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以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为观察指标,评估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20.14±40.29ml,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排气时间为3.20±0.89天,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96±2.11天,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患有急性胆囊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当中,腹腔镜切除治疗与常规的手术治疗相比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因患有急性胆囊炎而入院治疗的5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性质的治疗干预,腹腔镜组患者则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相关手术指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好于开腹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明显更少,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比对之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选择腹腔镜形式的手术治疗效果相对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来对卵巢囊肿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卵巢囊肿老年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行开腹手术,试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的费用、术后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人卵巢囊肿上,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有效等优点,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术式与传统开腹术在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老年胃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试验组28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治愈率、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无显著差别,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较开腹术对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手术时间少、恢复快、感染率低等优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胆石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的最佳选择。而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低下,基础病多,术后并发症多,增加了护理和手术工作的难度。因此老年胆囊结石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自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我科对72例70岁以上LC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裂孔疝患者腹腔镜外科治疗围手术期经验。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高龄食管裂孔疝腹腔镜手术患者76例,总结分析围手术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高龄食管裂孔疝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较宽泛,治疗效果明确,术后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高龄食管裂孔疝的有效手段,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围手术期的观察治疗对患者术后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对照组(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嗜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5分钟、15分钟时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也要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36%和28%,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4%和8%,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安全、见效快、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麻醉方法,值得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4例肝胆切除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血管瘤患者44例,胆囊结石患者36例,肝囊肿患者24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104例患者分为行腹腔镜手术60例为观察组以及行传统开腹手术44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肝胆手术的患者经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44例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取石术。选取所在医院同时期45例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高位胆管切口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复发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就诊质量,缩短治疗时间,为患者良好预后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手术期处理的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9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26.53%),围手术期死亡1例(2.04%)。结论老年人结肠癌有其特点,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治疗伴发的疾病,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胆道结石并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8例老年胆道结石并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与同期25例常规开腹胆道探查、取石、T 型管引流术(CCHTD 组)同类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术后各项恢复指标。结果微创组术后各项恢复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联合应用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对老年胆道结石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腹股沟嵌顿疝治疗的10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例)和对照组(n=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囊/阴唇血肿、尿潴留、伤口感染、腹腔脏器损伤、腹股沟神经损伤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有效提高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3例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总结体会。结果手术均获成功,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活动,对全身器官功能影响小。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分析3D-MAX补片在老年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斜疝14例,直疝8例,双侧斜疝2例,直疝+斜疝1例,双侧直疝+单侧股疝1例;均应用3D-MAX补片实施TAPP手术。结果全部26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7±21)min,平均放置补片时间(186±47)Secs,平均住院时间(8±3.7)d。术后均顺利恢复,随访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3D-MAX补片用于老年患者TAPP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同时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截石位体位在老年妇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头低足高截石位,对照组采用常规头低足高截石位,对两组患者术后的下肢疼痛麻木情况、肩部疼痛情况以及体位舒适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肩部疼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其中观察组术后48小时内共并发下肢疼痛者3例,肩部疼痛者6例,对照组并发下肢疼痛者10例,肩部疼痛者18例,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患者OPCQ中生理维度、心理维度以及总分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5)。结论通过改良腹腔镜截石位下肢抬高、外展以及头低的角度可有效改善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及肩部的疼痛情况,并对提高患者体位舒适度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心肺、脑等主要脏器功能低下,反应性和应激能力降低,手术危险性较一般人明显增大,术后并发症较一般人多.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的改进,绝大部分老年患者能顺利的通过手术关,但在术后顺利康复中,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CO_2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CO_2气腹压力为10~13mm Hg,对照组为14~16mm Hg,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应激反应状况。结果 CO_2气腹建立后30分钟,两组患者的HR,MAP,Pa CO_2,Cor,IL-6,CRP以及Glu等指标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低CO_2气腹压力可显著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微创术式治疗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普外科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胆道结石合并胆囊炎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各5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WBC,NEUT,ET,hs-CRP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来我院就诊并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的老年病患13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自愿及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69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成功率分别为98.53%与9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与14.4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6.9±8.6分钟、33.6±9.7ml和5.7±2.4天,对照组为70.2±10.1分钟、65.3±11.5ml和8.2±1.8天,分别比较各项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时间短,且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