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方法(MNA)在评估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89例,应用MNA评定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存在营养风险者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比较营养支持前1天、营养支持第4周及第8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心功能情况。结果89例患者中存在或有潜在营养风险的占85.3%;给予营养支持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应用MN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筛查准确、安全、有效,采取肠内外营养护理营养风险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微型营养评估表(MNA)、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对某医院老年医学科新入院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以明确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现状和营养筛查工具的适用性,为基层医院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证据。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方法,收集患者一般信息,使用NRS2002、MNA、MNA-SF对老年医学科新入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收集患者血生化检验等指标,分析评分结果。结果 (1)使用NRS2002、MNA、MNA-SF评估170例老年患者,有营养风险或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分别为61例(35.9%)、75例(44.1%)、80例(47.1%)。MNA评价结果与NRS 2002和MNA-SF基本一致,Kappa值分别为0.611和0.763(P0.001)。(2)以MNA评分结果为标准,绘制NRS2002、MNA-SF的ROC曲线,AUC(Area Under ROC Curve)分别为0.799和0.885,灵敏度分别为0.905和0.863,特异性分别为0.693和0.907,Youden指数分别为0.598和0.807。结论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入院时约一半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MNA和MNA-SF均可用于内科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肝硬化患者使用营养干预的恢复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110例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11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住院治疗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住院治疗措施下加施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情况等。结果经t检验,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试验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显著下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明显下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干预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肝硬化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显著,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鼻饲与非鼻饲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我院老年医学科105例长期住院(住院时间≥6个月)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其中非鼻饲患者63例,鼻饲患者42例,选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记录患者的相关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骨钙素、维生素D、钙、铁、锌。结果 (1)105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5.24%,44.76%的患者无营养风险,其中鼻饲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非鼻饲患者(P0.05)。(2)105例患者的BMI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2.85%,且鼻饲组高于非鼻饲组(P0.05)。(3)非鼻饲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鼻饲组(P0.01和P0.05)。(4)鼻饲组的骨钙素水平高于非鼻饲组(P0.05),非鼻饲组铁含量较鼻饲组高(P0.01),其他营养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非鼻饲饮食的营养状况优于鼻饲饮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微型营养评估表在长期卧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营养不良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长期卧床心血管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价,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居住地区以及不同疾病类型的评估结果,以及营养不良风险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112例,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在7~30分,平均得分为(20.12±5.15)分,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16.96%(19/112),营养不良风险的总发生率为34.82%(39/112),营养状况良好者为48.21%(54/112)。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女性比男性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患者比低龄患者评分较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者比城镇患者评分较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患者的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利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能够对长期卧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还可筛查早期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患有胃癌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经过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含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巨大的帮助,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60例,实施术前期肠内营养支持30例为A组,同期30例未进行术前肠内营养支持的同类患者为B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进行判断和测定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术后各项营养指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A组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A组与B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术前准备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临床疗效显著,能增加手术耐受能力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胃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浆蛋白及血浆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可有效促进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的改善,有助于提高蛋白质合成,降低机体消耗,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鼻饲法(对照组)与改良鼻饲法(试验组)进行老年危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支持,对并发症比较。试验组采用能全力营养素接输血管持续滴注方法鼻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鼻饲(营养液同试验组),比较两组鼻饲后胃肠道并发症(呕吐和返流、误吸、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便秘)发生率。结果鼻饲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能全力营养素液持续滴注鼻饲法可安全用于老年危重症患者,且对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营养状态和改善预后有显著临床意义,能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恒温与加温输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肠内营养液温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基于肠内营养支持恒温输注的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加温输注的2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两组肠内营养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肠内营养暂停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显效率为76.00%,比对照组48.00%的显效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比对照组36.00%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3天肠内营养暂停次数、7天肠内营养暂停次数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临床给予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加温输注能够有效提高营养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减少肠内营养治疗暂停次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衰营养状况,探讨心衰合并营养不良的机制。方法对30例老年人充血性心衰和25例无心衰的老年对照组营养状况的多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老年心衰恶病质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心衰恶病质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支气管肺癌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临床分析,重点分析其易患因素.方法 对189例支气管肺癌老年患者进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包括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并对病程、住院时间、是否使用广谱抗生素、侵袭性操作、使用糖皮质激素等项目进行易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189例支气管肺癌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2例,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细菌培养以G-杆菌和G+球菌最多见.病程长、化疗的次数多、住院时间久、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侵袭性操作均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结论 针对支气管肺癌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7年1275入院并明确诊断为ACS的患者53例,行PCI术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按照年龄≥65岁和〈65岁将其分为老年组25例和非老年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及凝血指标的改变与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期间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均可减轻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LDH、CK—MB、cTn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高于非老年组的趋势,但两组间的安全谱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I术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并不明显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脂肪肝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监测GMP140表达水平;脂肪肝的诊断采用B超诊断。结果64例老年脂肪肝患者GMP140表达水平为(4.20±1.42)%,而对照NGMP140表达水平仅为(2.37±1.70)%,说明老年脂肪肝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脂肪肝患者血小板活性明显增加。减少脂肪肝的发生率、降低血小板活化水平,有助于降低和改善心脑血管疾患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某综合性医院城镇老年患者住院费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目前医疗保险制度对城镇老年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建立合理的费用支付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4月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观察其费用构成比例。结果:老年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尤其是非医保患者,而高龄患者与其他老年患者相比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下降。结论:建立老年医疗援助制度,缓解老年人的就医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研究清楚表明,吸烟使老年人患痴呆的风险增加,由此引发了对被动吸烟与认知障碍或老年期痴呆关系的研究,但目前研究尚少,且结果不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归纳被动吸烟暴露评价与老年期痴呆筛查和诊断的方法,梳理被动吸烟与认知障碍或老年期痴呆之间的关系,为控烟运动的开展及老年期痴呆的预防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手术期处理的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9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26.53%),围手术期死亡1例(2.04%)。结论老年人结肠癌有其特点,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治疗伴发的疾病,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评价40(排)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于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老年可疑冠心病患者行40-MSCT冠状动脉CTA检查后,利用心电图门控期相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曲面成像、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方法对所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进行重建,统计可供临床评价的管径〉1.5mm。冠状动脉段,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作对照,对比分析其诊断各类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40例患者共分析血管节段364个,较SCA显示率为93.8%。40层(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总体判断敏感性为91.0%,特异性为85.6%,阳性预测值为82.6%,阴性预测值为92.7%,准确性87.9%,其中以阴性预测值最高。结论40-MSCT冠状动脉CTA可获得较好的图象质量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是一种无创、可靠、有效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可作为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筛查的非创伤性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随着社会的变迁,精神赡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物质供养而日趋重要的问题。精神赡养同时满足了年轻人的道德需求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精神赡养”范畴的把握应从人格尊重、成就安心和情感慰藉三个维度来展开,换言之,全方位的精神赡养必须同时满足老年人的自尊需求、期待需求和亲情需求。从传统孝道到精神赡养的演变路径是:从“老人本位”到“代际平等”,从“单一满足情感需求”到“兼顾激发生命潜能”。积极的精神赡养包含了晚辈精神上的自足和祖辈精神上的自强。  相似文献   

20.
在家庭化迁移背景下,家庭再嵌入正在成为随迁老人及其家庭面临的重大问题与现实挑战。成功的家庭再嵌入不仅有利于随迁老人顺利市民化,而且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随迁老人家庭再嵌入的动力在于:贫困倒逼、创造美好生活与正哺延续。随迁老人家庭再嵌入的现实张力来自生活模式的碰撞、日常的生活博弈以及刚性约束的打破。通过考察随迁老人家庭再嵌入的动力与张力可以发现,随迁老人责任日益核心化,但在家庭中的地位却呈现边缘化。解决好农村随迁老人家庭再嵌入,首先应积极营造随迁老人贡献的正面宣传;其次要积极构建家庭内部的民主机制;最后要构建专业化支持体系,帮助随迁老人顺利融入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