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是我国多元文化产生发展的加速时期。我国的多种文化形态大体上呈现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态势,多元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相渗透。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的人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传媒和受众主客体因素交互作用影响下,传媒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需要对文化的历史流变、现实嬗变与未来趋向有理性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上每一次技术进步,在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同样,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既给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多元文化并存、阅读、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正面影响,又带来了人类伦理道德的缺失、生存的压力、信息污染及泛滥、造成民族文化衰落、人类退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科学咨询》2006,(5):21-23
人类社会上每一次技术进步,在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同样,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既给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多元文化并存、阅读、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正面影响,又带来了人类伦理道德的缺失、生存的压力、信息污染及泛滥、造成民族文化衰落、人类退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一、网络问责的负面效应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生态,网络声音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舆论来源。与此相适应,作为行政问责中异体问责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问责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问责亦不例外。一方面,网络问责促进了我国行政问责文化和责任行政理念的形成,推动了行政问责制度化的进程,壮大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风尚好坏乃至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多元文化冲突一方面有利于青少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一方面也在改变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青少年公德教育,必须坚持和而不同、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不断充实教育内容,完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鹿青 《经营管理者》2013,(27):174-174
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经济生活中的文化与物质生产日益呈现出相互促进的态势。因此,企业文化则是一个企业不断迈向成功的必要选择。企业文化是经营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的宣言,是企业实现持续经营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荆门市掇刀区于2001年建立行政区,是荆门市重点建设发展的新城区,是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区。我区深入挖掘社会文化资源,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8.
人类生活现在的各个空间无不弥漫着广告的气息,广告已经成为社会的必需品,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某种产品想推销出去,最终达到消费者手中,不做广告恐怕是很难做到了。因此,广告对于促进需求,引导消费,活跃市场经济是功不可没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以促销为目标的广告因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而片面的强调消费和物欲享受,对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广告是一种文化,具有文化的功能,它对人们的思想、品质、生活方式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社会意识形态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广告也是一种说服的艺术,具有说服的特性。广告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利用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意识和观念去进行劝说与诱导活动,促使人们形成新的意识和观念。广告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所特有的现象,它产生于社会实践,又被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它涉及到善恶是非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要比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广泛得多。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以来,芜湖市大力实施"三产兴市"战略,重点抓住"加怏培育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旅游"五大现代服务业,强力推进配套设施建没,加怏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推进服务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服务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主要成效和特点目前,芜湖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儿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理念之后,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旨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社区建设与体制改革浪潮。但边缘与主流、个体与群体、异质与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和意识冲突,增加了政府推进基层治理的难度。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基础平台,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基层政府要着力加强社区认同建设,通过文化认同,在基层多元治理网络中发挥其价值引导、规范约束、组织动员等功能,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相似文献   

11.
郭鉴 《决策探索》2007,(6):86-87
一、地方产业文化认知的定义 文化认知是指社会成员经由文化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对于文化活动的目标与价值内化于个人心中的现象.它不但能体会文化活动与个人生活的关系,而且自然而然发生良好的情感与认知,而成为个人人格的一部分.由于现代社会文化互动交流多元而频繁,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也遭受冲击,文化认知过程不再是稳定的形成.相反的,展开于更多元的形式与层次,并且在每一次具体互动中产生更多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形成共生性的多元主体联动态势,实现政府、企业、非营利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良性互动格局,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盐城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成功之路,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加快构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开放多元的供给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的群众参与机制、文化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等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地方治理结构呈现出一种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的新态势。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在政府与社会关系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机制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地方协调联动的治理结构,政府要主动向社会"放权"并  相似文献   

14.
王洪树、张明在《协商合作:多元政治冲突的民主消融方式探索》一文中分析指出,当今世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相关社会利益和阶层日趋分化,多元并存的社会力量都力图通过政治途径来维护和增益自我利益与价值,这就使得政治冲突成为多元民主社会当中的一个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5.
基层治理是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随着社会要素日益活跃、社会结构深刻分化、利益追求呈现多元和思想意识纷繁驳杂,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基层治理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式的治理形态,即一体多元化:自然人文多态、规模大小不一、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多样、运行机制相异。面对日益分化多元的基层治理形态,如何进行有效整合和规制,增强基层治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十分迫切的任务。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基层治理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取向应体现出多元一体化的意蕴:权力来源的法理型合法性、权力配置的合理性、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和透明性、体现责任性和回应性、凸显治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儒家学说主张人在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过程中,"小我"和"大我"完美结合,个人应运用自己的行为能力影响、感染社会环境和社会风俗,由"修身"转变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现代大学作为"知识工业基地"和"文化良知港湾"的社会功能和发展目标不谋而合。大学校园多元文化现象急需一种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整合。而儒家学说就是一剂有效的文化"良方"。儒家注重社会风气和道德伦理培养的思想和学说,永远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学习、理解与尊重。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结构是由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公益组织三大板块组成的。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积极培育参与文化发展的多元主体,形成相关政府部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公益文化机构共同参与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优化文化领域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8.
伴随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审美文化从一元分化到多元,经历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相互渗透,逐渐融合的过程,其世俗化趋势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发展滞后是当前状况,今后将呈现出何种态势?受发展阶段、中国体育产业需求特点和相关供给要素的共同影响,体育需求快速增长,体育供给动力强劲。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体育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成为支柱产业,为国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与快乐服务,并在全球竞争中有出色表现。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和开放力度,同时加强监管与引导。体育还有更多方面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要在发展中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段宽 《决策探索》2015,(3):52-53
企业文化传播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其中,企业文化外传播具有建立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的功能,包括产品传播和媒介传播。产品传播是指企业以畅销产品为主流载体,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的过程中认同企业文化,并由此使企业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媒介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企业文化,最常用的对外媒介传播手段是广告。在现代企业活动中,营销手段花样迭出,其中尤以广告最受企业青睐。广告的内容不断创新,投放平台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