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和亲政策是唐王朝治理边疆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其影响之下,边疆民族与唐朝统治下的中原汉族形成了双向的文化认同,且边疆民族对唐王朝的国家认同也在逐渐加深。两种认同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既存在统一又相互矛盾,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淡化民了族间的差异与隔阂,推动了民族同化;加速了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增进了民族情感;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卫发智 《国际公关》2023,(22):55-57
文化认同是一个具备现代性价值的哲学问题,也是全球化进程中各个民族与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新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文化认同建设重要性不断提升,必须坚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构建,全面助推中国文化认同建设。  相似文献   

3.
4.
青年是构建未来两岸关系的重要参与者,推动两岸青年深入交流,对于增进两岸共识,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构建“命运共同体”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文化认同内涵及外延的分析,结合目前两岸青年交流工作的现状,分析两岸交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文化认同视域下加强两岸青年交流的路径。未来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以构建两岸青年“共同体验”为重点,注重交流后续跟踪反馈,着力开发推广两岸青年互联网新媒体交流平台,有效强化两岸青年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历史现象,其实质就是以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的文化空间单位来巩固或瓦解被一定文化所濡养的政治实体,因此需要加以认真地区别对待。与文化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相蒂,民族文化认同历时态地孕育衍生出不同的形式及其特征。作为一个深生态阈的学理问题,民族文化认同的真正根源在于现代性的发微。在关系论视域中,作为文化现代化的实践理性的民族文化认同,契合的是中西文化各自文明合法化的必然性;作为形式上与民族文化认同相悖或伦理价值上与现代性一致的文化全球化,整合的是中西文化彼此承认及其更高层次上和解的可能性;而作为文化现代化的理论理性及其深层发生机理的现代性,却扮演沟通和圆融二者的角色。当代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必须在理论承诺中开出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方法论原则并进一步勾画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6.
微博对手机媒体移动性与网络全球化两个特征的深化,使个体对信息的变动更为敏感,作为个人信息交往的一种方式正快速影响、改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构建新的文化知觉。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形象传播面临着"政治权利话语方式"与微博"大众日常话语方式"的冲突,要积极利用微博"正能量"传播政府形象,则需首要厘清两种话语方式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微博构建的网络文化本身探源,为地方政府形象的微博传播找寻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化认同是诸多认同形式之一种,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文化认同成为问题并受到普遍关注是在现代性及其全球化的展开以及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后出现的。当今,解决文化认同危机的根本方法是,立足马克思,对现代性及其全球化重新进行批判性反思,根本途径是回到传统,向现代敞开。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主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网络语言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语言变体,是当前网络文化的表征,它折射出大学生作为主要使用群体的文化价值认同困境,这种困境从认知、情感、行为上体现出来。破解这种困境需从确立文化身份,获取文化认知,树立文化意识,提高行为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个体认同路径;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构建社会认同路径;从构建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网络话语、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两套体系强化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文化统战是近些年来重新兴起的统战概念,高校是知识分子的汇聚地,也是统战对象相对集中的地方,具有文化统战工作的先天优势和资源优势。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统战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文化统战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健全工作体制;开展人文教化,强化统战理念;激活相关社团,加强联谊联情;利用网络信息加强高校文化统战;挖掘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大力拓展统战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译者作为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探究译者的文化认同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文化身份理论系统分析了译者文化身份、译者主体性和文化认同构建的关系,结合后殖民主义理论阐述了目前译者文化认同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译者构建文化认同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精华性的东西,这些是我们今天从事文化统战工作的宝贵资源。以人为本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以人为本在传统文化中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仁爱、和谐等内容。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的文化统战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大视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是我们从事文化统战的关键;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和谐理念是我们的文化统战工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统战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坚强的人本观.统战工作要树立解放全人类的人本现,这是人本观的最高境界;要树立人才强国战略人本观,团结、凝聚各类高级人才;树立和而不同人本观,将广泛的大团结和广泛的民主结合起来;树立交友人本观,真诚待人,维护同盟者利益,为其排忧解难.如此,我们的统一战线将更加巩固.从而为我们国家的统一、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的胜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透视语言与"文化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透视语言与文化身份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在文化身份的建构和维护中起重要作用,"文化身份"是语言的管轨,同时具有多义性和复杂性.在当今多元文化全球性互动时代,如何正确地看待不同文化身份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冲突,这对不同文化的个体身份确认和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维护和巩固各自的"文化身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底色",它积淀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中。中华文化也是统一战线的"文化营养"。以中华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作用,应是目前统战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高校网络统战工作形成的基本共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00年前,武昌首义爆发,革命党人运用统一战线这一强大的法宝,推举清军高级将领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都督。而爱国忧民,又屡受新思潮冲击的黎元洪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也不自觉的运用了统一战线的策略,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及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独特优势,提出了统一战线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对现实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动力与财富的载体是知识,而知识的载体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将成为主宰社会经济的主流与骨干,从而也将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与主导.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帮助民主党派在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及加强高校知识分子中有代表性有影响人物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当前"群众"主体多元的现实以及"群众"群体分层中呈现的多样化和知识性等特征加强的趋势,表明"群众"群体已趋向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主体特征相一致。过去统战工作作为特殊的群众工作,是就其对象的特殊性而言的,即其所做的群众工作是针对与普通群众相对应的精英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可当下"群众"群体新出现的一系列特征,逐渐弥合了过去普通群众与特殊"群众"的区分,其实质是"特殊"群众的数量越来越扩大,统战工作的面空前地拓宽。统一战线在历史上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和有效性,因此把群众工作纳入统一战线工作在当今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统战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新媒体为高校统战部加强同党外代表人士的沟通交流及创新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渠道;另一方面新媒体加大了统战工作的难度,考验着广大统战干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