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开展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的方法,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资料100例,统计1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各项检查结果、既往病史、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出现情况,为100例患者开展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总结应用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围手术期并发高血压15例,心力衰竭1例,尿路感染1例,高血压危象1例,压疮1例,肺部感染2例以及下肢静脉血栓1例,在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有效地风险评估,同时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100例患者全部安全度过手术期以及麻醉期,术后重症患者转移到内科继续治疗,剩余患者开展对症治疗,10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有效地风险评估以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胆石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的最佳选择。而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低下,基础病多,术后并发症多,增加了护理和手术工作的难度。因此老年胆囊结石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自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我科对72例70岁以上LC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56例70岁以上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胃癌患者具有男性多发、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术前并存疾病和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全组胃癌手术切除率为87·5%(49/56),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55·4%(31/56),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8%(15/56),病死率5·3%(3/56)。结论加强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7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合并2~4种或4种以上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9例(88.06%)。67例患者中仅有48例送检痰标本,痰培养阳性者36例(75%),其检出病原菌119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GNB)84株(70.39%),其中耐药菌49株(58.33%);革兰阳性球菌(GPC)24株(20.17%),其中耐药菌11株(45.83%),真菌9株(7.56%),厌氧菌2株(1.68%)。显性吸入性肺炎10例,发病次数≥2次者5例(50.00%),治愈4例,死亡6例;隐性吸入性肺炎62例,发病次数≥2次者50例(80.65%),治愈25例,好转34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多数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反复再发,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及耐药菌为主,显性吸入性肺炎病性重,死亡率高,应积极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方式及外科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24例,好转7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疾病多,手术风险大,应重视围术期处理,积极治疗伴发的内科疾病,提高手术耐受性,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才能提高治愈率和减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取的老年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施行妇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最短1.1小时,最长6小时,平均3.4小时。术后血糖10.11±2.79mmol/L,高于空腹血糖8.14±2.02mmol/L(P0.01);手术时间在2小时内者16例,术后血糖10.06±3.24mmol/L,手术时间在2小时以上者26例,术后血糖11.46±3.73mmol/L,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42例患者中仅2例因脂肪液化致伤口愈合不良(4.76%),予以局部消毒换药后延期愈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妇科患者,调整围手术期血糖相对稳定、控制感染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妇科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雌三醇外用加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对老年女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老年女性阴道炎患者使用雌三醇外用加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观察效果。结果老年阴道炎患者的42例治疗后治愈21例(50%),有效16例(38.10%),无效5例(11.90%),总有效率37例(88.10%)。结论雌三醇外用加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对老年女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好,值得基层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围术期膀胱功能训练改善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解放军第二○二医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97例,入选患者按来院时间随机分为训练组(49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我科宫颈癌围术期常规护理,训练组另行围术期膀胱功能训练,观察术后尿潴留表现相关指标。结果训练组发生尿潴留例数、尿潴留患病率、留置尿管天数及术后首次残余尿量各类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围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老年宫颈癌患者各类术后尿潴留表现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指标及围术期合并症影响。方法选择近期接受腹部手术患者的老年患者9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保温护理干预组(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护理保温干预包括:保证术中环境温度、注意外露部位的保暖、预防其他导致低温的因素、输入液体及冲洗体腔液体应预热、手术以外部位保暖。结果干预组的鼻咽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率、收缩比、平均拔管时间、平均清醒时间、寒战和躁动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保温护理可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苏醒及生命体征指标,围术期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42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最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4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采用振动排痰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痊愈患者15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痊愈患者12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82.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2%)与对照组(26.08%)相比明显较低,细菌清除率高,两组临床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振动排痰联合药物的方法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CBP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4例晚期老年肺癌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治疗2~3周期,按照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34例中CR0例,PR14例,NC12例,PD6例,总有效率(RR)为41.18%(14/34);初治组RR为57.14%(3/7);复治组RR为40.74%(11/27)。两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老年肺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年龄≥60岁的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并对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最多(85例,66.41%),其次为有吸烟史(60例,46.88%)和合并糖尿病(33例,25.00%)。男性组吸烟人数显著多于女性组(P〈0.05)。女性组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60~69岁组中有吸烟史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且60~69岁组患者的BMI显著大于80岁及以上组(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0.63%)显著多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37%)(P〈0.05)。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治疗手段无显著差异。60~69岁组中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结论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是老年AMI最主要危险因素,应戒烟并合理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应提高PCI和溶栓在老年AMI患者中的治疗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所致老年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均检出MRSA阳性)感染所致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肺炎25例,应用利奈唑胺治疗10~14天。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应用11.21±2.65天,有效病例症状于4.7±1.8天缓解,体征7.1±2.9天好转。有效率88%,细菌清除率88%,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治疗G+菌耐经菌株感染的老年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适宜的临床液体治疗方案。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或盆腔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60min内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10ml/kg,B组60min内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15ml/kg,C组60min内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20ml/kg。所有患者输液20min开始硬膜外给药,麻醉平面上界控制在T10~T12,研究结束后方可手术。记录输液前及输液60min内每隔5分钟的心率及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CVP)及血红蛋白(Hb)浓度的数值。结果3组患者在输注复方乳酸钠后血液稀释度均有所变化(P〈0.05)。与A组相比,C组T45后的血液稀释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CVP较基础值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组的输液方案比较适宜,能更好地预防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高龄老年心衰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左西孟旦+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测定NT-pro BNP,SV,LVEF等指标,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左西孟旦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左西孟旦治疗在降低NT-pro BNP,改善SV,LVEF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食欲不振、头昏。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7年1275入院并明确诊断为ACS的患者53例,行PCI术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按照年龄≥65岁和〈65岁将其分为老年组25例和非老年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及凝血指标的改变与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期间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均可减轻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LDH、CK—MB、cTn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高于非老年组的趋势,但两组间的安全谱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I术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并不明显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心源性急性肺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0例老年心源性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加BiPAP面罩ST-D-30呼吸机正压通气,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加鼻导管吸氧。结果 治疗组无创面罩通气后,19例在30min~2小时症状好转,呼吸减慢,心率下降,PaO2上升,PaCO2下降,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在相应时间内仅14例好转,治疗总有效率7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BiPAP治疗老年心源性急性肺水肿效果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观察瑞舒伐他汀对UAP患者血脂、炎性反应、心脏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UAP患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脂、血清hs—CRP、HCY及NT—proBNP水平,及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清TC、TG、LDL—C、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前两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舌,观察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1)。(④观察组的显效簪、有效率和总有效率(36.9%,49.3%,8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5%,33.3%,52.8%)(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UAP患者炎性反应、血脂及HCY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血脂及血压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128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监测CAIMT值、血压及血脂,CAIMT值的测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据CAIMT值分组后采用常规及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①128例EH患者中79例CAIMT值〉1.0mm(61.72%)为内膜增厚。②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CAIMT增厚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血脂水平变化有显著性(P〈0.01),CAIMT值显著降低(P〈0.01);常规治疗的CAIMT非增厚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CAIMT值显著升高(P〈0.01)。③瑞舒伐他汀治疗的CAIMT增厚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3.4%,93.7%)均显著高于CAIMT非增厚组(47.0%,65.4%)(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改善EH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来改善或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45例平均年龄83岁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尿肌酐(Ucr),β2微球蛋白(β2-MG),推算肌酐清除率(Ccr),比较两组患者Bun、Scr、Ccr、CysC、β2-MG,两组各检验方法阳性率结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Bun、Scr、Ccr、CysC、β2-MG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糖尿病组,CysC法阳性率为55.5%,Ccr法阳性率为86.7%,β2-MG法为60%(P〈0.001),CysC法与β2-MG法阳性率接近。CysC与Scr、Ccr、β2-MG的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能够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变化,对其早期的诊断有意义,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