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30岁以下的日本青年,出生后就受惠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他们享受现代化的高消费生活,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学文化教育。这一年龄组的青年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5%。他们自诩是“竞争的一代”,从小起就受到“上名牌学校,找理想工作,过舒适生活,千方百计在竞争中战胜对手”的思想熏陶。在校时为得高分数而昼夜攻读,进入企业后为博得上司的赏识和早日获得提升而起早贪黑。据对一家大企业500个青年职员的调查,早晚上下班途中看书看报学外语的人约占61%。  相似文献   

2.
阐释学内部主要包括四个概念,即阐释、诠释、解释、说明。“阐释”在于表明一种不饱和的整体性非封闭展开状态,即“思的开放”。“诠释”是在确定、收敛、统一中将“看”的行为实施出来,同时在“看”中确定“作什么”。“解释”是“再通过讲说加以昭显”,即将“共置”或“端呈”之物的内部结构展示出来。“说明”在于对经过确定、解构、分析、显明之后的对象的功能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予以言说与揭示。四个概念依次递进,即从抽象到具体。倒转过来,则意味着从具体到抽象,同时标识着阐释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10,(2):F0002-F0002
本着让能够上学的儿童入学的原则,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积极开展学前教育,保障义务教育,重视高等教育,出台了《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关于鼓励适龄儿童就学意见》,筹建了儿童福利院助学基金,精心为孩子们构筑了一个个成长与发展平台,使他们拥有了美好的未来:2009年,  相似文献   

4.
一个永恒的主题,一个为历代青年所探索,所追求,所实践的主题——人生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如朝霞,如旭日,如粒子,如宇宙,吸引着、激励着当代青年在探索,在追求,在实践。理想的境界是美好的,崇高的;价值的尺度是客观的,公正的.它们蕴含在人生的目  相似文献   

5.
去年十月,我们与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我省著名楚辞学者赵逵夫同志一起在本刊第五期举办了西北楚辞学者笔谈“屈原的思想和屈赋的价值”专栏,刊发文章十篇。半年来,全国许多楚辞学专家教授或给我们,或给赵先生来信,认为这次笔会办的好,办的成功,参加笔谈的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观点鲜明,现将一些来信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个科学助人的过程,其最主要的工作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解决人的问题,满足人的社会需求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作为一门科学的助人方法,社会工作要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文学表现人性、人情的问题,是一个 复杂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艺术 实践的问题。对于这类学术问题的不同认 识和看法,只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 下,通过百家争鸣,进行认真研究和探 讨,力求取得统一的认识,并最后由实践 去作结论。 然而,一九五七年以后,随着阶级斗争的扩大化,我国思想政治领域刮起的一股股不断“反右”的邪风,吹动着文艺界对文学表现人性、人情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批判和斗争。如果有谁敢于触及这个“带电”的禁区,轻则被扣上资产阶级“人性论”、“人情味”的帽子,受到无情的批判和围攻,重则被打成“反革命”,横遭迫害与…  相似文献   

8.
世界观和创作方法问题,是文艺理论、文学史、文艺批评三者都涉及的一个十分复杂而又为大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其中,创作方法和世界观的矛盾问题,过去被认为是一个“禁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是不愿触及这一问题的。当然,在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研究中,除上述需要通过研究澄清的问题之外,在其它方面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文艺创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精神劳动,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在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是各种因素有机融  相似文献   

9.
朱爱华 《社会工作》2008,(17):60-61
2006年6月,在学院首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之际,作为专业早期发展的亲历者,我内心无限感慨,当时就写下这样的话:你们的学业、我的事业,还有我们的专业,彼此连接、互相交融。不能说我给予学生很多,也不能说我在专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多少成绩,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当作了自己的事业,始终把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为专业发展倾注了太多的感情。这份感情浸润在专业的方方面面,对课堂的感情、对教材的感情、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感情、对学生实习基地的感情……自然也包括对《社会工作》这本专业刊物的感情,一切与社会工作专业有关的人、物,都让我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0.
“人,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恩格斯这句话道出了人是社会化的人这一本质特点。费尔巴哈对人的另外的特点也讲得很深刻,他认为“人存在,是为了认识,为了爱,为了希望”。可是,在当今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中,人的这些本质及其特点,正在趋向“异化”,人不是体现出作为一个类  相似文献   

11.
2006年6月,在学院首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之际,作为专业早期发展的亲历者,我内心无限感慨,当时就写下这样的话:你们的学业、我的事业,还有我们的专  相似文献   

12.
关山同志:好久未晤,时在念中,你自德国归来,所获必丰.读你译的R.米勒:"《论日本的社会科学》一文,(载本刊1985年第11期.——编注)选材极好,西方研究日本、关心日本比我们邻国高而深,真正应该借鉴.因外文没有汉字,所以译起来有困难,  相似文献   

13.
2007首届广告之星模特大赛冠军王睿,青岛时尚界的一张生面孔。她是个沉得住的女孩,安静,勤奋,孜孜以求。眼角眉梢,疑似邻家乖乖女。但偶尔的春光乍泻,就是可令观者绝倒。青春蓬勃的身体在似露还露间,迷离,暧昧,幽冷,张扬。一个保守岛火辣的美丽复合体。所以,我们把拍摄地点选在浴室。梦想漂流,性感四溢,这是一个女人的隐秘青春,裹在岁月轻纱里的成长白日梦。  相似文献   

14.
1.一个传统的价值评价框架见义勇为与临阵脱逃、大公无私与见利忘义、卑鄙与崇高、宽厚与偏狭、勤劳与懒惰、自信与自卑、开朗与阴沉等等,是行为或人格的两极。在道德评价中,人们通常用一个更为概括的字眼来表达这些意义:有德或者缺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模模糊糊地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非好即坏,不是有德就是缺德。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崇高就是卑鄙,不是大公无私就是自私自利,这是人们在道德评价上习以为常的两分法。在理论上,两分法的后果是将道德理想与现实的道德规范混为一谈。在评价技术上,产生出非此即彼、非善即恶(或者非恶即善)的判断方式。比如跳迪斯科,早几年人们认为它与理想相去甚远,于是侧目而视,斥之为不正当,“好  相似文献   

15.
有关俄罗斯人名问题欧洲绝大多数民族的人名通常由个人名(名字)与家姓构成,其常见排列顺序为名前姓后。俄罗斯民族和属于东正教文化区域的一些民族,其人名的组成部分还有父名。他们的全名一般依次由三个部分构成,即1.本人名,2.父名,3.家姓,如(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夫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苏联字航员)。俄罗斯人全名中的父名形式并不是某人父亲的本人名形式,而是表示所有关系的父名派生形式,在男子全名中后缀为或。在女子全名中后缀为或,如: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上海牌”小轿车已属低档车了,有些人以乘坐“皇冠”、“奔驰”为荣。可是笔者在北方某城市却见到那里的青年人举行婚礼时接送新娘的车并不是那些进口豪华车,而是被人们冷落的上海牌轿车。显然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不在汽车本身,而在于汽车以外的什么东西。联想到在二、三年前,中国的马路上重新大量出现进口小轿车的时侯,那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学说中 ,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元论者认为 ,语言与思维是相同的东西 ,即思维无非是内化的语言 ,语言是外化的思维 ,不使用语言就不能进行理性思维。这个极端的一元论观点 ,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坚持了。主导的二元论的语言观点是 ,人们使用的语言限定其思维方式。语言决定论早见于洪堡 ,经萨丕尔、沃尔夫等人发展 ,形成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即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 ,认为语法的类别决定人的思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一元论语言观则认为 ,语言和思维不同但又互相依存 ,思维是语言的功能和目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也是思维的物…  相似文献   

18.
本着让能够上学的儿童入学的原则,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积极开展学前教育,保障义务教育,重视高等教育,出台了《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关于鼓励适龄儿童就学意见》,筹建了儿童福利院  相似文献   

19.
读者何品伟同志来信提出统一译名的问题,这是翻译界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很值得重视.我们将这封信转致多年从事翻译工作的陈尧光同志,请他谈谈看法.现将这两封信一并发表,供关心统一译名的读者和翻译工作者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廖增秀是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2005年,居然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后来又多次接受中央台、北京台、天津台等多家媒体的专访。采访中,面对全国观众,廖增秀说出了多年来深刻体会的六个大字:歌声、笑声、人生。廖增秀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