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4,(22):30-31
正与粤、苏、浙等经济大省相比,山东这个以"大工业、大农业"为主的经济大省,未来山东要保持竞争力,除了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动力也是关键因素。"两区一圈一带"框架是当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深入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发挥东部地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蓝色经济、高效生态经济。推动各种资源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构建经济紧密型和一体化发展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激活和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力促全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成渝地区的发展必须以城市群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动力,发挥各个城市产业优势,助力成渝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本文的研究立足于现有的产业集聚理论和城市群发展理论,结合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研究产业集聚和城市群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结合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产业集聚对城市群发展影响,为成渝地区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共建成渝城市群已经成为重庆、四川两地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城市群的本质和核心是组团式发展,是推进新一轮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川渝城市群建设是川渝合作的"升级版",是探索西部城镇化道路的科学途径。川渝城市群包括11个城市及所辖73个县(市)、1636个建制镇,幅员面积18.3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区域要"动"起来,不仅需要重庆与成都的"双核驱动",还应以"双城"为中轴线,激活全域内的所有城市细胞。  相似文献   

4.
燕玉霞 《经营管理者》2013,(21):362-362
<正>一、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的空间位置1.中原。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古代系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其中心是古豫州。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2.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的空间发展战略,并于2011年1月升格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6.
赵舰 《决策》2013,(9):52-53
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区域发展严重不均一直是广东的隐痛。继汪洋的"双转移"战略后,胡春华提出"双引擎"战略,力促粤东西北成为广东发展的另一个发动机。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区域发展严重不均一直是广东的隐痛。2012年,粤东西北12市人均GDP全部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梅州、河源、汕尾、云浮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粤东西北面积、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如果将其看作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7.
"既要抢金角银边,又要在中间谋势布局。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李克强在九江座谈会上的重要论断,像一颗巨石投入到原本就已大潮激荡的江面,在湘鄂皖赣四省引发集体共鸣。  相似文献   

8.
冷静 《决策》2012,(Z1):49-51
虽然城市在短期内的排名升降,并不能代表该城市已经或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但此消彼长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基于浙江城市群建构理论,研究浙中城市群区域旅游协作在政策、规划、资源、协作模式等方面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构建有效协作机制,从而促进各区域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和航空港区发展战略的确定,中部地区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旺盛期。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油箱"和"引擎"的职业教育大发展,必将为中部崛起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区域职业教育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外公布,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规划中提到培育成渝城市群、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开等内容。继国家批准成渝经济区规划后,去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交了《关于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的全团建议。建议主要内容就是,进一步突出重庆成都城市群作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由国家牵头编制重庆成都城  相似文献   

12.
《决策》2009,(10):4-4
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从八个方面对中部地区发展进行再部署,同时提出了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这是继2006年4月中央颁布中部崛起10号文件之后,关于中部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尤其是《规划》中“两横两纵经济带”的提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圈等中部经济高地全部覆盖。  相似文献   

13.
新政速递     
广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会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配套文件在会议上推出。"双转移"战略直接指向"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瓶颈、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众多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杨秋海 《决策探索》2008,(16):44-44
河南地处中原,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大,耕地资源稀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无论从经济集中指数,还是从地理联系系数看,河南Ⅸ域经济发展郜表现出区域差距特性.河南实施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经济带"发展战略,正是在吸取其他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将对河南经济的发展以及中部经济的崛起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举措.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08,(38):30-31
8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对国内的区域发展提出规划性要求。9月1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中国政府网上正式公布。这份11000字的文件提出了42条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河南省正式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决策."中原城市群"这个词汇横空出世.在我省发展的历史上,这个日子注定要长留在人们记忆的长河中.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各行为主体在区域基础上以互动学习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指向而结成的密切的、相互交织的网络联系。经济的变革与增长归因于创新活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方式在某个领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4,(9):22-23
正2013年5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在北京调研并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  相似文献   

19.
刘战国 《决策探索》2014,(14):33-34
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支撑。为了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必须重视中原城市群的主体支撑作用。近年来,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城市群转型升级发展热潮,沿海三大城市群正在向世界级城市群转型升级,伴随着国家经济战略西移,中西部地区城市群顺势崛起,河南省亟待加快中原城市群转型升级,以更高目标为导向重构中原城市群,以问题为导向,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汇聚国家多个部委和中部六省主要负责人的中国中部论坛4月25日在合肥举行,会议透露出强烈信号:中国正从各个领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论坛上说,国家发改委作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主管部门,正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部六省,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加速推进或尽快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开创2009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