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建立于1952年1月25日,地处海南岛的中南部.全州辖八县一镇四十六个国营农垦场,总面积为1.74万平方公里,占海南岛总面积的一半稍多.全州居住着黎、苗、汉、回、壮等民族,共190.9万人,其中黎族74.7万人,占全国黎族人口总数的90%以上.苗族2.2万多人.州府设在通什(读"杂")镇.  相似文献   

2.
黎语的历史与未来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百年来,黎语在历史上曾是海南岛的强势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语的发展达到了全盛时期,但自20世纪50年代末到"文化大革命"期间,黎语逐渐走下坡路,至今已经显现全面萎缩和削弱趋势.本文从黎语系属、黎语方言、黎语汉语借词等方面进行阐述和介绍,探索黎语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揭示黎语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冼夫人崇拜和妈祖信仰非常普遍,是海南娘嬷信仰的代表.但寻根溯源,两者在信仰习俗及祠庙分布、神灵的起源和来源、历代赐额封号的要旨、神职功能的特点及其演变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较两者异同,可从中探求两大崇拜的文化蕴涵与海南岛民间信仰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要致富,去砍树”,这似乎是中国的老传统.结果,愈砍黄河愈黄,黄土高原愈砍愈是沟壑纵横.这种“砍势”,至今还没有减弱.前些年,西双版纳在呻吟,而今海南岛也告急.据有关资料统计,海南岛1800万亩天然林,已毁75%以上;热带雨林消失65%;原始森林损失几近2/3;少数民族聚居的五指山地区,林地减少250万亩;沿海防护林1987年还有75万亩,第二年只剩65万亩,一年减少10万亩,速度不可谓不快.照此下去,海南岛有可能由郁郁苍苍、充  相似文献   

5.
英勇顽强在广东海南岛的五指山中,传颂着红色少年刘信文和反革命分子英勇搏斗的故事…刘信文是海南岛东方县天安公社天安小学六年级黎族学生、少先队的大队长.去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午,信文放学回家,走在半路上,只见民兵连长匆忙地从山上跑下来.连长气呼呼地告诉他:在红土山上发现有反革命活动,得回村召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南部的穆斯林小村落在本世纪初叶和中叶曾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然而对于海南岛穆斯林墓地的关注则是近年来的事。1978年,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岛文管会的考古人员在海南岛南部陵水县土福湾村西2公里蕃岭坡东麓土名送路的海滩上发掘出了3块雕刻着阿拉伯文的穆斯林墓碑。其中两块现存陵水县博物馆(11、14号碑),另一块存放于广东省博物馆(17号碑)。 1982年,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岛文管会联合组成的一支考古队除对送路墓地进行发掘,还  相似文献   

7.
元代海南"黎兵万户府"始置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勃 《民族研究》2004,(2):56-62
元代在海南岛设立"黎兵万户府",作为全岛最高军事机构.但其始置年代,因<元史>及现存诸旧志皆无明确记载,以致众说纷纭或说元统二年(1334),或说至元三十年(1293),或说至元二十八年.现依据大量史实深入考证,认为其始置年代,应当在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之后、至元二十四年之前.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回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海南岛地处南海之中,北接大陆,南邻太平洋岛屿诸国,跟大陆最近处仅18海淫,在古代海运条件下,至越南中部东海岸,顺风一日即可抵达①。海南岛海岸的商埠、港口是阿拉伯蕃船驶入中国大陆,以及我国海舶往南洋必经之停泊点,大批阿拉伯、南亚、东南亚穆斯林,以及大陆回民从西汉至明初曾先后落籍海南岛,在开发海岛中作出了贡献。海南岛回族的来源海南岛回族由三部分群体组成:(一)以波斯、阿拉伯人为主体的外籍穆斯林(俗称“蕃人”、“番人”);(二)信奉伊斯兰教的越南占城地区的土著居民——占族;(三)大陆的回族及其后裔。外籍穆斯林落籍海南岛主要有如下原因:(一)蕃舶,番人遭遇抢劫,落籍海南。  相似文献   

9.
闲话槟榔     
正槟榔是一种热带植物,树高十余丈,果实呈椭圆形,颜色橙红,可作食用。产于东南亚一带,我国海南岛亦有种植。晋人嵇含笔下的槟榔树,则湛然一碧,婀娜多姿:"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抄,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见《南方草木状》)。古代的两广、福建、云南、四川等地,均有嗜食槟榔的习惯,尤以宋代最盛,当时海南岛则一半以上的县份为槟榔产地,不但内销大陆,而且还出口越南、柬埔寨等地,故槟榔税收约占海南岛税收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0.
白沙,在海南岛五指山区,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一个县.在这两千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着黎、苗、汉三个民族,共有四万六千余人,其中黎族占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白沙县地势复杂而险要,除部分地区是丘陵和盆地外,大部分都是山峦重叠、河谷纵横、森林茂密的山地.海南岛的屋脊——高达一千八百多米的五指山主峰,就座落在县东南境上,与莺歌岭东西对峙.一九四三年,就在这巍峨壮丽的万山丛中,爆发了黎族人民反压迫、  相似文献   

11.
1987年3月,笔者接受任务,到海南岛调查黎族的传统文化对商品经济的影响。在海南岛各级领导的帮助下,通过对保亭县南盛区的雅南下村、白沙县打安区的合水村、光雅区的打拥村,白沙区的丹州村、青松区的青开老村、屯昌县的荔枝埇村等干部和群众的调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不少宝贵的资料。谨在此向支持我工作的各位领导和黎族人民致以衷心的谢忱。今略陈浅见于下,敬请批评指正。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进步海南岛黎族共80余万人,90%以上分布在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其余居住在海南行政区境内。由于种种原因,黎族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祖国海南岛最南端的崖县乳头山下,有个育才人民公社.公社里居住着四千六百多名黎族和苗族社员.这里的土地很肥沃,尽是可以开垦种植各种名贵热带作物的荒山野岭.可是,在解放前,这里的黎、苗族人民在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下,生活却十分贫困.有首民歌形容道:"山茨山果野菜汤,一年四季饿肚肠,孩子肚饿声声哭,野菜煮水无盐放."今天,在人民公社的集体组织里,黎族、苗族人民开始建设了自己幸福的家园.这个公社有六千多  相似文献   

13.
羊年金秋,江城武汉,来自国家民委、商业部和民族地区商业部门的60多名代表,再次聚首,参加中国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举办的深化民族贸易体制改革研讨会.五年前,刚刚诞生的民贸研究会,在海南岛就民贸体制改革问题作了探讨.如果说那次会议是"初试锋芒",此次武汉研讨就是要"道个水落石出"了.用商业部原副部长、民贸研究会会长王兴让的话说:"沿海富起来了,民族地区怎么办?要研究一些政策、方法和经验,哪怕有一点小小的成绩,都是好的!"一份长达万言题为"改革模式的异同与民族贸易的兴衰:民贸体改综述"的会议参阅材料表明,在国营商业体制改革中,民族地区下放批发企业弊多利少;承包经营制亟待完善,承包基数未按对企业的优惠差率区别对待,严重冲击了对民贸企业利润留成的  相似文献   

14.
四月八日这一天,海南岛乐东县保定村的农民和往常大不一样,太阳还没有下山,他们就吃好晚饭,穿上了节日的新衣裳.一个个手里拿着课本,脸上喜气洋洋,堆满了笑容,奔往民校新建的课堂.原来这一天是黎族有史以来的第一课黎文教学,是海南岛乐东县黎语标准音点保定村开课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15,(12):89-89
12月1日上午,"美在保亭"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北京宣传周活动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拉开帷幕。保亭县位于海南岛中南部,毗邻三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保亭依托雨林、温泉、南药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雨林温泉秘境、国际养生家园",实现了保亭城乡建设、旅游产业、房地产业和特色农业的全面发展。此次宣传周活动对保亭的特色旅游资源、黎苗民俗文化、精品楼  相似文献   

16.
打开我国的地图,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海岛,仿佛一颗明珠似的浮露在南海的碧波上,这就是黎、苗、汉等族人民居住的海南岛。在这里,人们简直没见过雪,终年郁郁葱葱.到处有椰子林与槟榔树,风景优美、恬静。根据现有资料估计,早在新石器时代这海岛上沿海一带已有黎人住居。我国史籍上提到海南岛的开拓始自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这说明黎族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和汉族以及祖国其他兄弟民族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琼岛寻美     
我的双脚一踏上海南岛,就接受了风的拥抱,雨的亲吻.海南的风,热烈中裹着温馨;琼岛的雨,匆忙里含着柔情.这风,陪我漫步于芳香四溢的椰林,聆听万泉河边那委婉缠绵的歌声;这雨,托着浓郁的菠萝蜜的甘甜,伴我饱览五指山那超凡的气势.当我第一次来到"天涯海角"三亚的时候,我的心被海面上那一片片白哗哗的"珍珠"敲醉了,神思也叫那甜滋滋的清风吹得飘飘欲飞.凉丝丝的透着清香的雨点儿匆忙离去,使本来就清幽秀丽的三亚市更加灿烂明媚.呼吸着那  相似文献   

18.
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分三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实行改革政策。1979年,中央确定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后来,扩大到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江苏、上海、浙江、海南岛等沿海11个省市,并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以及海南岛创办经济特区。从1984年以来,进一步开放了我国沿海的  相似文献   

19.
黎族是海南岛世居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以及五指山市,现有人口近130万,其中妇女约占49%.黎族作为我国的第18大民族,在三千多年的生存繁衍历程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传统文化既具有浓厚的热带雨林风格,又带有包融的海岛文化特色.建国以来,妇女的发展为整个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生生不息的动力,作为传统文化鲜活载体的黎族妇女,其发展状况不仅关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发展,也为璀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从黎族传统文化中女性色彩更为浓厚的几个方面入手,初步探索黎族妇女如何充分利用沿袭了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自身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随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民委、国家民委调查组,于五月中旬至五月底赴海南岛,就海南建省后民族自治县的自治和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海南建省伊始,到处是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所见所闻,无不令人欢欣鼓舞。这充分说明,中央关于建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岛建设成为全国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