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述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本文从全息的角度论述了人—科学技术—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前景。并从如下几方面展开论述:人和自然协调的紧迫性;人—科学技术—自然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提出人类在今后发展科学技术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措施、以求达到人和自然整体动态系统最佳的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2.
赵云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4)
本文考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提出必须改变当代人与自然紧张和对立的关系,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借鉴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云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12(4):18-21,56
本文考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提出必须改变当代人与自然紧张和对立的关系,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借鉴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文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加剧,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的无所不能和大自然对人类盲动、破坏的报复和惩罚,其结果已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改变这种严重状态,首先应当通过人类的理性活动来缓解人与自然的冲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协调 相似文献
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正> 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保证管理机器的正常运转,衔接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直接处理或经领导授意去解决问题时,协调则是贯穿其管理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富有成效的协调,有助于理顺管理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消除管理过程各阶段、环节之间的不和谐现象;有助于促进各部门、各方面最大限度地形成一种整体合力,步调一致,勤政高效。协调也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调解纠纷、调整部门与部门间利益,妥善处理带有综合性或复杂性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它有助于促进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新型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对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永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5):36-38
后现代生态观对于我们确立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对生命进化不同方向的智慧选择。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申盛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125-128
"五个统筹"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但各个统筹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为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最终动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欧阳君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7):92-96
建国之后,我国立法上确立了实施城市规划所需集体土地的征地单轨制。为了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保护农民权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成为满足城市规划实施所需用地的又一方式。但是我国的征地制度与农地直接入市在适用目的、适用范围、征地补偿标准与入市增益分配标准等方面都存在法律上的冲突。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公共利益"的必要弹性、承认城市土地可以属于集体所有,以及建立市价补偿机制以缩小同直接入市增益所得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谭慕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
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广泛而复杂.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加深认识二者的关系,无论对正确认识和评价前人的理论与实践,或对当前地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实践,都是十分需要的. 历史的简要回顾人与自然关系,即地理学术语称为“人地关系”的研究,并不是现代科学技术新的研究课题,也不单是地理学的研究课题,它一向是哲学研究的课题,同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关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维是讨论人与自然关系时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在过去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多是单维的,不是把人与自然之关系仅仅理解为认识关系一维,就是把人与自然之关系仅仅理解为欲求关系一维,都是片面的。这恰好取消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丰富性。其实人与自然之关系不仅应该有认识关系、欲求关系,而且还应该有情感关系。这种对人与自然之三维关系的理解不仅恢复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完整性,而且有助于我们告别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向对人类尊严和自然生态的双重维护。 相似文献
11.
何强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5-17
在人与自然的双向关系中,社会起到了一种媒介和能量放大器作用,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成就了人的认识能力,而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必须通过社会来进行,同时自然界对人的各种警示通过社会媒介传递给社会个体,促使其行为改变。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注意发挥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及人工自然两重性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协调与持续发展问题,并对“停止发展”和“人类中心主义”等观点阐明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3.
谭文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35-39
对技术理性的过度张扬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要缓解这些矛盾。必须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观”尽管观点殊异,但实质上不同程度地肯定了人在自然界的“主体”或“中心”地位。在自然界必须也只能倡导以人为“本”,而要巩固人类的“主体”或“中心”地位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基础。提出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4.
贺圣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人类与地理环境,也就是与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这种关系,掌握它的规律,对于人类的今天和明天有着重大意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①恩格斯所说的“一天天地学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肇始于遥远的历史时代。本文试图论述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学会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上,所经历的阶段及其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董世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3):6-9
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误区主要是不承认自然万物自身具有生存、存在的权利,否认人与自然是一种伦理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关系涵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对基本关系。把自然万物纳入伦理思考范围,难点在于如何理解自然物的权利,以及人与自然物、自然物与自然物之间权利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玉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38-41
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随着人类自身的演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古代的天然有机统一论到近代的主客二分对象论,再到当今生态危机条件下必须确立的新的和谐论,反映着人们对这一关系认识的逐渐深刻和完善。人类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解决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决定着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当今条件下我们应该确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作为自然机体中的必须以实践方式存在的一分子,改造自然的绝对限度是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 相似文献
17.
马卓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15-17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永恒的话题 ,更是哲学的基本话题。如今面对环境的恶化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显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杨锋历史的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哲学命题,自从自然之子──人脱胎于母亲,人和自然便建立了联系,联系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演进而不断改变。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又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从原始素朴的... 相似文献
19.
用家金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Z1)
协调是行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工作实际 ,从理论上对协调的性质进行论述 ,突出高校行政管理中协调的特性 ,并对高校行政管理中协调的内容进行归纳。协调的目的就是把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 ,上下左右和谐协调 ,同心协力 ,团结协作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袁伯诚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2)
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好传统,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是处理好认识与实践、人与自然、自然与创作这三个方面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具有哲学的、美学的、艺术的意义。本文着重谈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美学意义,兼及自然与创作的艺术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