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权利内在逻辑上交叉重叠,使得在义务不确定、权利边界模糊之处易发生权利冲突,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体应有权利与国家政治权力的冲突、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因此,要以不危及政治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不损害社会公正、不影响社会协调等导向确定权利边界,并将权利冲突控制并衡平在合法、合理、适当的边界内。  相似文献   

2.
论法律中的利益衡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法律关系其实就是利益关系,法律则是调整利益关系和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由于利益冲突的普遍性,利益衡平便成为法律中的一个根本性和基础性的问题,法律实质上就是对相互冲突的利益,通过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理性权衡,以及对权利人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的综合协调,在衡平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和权衡安排。  相似文献   

3.
论权利冲突及其配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对传统的权利承认→保护→实现理论进行反思后认为:权利具有冲突性,因此其能否真正为其主体所实现并不在于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而在于行政、司法机关的配置。文章指出,对冲突权利进行配置时应遵循基本权利优先于非基本权利原则、利益衡量原则、衡平原则和公平限制原则。最后,文章就对冲突权利有权配置的主体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议权利冲突的实质及其解决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冲突在实践中是大量存在的,本文主要从分析权利和权利冲突的实质入手,阐明权利冲突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冲突,认为解决冲突的途径有二:立法和利益衡量。而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和宏观性。难以对发生的每一权利冲突做出规定,因而很多时候要依靠利益衡量的方法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5.
邻避冲突是围绕生活环境而争取权利和利益的社区实践和环境运动。这一冲突过程生成的环境权利维护与公民责任外推的道德困境、重利益诉求轻环保理念的转型难题以及生活环境与社会发展的优先性问题,既构成“邻避冲突”权利困境的三个维度和邻避冲突双方三种差异化理念,也为治理“邻避冲突”提供了可能。而走出“邻避冲突”及其权利困境,需要在融合“邻避冲突”双方理念的基础上达成三种实践转向,即环境权利与公民义务平衡、利益诉求与环保理念同构、社会发展与生活环境共进。  相似文献   

6.
论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以权利冲突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冲突的实质是社会主体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利益的冲突。而现行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立法与司法实践采取的是“非黑即白”的禁令救济方式,这忽视了冲突的利益协调,有悖于效益原则,不利于纠纷的根本解决。因此,应引入补偿法则,由善意一方对对方利益予以补偿,实现冲突权利的共存,寻求权利的调和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协调知识产权权利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前的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存在权利救济情形过少、权利行使主体单一、权利行使方式不当的现实困境。这一困境是基于立法者忽视执行和解协议天生具备的私法属性,采取债权人中心主义与效率价值优先理念违背了利益衡量理念和多元价值衡平思维。为完善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在理念上,应以比例原则与效率与公正衡平原则指导制度安排和司法适用。在具体规则上,应修正将执行和解协议与民事合同完全等同的制度设计:在权利救济情形层面,划定除显失公平外的所有实体法效力瑕疵为权利救济情形;在权利行使主体层面,根据实体法效力瑕疵类型重新界分权利行使主体;在权利行使方式层面,增设执行完毕后当事人权利实现的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8.
权利冲突问题在国内法上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在国际法上权利冲突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资源的有限性、各国际法主体都为自己的利益提出主张以及法律对权利边界规定的不清晰是造成冲突存在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冲突,不但应当考虑应对国内法上的权利冲突时常用到的立法和司法的方式,国际法上别具特色的协商、调解等平衡各方利益的法律以外的方式有时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健康权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冲突为分析国际法上的权利冲突提供了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权利冲突的实质是社会主体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利益的冲突。而现行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立法与司法实践采取的是“非黑即白”的禁令救济方式,这忽视了冲突的利益协调,有悖于效益原则,不利于纠纷的根本解决。因此,应引入补偿法则,由善意一方对对方利益予以补偿,实现冲突权利的共存,寻求权利的调和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协调知识产权权利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竞业禁止保护的利益是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公共利益和雇主的商业秘密权。法益冲突主要表现为平等就业权与商业秘密权的博弈和商业秘密权与公共利益以及平等就业权之间的相互冲突。其衡平原则主要包括:第一,基本生存权优位原则;第二,利益平衡原则;第三,合理限制原则;第四,限制权利负面外部效应原则;第五,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11.
权利滥用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止权利滥用在现代民法乃至整个法律制度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权利滥用是指权利的行使超出了社会所能允许的范围。权利滥用应予禁止。在权利界限范围内的权利行使也可能构成权利滥用。权利滥用与权利冲突的表现不同,它是权利与利益的冲突。侵权行为和权利滥用是个交集。  相似文献   

12.
数字环境下,网络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大,版权保护的难度也随之加大。鉴于此,版权法赋予版权人技术措施权,以强化对其利益的保护。然而,技术措施是“全有或全无”的工具,技术措施的采用,将使社会公众的权利受到限制或剥夺,由此引发诸多的冲突。因此,如何平衡版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现代版权法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3.
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劳动者权利保障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在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和法律时,既要强调倾斜保护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又要重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辞职是解决劳动冲突的一种有效形式,预告辞职权是劳动权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内容。辞职权作为劳动者权利的一种体现,已经成为基本人权的组成部分。该项权利的行使由劳动者通过提前预警来积极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失衡的劳动关系,矫正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能够保障劳动者获得充分的择业自由,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但是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为防止预告辞职权的滥用还需要对劳动者预告辞职权做出合理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从利益冲突透析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以及经济资源和物质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群体之间矛盾激化、冲突频发。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利益均衡打破,利益表达受阻,利益诉求遭遇体制性迟钝,制度化参与空间受挤压。由此造成的非制度化参与的利益表达行为不断衍生,群体性事件时而发生。要消解利益冲突,搭建一个平等的利益博弈平台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根本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各国的反垄断法中几乎都有对外贸易豁免的规定,这类规则本身存在着逻辑冲突、价值冲突和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带来了许多理论和现实的难题。对此,立法的灵活性扣法律规则的不确定性是克服这些冲突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政府的道德化中防止社会冲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般说来 ,社会冲突是根源于一个社会的利益矛盾的 ,对社会冲突的控制需要依据法律制度来进行 ,需要通过法律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来防止社会冲突的加剧。我国当前存在的社会冲突无疑有着制度性的、结构性的原因 ,但绝大多数社会冲突则主要是由于腐败所引起的或由于腐败所诱发的。存在于政府外的社会冲突是由于政府中的腐败所诱发的 ,而存在于政府间的和政府与社会的冲突则是直接由腐败所引起的。在我国控制社会冲突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反腐败的问题 ,是一个政府道德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治理和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治理和防止利益冲突问题的实践,一直在三个层面同时展开。这三个层面分别是公共机构、公职人员及其亲友。随着中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国将对利益冲突问题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并与国际社会进行信息沟通与知识交流。  相似文献   

18.
从一定意义而言,社会学致立于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研究,早期坚持冲突论的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秩序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社会行动者在相互利益冲突、角色冲突基础上通过相互博弈而形成的.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卡尔·马克思(Karl·Marx)、齐美尔(Sim-mel)、马克斯·韦伯(Marx·Weber)、达伦道夫(Dahrendorf)等西方社会学家有关冲突理论的主要思想,对现实社会冲突的理论与现实剖析,阐述了冲突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2010-2012年发生在长三角的公共冲突事件为例,运用案例比较分析方法,对公众参与和公共冲突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公共冲突事件起因多与公众的经济权益受损相关,作为中间变量,社会公众往往以非制度化参与致使冲突升级为"威胁","迫使"上级政府出面协调各方利益并终止公共冲突。分析表明:赋予并落实公众公共事务参与权利,有助于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公共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术同行评议是一种涉及价值判断的评价活动,是对某项学术工作的水平或重要性的鉴定。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大学学术同行评议形成了一种嵌套式的委托代理关系结构。同行评议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博弈模型表明,评审管理机构与评议专家很有可能因各自私人利益产生冲突。大学学术同行评议利益冲突的产生,源于委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以及契约不完备。因此,增加信息成本以防范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注重职业伦理的"软"约束力作用及建立以奖惩机制为基础的同行评议反评估制度是防范利益冲突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