全或申请单严重污染、资料模糊占73.08%(57/78),14例病理申请单缺失占17.95%(14/78),1例标本遗失占1.28%(1/78)。2011年实施新的标本规章制度后至今手术标本1867例,无一例有缺陷。结论:加强标本的正确处理与交接等薄弱环节的监控,可以防止与手术标本有关的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职业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抑郁基线状况,并探讨分级干预策略。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04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746例,男性503例,女性243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当天均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评定其抑郁状态,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进行分类统计。SDS≥50分,HAMD920分,且符合CCMD-3抑郁的诊断标准,则判定该患者存在抑郁。HAMD≥35分,则为重症抑郁。结果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总的抑郁发生率为18.2%,其中重症抑郁占11.8%。在各种职业中,工人、学生、教师和柜台服务员患者抑郁发生率均〉22%,尤其以学生最高,重症抑郁所占比例也较大。结论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不同职业患者之间抑郁发生率差异较大,应该根据患者的职业特点进行分级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的心电图临床特征分析。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93例,男性319例,女性174例,平均年龄58.3±18.4岁。根据入院2小时OGTT水平分为三组:A组(<7.8mmol/L,n=158),B组(7.8~11.0mmol/L,n=172),C组(≥11.1mmol/L,n=163),观察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到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性质及时间。结果 B组心肌缺血发作877次,平均5.1±2.5次,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493次(56.24%),其中夜间发作204次(41.35%);C组心肌缺血发作1011次,平均6.2±1.8次,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641次(63.39%),其中夜间发作322次(50.26%);A组心肌缺血发作411次,平均2.6±1.3次,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130次(31.79%),其中夜间发作36次(27.65%)。 B、C两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无痛性心肌缺血比例及夜间发作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 P<0.05),但B、C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血糖水平越高,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无痛性心肌缺血比例及夜间发作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Robert L.Paarlberg认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模式主要有这样四种:鼓励式的(promotional)、禁止式的(preventive)、允许式的(permissive)、预警式的(precautionary)。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国务院在2001年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为界,把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模式的选择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2001年),中国采取了允许式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第二阶段(2001年至今),中国采取了预警式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9.
生物安全是指防止由生物技术及微生物危险物质引起的生物危害,或者说是指防治生物技术及微生物生物污染。虽然biosafety与biosecurity都被称作生物安全,但biosafety强调的是防止非故意引起的生物技术及微生物生物危害,biosecurity则是指主动地采取措施防止故意的,如窃取及滥用生物技术及微生物危险物质引起的生物危害。一个将biosafety和biosecurity中割裂的各个部分以专题(生物技术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农林畜业及食品安全、危险病原体及生化毒素的管理、流行病及公共健康管理、生物武器管制与生物战的预防)的形式综合起来,使它们更有效率更有成效的、广泛的、可全球共享的生物安全理论框架已成为必需。  相似文献   

10.
优秀自行车运动员营养补充的择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营养因素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择时营养提供实验依据,对8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的营养调控进行研究.测试部分血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以及运动现场运动能力的测试.实验后男子T、C和T/C增加了9.22%(P〈0.05)、2.73%(P〉0.05)和2.26%(P〉0.05);Hb下降9.74%(P〈0.05);BUN增加4.84%(P〉0.05)、CK下降40.61%(P〈0.05);血糖浓度增加16.14%(P〈0.05)、胰岛素水平升高19.23%.而女子T增加了52.80%(P〈0.05)、C减低27.06%(P〈0.05)、T/C增加105.26%(P〈0.05);Hb增加6.84%(P〈0.05);CK减低了48.19%(P〈0.05);血糖浓度增加15.60%(P〈0.05)、胰岛素水平升高20.09%(P〈0.05);不同程度提高了运动能力.结论:优秀自行车运动员择时营养补充可提高体能和促进体能恢复,对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运动后血生化指标、骨骼肌机能的快速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两种葡萄科植物籽油脂肪酸组成的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了葡萄科植物爬山虎和葡萄的籽油,使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测定了籽油的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2种籽油均含有6种脂肪酸,包括2种微量脂肪酸(C16:1,C16:1).主要脂肪酸成分为棕榈酸(C16:0),含量分别为9.82%,7.75%;硬脂酸(C18:0),3.41%,4.60%;油酸(C18:1),11.10%,18.63%;亚油酸(C18:2),74.61%,67.50%.籽油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占明显优势,此种脂肪酸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这两种葡萄科植物籽油均含有较高比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品质优良,可作为保健食用油开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发以来,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实验室日益受到重视,生物安全实验室在我国发展很快。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安全的涵义及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GB 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BSL-3实验室的建造要求及BSL-3实验室的分类,重点对可移动BSL-3实验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对7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描记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7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68例为脑电图异常,异常率87%。其中轻度异常脑电图36例(46.1%),中度异常22例(28.2%),重度异常10例(12.8%)。结论EEG作为一种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数据     
78.3%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2010年教师节专项调查”结果显示:78.3%的成年人已经跟老师没有联系,但在“最受尊重职业调查”里,教师受尊重程度(20.8%)仅次于科学家(44.8%)和公务员(35.7%),排在第三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脂与血压的相关性,了解血脂组分影响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方法整群抽样选取广西南宁市两个社区人群,随机选取1072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并运用Anova方差分析,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人群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值高于前期组和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在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及血压正常人群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LDL、HDL、TC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相关,TG与SBP(r=0.09)、DBP(r=0.11)相关,相关性较小;Spearman相关分析,TG与高血压相关(r=0.13)。③高TG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TG人群的1.55倍(OR95%CI:1.17~2.05),调整年龄、性别、超重、腹型肥胖等危险因素后,高TG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TG人群的1.39倍(95%CI:1.02~1.90)。结论高血压人群的血脂较血压正常人群高,血脂中仅TG与高血压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小;高TG是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的41名流浪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流浪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流浪儿童获得的三种社会支持源差异显著;(2)流浪儿童获得的朋友支持高于他人支持;(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三种社会支持源对自我意识的解释率为16.1%,其中他人支持对自我意识的预测力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贫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92例老年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缺铁性贫血32例(34.8%),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20例(21.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例(8.7%),肾性贫血7例(7.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5.4%),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4.3%),慢性病性贫血4例(4.3%),急性白血病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各2例(各占2.2%),多发性骨髓瘤3例(2.2%),混合性贫血5例(5.4%)。32例(34.8%)患者同时存在一种以上合并症,合并症中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8例及慢性支气管炎5例为主。结论老年贫血患者病因复杂,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高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162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19例高热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经过。结果162例患者中19例出现高热,发生率11.7%。体温在39.1℃~41.2℃之间,高热时间在术后1~15天,平均4.94±4.04天,持续3~14天,平均4±2.83天。19例尿液中均检出白细胞(+)~(++++),3例术中发现肾脏积脓;9例可见白色絮状物及尿液混浊;5例患者术后出血严重,经夹闭肾造瘘管止血后出现高热;2例通过输尿管导管冲洗肾盂,更换双J管及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后引流通畅,体温下降。未发生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重视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处理尿液外渗及出血,处理肾造瘘管及尿管的异常,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高热的患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的职业障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探讨了职业障碍因素的种类,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各种职业障碍因素;主观职业障碍因素、个性特质方面的职业障碍因素、职业环境方面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大学生突破职业障碍因素限制的对策;了解自我、正确定位,了解职业、明确方向,了解环境、突破障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LSI)普查大学生3558名,检测其心理障碍并拟合其应激模型。结果显示,10.7%有心理障碍,33%为亚健康状态;女生、农村籍、系多子女、低收入家庭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较高;严重障碍学生的显著症状为:自我问题,交往问题,情绪问题;挫折、变化、压力和自我强加等应激源和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等应激反应诱发大学生诸多心理障碍;UPI所测心理障碍和SLSI所拟应激模型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干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