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日,口服,治疗24周以上。结果治疗组服用阿德福韦酯24周后,HBVDNA阴转率为63.0%,ALT复常率为71.7%,Child-pugh积分下降3.7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7%,40%,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92例基层医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开展家庭指导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基层医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是一种进行性肝病,躯体症状明显,病程长,症状不易改善,预后差^[1],易导致心理障碍,如焦虑急躁,悲观失望,孤独愤懑,多疑敏感,角色适应不良等心理。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以患者为中心,以生理、心理、社会、家庭多层面的整体护理应运而生。评估每个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成为治疗和护理肝硬化患者的重要因素^[2]。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和饮食方面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及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血压控制平稳。  相似文献   

5.
医院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特点及个人健康行为,通过健康教育实现三级预防,促进身心康复[1].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房颤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得出: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F-36总评分及其相关的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心理干预治疗可改善慢性慢性房颤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健康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房颤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得出: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F-36总评分及其相关的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心理干预治疗可改善慢性慢性房颤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健康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的掌握程度。方法调查60例高血压病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常见的家庭护理问题,进行为期3个月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前后的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等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照顾者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等比培训前明显提高;本次培训照顾者均积极参加,并充分肯定了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论对照顾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家庭照顾者的护理知识水平和照顾技巧,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1 健康教育培训   1.1 入院教育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护士办理入院手续,由主班护士热情接待,热情服务,介绍了解入院须知,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病区简介图册,亲切地介绍主管大夫和责任护士,然后领患者到病房.……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886例,通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但干预患者的在院行为,而且强化了患者院外的依从行为,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是普及健康的科学知识,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对疾病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患者有权利享受这种护理服务,特别是老年患者。我科自2000年实施至今,在推行健康教育中,采取各种形式,使广大老年人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疾病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顺应了高质量的生存方式。现将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救中开展的必要性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8年收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8例,年龄在(60~84)岁,病程(1~20)年,同时伴有高血压30例,冠心病18例,脑梗死2例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护理。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未实施前。结论 护士在实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更加明确了服务理念,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既加强了自身素质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心理护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89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心理护理方法包括宣泄和认知治疗,干预前后使用蔡映云教授编制的"COPD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OPD患者生活质量各条目评分及生活质量条目均分无明显区别(P0.05),疗程结束后心理护理组COPD患者生活质量各条目评分及生活质量条目均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结果(P0.01或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对社会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所以他们会在积极向上与消极颓废等各种心理状态之间摇摆不定.这种动荡的心理状态,会进一步使大学生产生忧患意识.社会变革的速度越快,这种心理忧患意识就会越强烈.在社会转型时期,忧患意识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普遍存在和广受人们关注的心理问题.总结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可以假设: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抑郁呈正相关;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心理焦虑呈正相关;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心理抑郁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心理焦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学习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可以证明: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呈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心理资本分别调节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认为上述6项假设成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至10月我社区共培养50名家庭保健员,其中34名家庭保健员和家庭成员血糖异常,对此34名家庭保健员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经过10个月的培训指导,家庭成员血糖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手术前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性白内障(AC)住院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77例AC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健康教育针对患者最关心和迫切需解决的问题,采取口头讲解和发放资料等形式,进行相关内容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和出院前接受了"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估。结果两组入院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CLVQOL总体分相差不明显(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入院后,同时健康教育组患者治疗后CLVQOL各项指标得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0.01或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AC住院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适性对老年患者围胃镜检查期心理情绪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接受胃镜检查老年患者81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舒适性护理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胃镜检查常规护理,舒适性护理组另行舒适性护理,内容包括:胃镜检查前访视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胃镜检查舒适性操作和心理支持干预。胃镜检查前后评估他们的心理情绪指标( SCL-90量表)。结果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前SCL-90量表各类评分指标分布接近( P>0.05),胃镜检查后,舒适性护理组SCL-90量表各类评分指标均明显好于胃镜检查前及对照组同期结果( P<0.01,P<0.05)。结论舒适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后心理情绪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分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采用分期针刺.用临床疗效、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修订Barthel指数(MB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FMA、MBI、SAS、SD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提高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本人及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们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的探索,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随机抽取我院1个病区的4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入组对象,入组标准:①符合CCM  相似文献   

20.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便秘患病率为11.5%[1].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肠道运转延长,易造成便秘.同时,由于腹直肌、膈肌、肠平滑肌及盆底肌肉收缩无力,致排便困难.便秘使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经肠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直接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