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仁宇先生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物的政治和生命历程,探寻这些人物身上产生悲剧的规律.然而,任何事物都难以十全十美,作者在解读历史文献和评价历史人物方面也存在某些疏漏.  相似文献   

2.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欧美史学界推出后,即成为一首以英文叙事讲唱给欧美读者倾听东方历史故事的通俗性叙事歌曲。其汉语读本在中国出版后也呈现出惊人相似的现象,即通俗性。但是《万历十五年》所秉有的通俗性在特质上有着自己的内涵,是以历史事件的叙事真实性收获读者而达向学术的通俗性或历史的文学性。从历史铭刻在本体上的相对原始印迹看,《万历十五年》在其相当通俗化和文学性的叙事中恒持着历史的真实。《万历十五年》毕竟是在美国学界语境下所撰写和翻译的,所以英汉两个文本所呈现出来的通俗化、大众性、文学性与作者所栖居的那个时段、区域的后现代文化语境是同步的。《万历十五年》潜在的叙事结构具有小说性的叙事模式,明代万历年间的历史在作者的文本结构中被组接为一个个故事性叙事,我们只要翻阅其目录,就不难发现这部史学著作就是一个个故事的逻辑编排,整部叙事文本充溢着文学性与小说性的形式主义色彩。同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的历史叙事中所给出的隐喻,即对20世纪70年代治国方略的启示,也因时过境迁产生了当下阅读语境与文本隐喻思想的疏离。  相似文献   

3.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黄衣称朕,是女真各部统一进程、建州与明朝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后金的建立,有一个从始“定国政”至建元天命的历史发展过程。“定国政”。一五八三年(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以父祖“十三副遗甲”起兵,数年间基本统一建州女真本部。努尔哈赤旋于一五八七年(万历十五年),在费阿拉筑城围栅,兴楼台衙署,建统治权力。《满洲实录》载:  相似文献   

4.
海瑞哲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瑞(公元1514—1587,明武宗正德九年一神宗万历十五年)号刚峰,是我国明朝有名的清官。他是海南岛琼山人,世居西郭外下田村。由于他出仕做官后替人民办过一些好事,所以有关他平反冤狱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在我们广东省他也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不过,海瑞在历史上一般都把他作为政治实干家,在思想史上从来没有占过什么地位,更没有人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固然,在海瑞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一、从《紫钗记题辞》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汤显祖《紫钗记》写定于何时,直接关系到如何认识该剧的主旨以及对该剧的评价。汤氏《紫钗记题辞》称:“南都多暇,更为删润讫,名《紫钗》。”徐朔方先生据此断定《紫钗记》写定于南京;又排比汤显祖从万历十二年八月任职南京至万历十九年六月以言事谪官去其间历年情况,断定《紫钗记》写定于万历十五年前后。可是就在《紫钗记题辞》中还有一节文字:“曲成,恨帅郎多病,九紫、粤祥各仕去……”帅郎即帅机,万历二十、二十一年曾病,二十二年秋复病,引疾自兔归,逝世于万历二十三年七月。九紫即谢廷谅,举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南刑部。粤祥即曾如海,万历二十年举进士,二十二年官福建同安知  相似文献   

6.
被我国史学界长期冷落的明代将领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宣城洪林桥人。自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他有约十五年的时间镇守在闽海前线,其间曾三入台澎列岛,歼擒倭寇,驱逐荷兰殖民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地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的将领。正是在他镇守闽海期间,台湾  相似文献   

7.
《千顷堂书目》载明代修有五部广西通志,今仅存嘉靖与万历年间修的两部。《(万历)广西通志》的修纂是由广西巡抚戴燿在其任中授命苏濬编纂而成的。该志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修成,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由杨芳主持刊行,体裁以志为主,分为二十一个门类,从类目设计、小序和后论的运用以及材料的遴选等方面,均体现了"驭夷"的地方政治需要。在内容上,该志亦注重掌故,广采文献,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词话》中引用他人作品范围很广,有小说、戏曲、诗词、散曲、佛经等.从引用数量上看,仅小说、戏曲就有二十余种.作者或整段抄录,或部分化用,将这些取自不同作品的片断织入自己的巨制之中,对小说的故事情节、细节描写、人物塑造等均起到各不相同的作用.最明显的是对《水浒传》的引用.《金瓶梅词话》所用的《水浒传》版本已佚,与其最接近的现存版本是清人翻刻的万历十五年(1589)天都外臣序百回本.《金瓶梅词话》直接引进了武松和潘金莲的故事,并将《水浒传》的许多片段广泛地融入全书之中.在《金瓶梅词  相似文献   

9.
焦?是南京籍明朝嘉靖、隆庆、万历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在哲学思想上,他是泰州学派的中坚人物。在史学上,他虽然没有修撰成宏篇巨著,但在史料搜集、国史修撰、史书考证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着重从其史学观、史学编撰及考证等方面总结其史学成就,客观地评价其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与缺失。  相似文献   

10.
嘉靖至万历时期历时近百年,是明代政治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开始之际发生的"大礼议"是一场士大夫政治与皇权政治分庭抗礼的关键性事件,士大夫群体在这场政治冲突中失败,从而,在正统到正德时期承当士大夫政治体制内领袖角色的内阁蜕变成为皇权政治的附庸和工具。隆庆到万历初年,已经发生蜕变的内阁在国家政治中恢复了话语权,但扮演的不再是士大夫政治中心的角色,而是较单纯的辅翼皇权,甚至运作皇权的角色,从而内阁与期待恢复士大夫群体相对独立话语权的中下层士大夫发生激烈冲突。张居正去世以后,内阁弱化,皇帝与士大夫主流群体的矛盾被凸显出来,庙堂政治功能在此过程中瓦解。以"大礼议"为节点,"青词阁老"、"阁部纷争"、"张居正夺情"、"争国本"、"争矿税监"、"党争"等政治现象,一起构成了百年政治文化蜕变的一幅长卷。  相似文献   

11.
明朝是中国古代立国最久的封建王朝之一.朱元璋称帝后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其针对的不仅是元朝的弊政,而且还有自秦以来的积弊.在此基础上,朱棣再行变革,完善了洪武体制,夯实了立国基础.在经过一百年的运行后,嘉靖至万历前期又进行了持续六十年的改革,激发了新的统治活力,再度有效地延续了明朝的统治命运.洪武、永乐和嘉靖、隆庆、万历不同时期的改革模式构成了明朝独有的政治现象,是明朝政治的显著特点.面对不同时代要求而从事针对性变革是明朝立国久远的根本原因,也是解读明朝政治走向的锁钥.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丁卯之役”,即天聪元年(1627年)由后金汗皇太极发动的一次入侵朝鲜的战争。这次战争的结果,后金以武力迫使朝鲜签订互不侵犯的“兄弟之盟”,它对后金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后金策略列宁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应当研究战前的政治,研究正在导致和已经导致战争的政治”。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后金汗努  相似文献   

13.
杨建荣  秦莹 《学术探索》2001,42(Z1):97-99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本文从"十五"计划提出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之要求出发,针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效益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在新世纪用审美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效益思路,并从目的的一致性、发展的片面性、方式的互补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审美是提高思想政治效益有效手段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4.
市场取向渐进方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尚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十五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非国有经济到国有经济,从微观到宏观,从经济领域到科技、教育、政治领域,改革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并取得举世瞩目的...  相似文献   

15.
晚明诗坛著名诗人曹学佺因卷入万历丁酉科举案而仕途受挫,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曹学佺坐丁酉科举案被贬谪一事,《万历野获编》等文献著录时有牴牾,通过考察曹学佺与丁酉科举案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考辨丁酉科举案相关事件及文献的真伪情实,试图再现晚明士人生存状态之一隅。  相似文献   

16.
孙应鏊,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卫人,生于明嘉靖七年(1528),二十五年 (1546)乡试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春闱成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补江西按察司佥事,迁陕西提学副使,迁四川右参政。隆庆元年(1567),擢佥都御史,巡抚郧阳,后因事罢归。万历元年(1573),复起故官抚郧阳,万历二年入为大理卿,五年晋户部右侍郎,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逾二年,以病告退。万历十三年,起用刑部右侍郎,晋南工部尚书。十五年(1587)病卒,年仅五十九岁。万历三十年(1602)赠太子太保,赐谥文恭。  相似文献   

17.
<正>海瑞(1514-1587),海南琼山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举。三十二年,出任南平教谕。三十七年后,擢升为淳安县令,又任兴国县令。四十三年十月,调入朝内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四十五年二月,因上疏言事而下"诏狱"。穆宗即位复出,隆庆三年(1569)六月,升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处。隆庆四年二月,以原官总督南京粮储,四月上《告养病疏》,乞休归田。万历十三年(1585),乡居十六年之久后再次出仕。万历十四年二月,升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万历十五年十月,卒于任所,终年74岁。诏予祭葬,赠太子少保,谥忠介。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深受人民群众热爱的杰出人物之一。除了与海瑞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政敌,不当利  相似文献   

18.
张永刚 《殷都学刊》2008,29(1):74-78
作为明末清初颇具争议的人物,钱谦益身兼东林党魁与文坛盟主于一身。与文坛上的自鸣得意相反,政坛上的钱谦益屡陷党争的漩涡,难以自拔,纵观其一生的政治生涯,大略可划分为:一、科场未第时;二、万历庚戌科场案;三、天启浙闱关节案;四、党魁之目始成;五、崇祯枚卜案;六、辛丑狱案;七、策划周延儒入阁;八、入清复明运动等八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万历末年,随着后金与明朝战事爆发,辽东集结大批军队和马匹,为解决粮料供应,明政府在山东登莱地区实施召买制度.从万历四十六年战争爆发到天启元年沈阳失守,辽东一带的粮料主要由山东筹集.在召买粮料过程中,山东地方有司、户部、督饷大臣和辽东边镇之间展开激烈的争论.晚明时期,随着明代中央政府政治控制力的衰败,在户部和地方的博弈中,户部往往处于劣势,最后只能以妥协而告终.  相似文献   

20.
金肇野生年质疑金肇野是唯一和鲁迅有交往的辽宁籍木刻青年,一九三二年他以东北流亡学生身分,入北平中国大学,一九三五年因和唐诃、许仑音等发起举办第一次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和鲁迅通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第十五卷,都有金肇野的注释条目。第十五卷人物注释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