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乡土神、福禄财神和行业神是社旗山陕会馆中供奉的三种主要神灵,乡土神占主体地位,但这三类神界限并不明显,人们把它们并置在会馆中共同敬奉以求平安富贵.儒、道、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中就可看出儒、道、佛思想的无所不在.山陕会馆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宽厚的和谐境界.山陕会馆以其丰厚的政治、经济、艺术等内涵成为我们看取明清社会的一面镜子,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之美.  相似文献   

2.
明清陕西山陕会馆的特点及市场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明清陕西山陕会馆创建和分布的若干特点,探讨了这些特点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并对陕西商人在陕西本土建设会馆的特殊现象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明清陕西山陕会馆所包含的市场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山陕会馆为例,从会馆建筑、主体文化设计、行规业律和会馆管理功能等层面对工商会馆的管理思想进行实证分析,特别是对工商会馆管理思想中中国文化特色给予了论证。这一历史遗产对于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思想可以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明清山陕商人在河南的经贸活动,论述了明清以来山陕商人在河南进行会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评述了这种经贸活动和会馆建设对于推动明清河南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因素的增长、加强中西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明清山陕商人在甘肃的经贸活动,论述了明清以来山陕商人在甘肃进行会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评述了这种经贸活动和会馆建设对于推动明清甘肃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因素的增长、加强中西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山陕商人在青海的贸易活动,论述了明清以来山陕商人在青海进行会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评述了这种经贸活动和会馆建设对保证山陕商人经贸事业的顺利开展,促进青海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因素发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代聊城借漕运之便,经济地位提升。山陕商人为经商方便,建立会馆,遗留碑刻资料记载了大量山陕商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乾隆到光绪年间聊城的商业面貌。  相似文献   

8.
认为明清之际中国传统市场的发展 ,使整顿市场秩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中国封建政府长期实行的“重农抑末”政策 ,官商不相交接 ,造成市场管理的空白 ,使得工商会馆不得不承担起整合市场秩序的任务。工商会馆通过制定行规业律 ,仲裁商务纠纷 ,营造“诚信”的会馆文化氛围 ,以规范商人的市场行为 ,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因而主要以明清各地的山陕会馆为例 ,论述上述会馆在整合市场秩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聊城山陕会馆始建于乾隆八年。现存碑刻19幢,将其分类并探讨其史料价值,对研究清代山陕商人在聊城的经营活动以及清代运河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人会馆碑刻是目前所见能够藉以对古代商镇规模进行估算的最好资料。对聊城山陕会馆碑刻资料的考察可见,清代中叶山陕商人在聊城的经营规模增长迅速,乾隆初年仅数十万两,嘉庆时增至一百数十万两;道光年间即便以千分之一的抽厘率从低折算,山陕商人的年经营额也达210万两,与乾隆初年相比翻了两番。嘉道年间是山陕商人实力最强的时期,汇聚聊城的山陕商号至少有三四百家,最多可达八九百家;其中年经营额超过万两的大商号有四五十家,个别商号的经营额甚至高达七八万、十数万两。全城合计,嘉庆年间聊城的商业规模在200万两上下;道光年间以千分之一的抽厘率从低折算为300万两,若以万分之三的抽厘率折算则高达1000万两。  相似文献   

11.
12.
善卷与武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卷 ,作为一个与武陵有关的尧舜时代的传说人物 ,在古代的一些方志和诗文中都有所记载。但善卷是否真的曾在武陵隐居 ,以前并无人对之加以探究。从有关文献史料看 ,善卷是湖南武陵本土人物。善卷隐居江苏宜兴“善卷洞”的说法是没有多少根据的  相似文献   

13.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将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与古埃及神话、印度神话相比较,指出《山海经》将小说想象与奇丽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联系起来,从人的本性及这种本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模糊人、神和禽兽的种类界限,形成了化生创世和异体合构的野性思维,以及二元对应原则.这种神话思维,使《山海经》具有迥异于史诗性神话的原始性、非情节性和多义性的特征,为中国其后志怪之作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灵感触媒.  相似文献   

14.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典籍中注释和诠释最少而疑问和难题最多的一本书。它充满着"怪力乱神",又潜藏着珍贵的信息。通过对译本进行研究,以《山海经》中人名、地名、动物名、物品名等为例,分类剖析译文中的讹误之处,并追溯其缘由。在此基础上,就外译中华典籍时如何尽可能保持原文的风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近一两年来流行热语"山寨"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分析与社会公众的诠释相互参证的方法,推衍出"山寨"一词在新义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并试图挖掘隐藏在新鲜语言事实背后的语言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清代扬州八怪画家的绘画,以花鸟画加以诗文题跋,抒发画家胸中块垒.李鱓的花卉中堂与册页,无画不题以诗文,以花卉寄情,典型地反映了清代花鸟画的花语内涵,拓展了中国花鸟绘画的表现形式,对花吟诗,花解人意,留下了可读可观、可以吟咏的鲜活的册页花卉诗画.  相似文献   

17.
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孔尚任《桃花扇》的剧情结构,可见李香君一人,"却奁"一事,是《桃花扇》所立之"主脑",由此可见李渔"立主脑"的结构理论符合戏剧艺术的叙事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欧阳山是我国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老一辈著名作家,他的<高干大>、<苦斗>(又名<一代风流>)、<广语丝>等,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高生亮、周炳、区桃、胡柳、胡杏等一大批文学典型形象,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近一两年来流行热语“山寨”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分析与社会公众的诠释相互参证的方法,推衍出“山寨”一词在新义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并试图挖掘隐藏在新鲜语言事实背后的语言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开发西部政策的逐步实施,西部地区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社会各界力量纷纷采取了各种响应措施,形成了世纪之初蔚为壮观的西进风潮.面对西部大开发,地处四川西南边陲的凉山究竟拿什么投入角逐呢?本文通过介绍凉山的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强调"旅游"应是凉山手中的"王牌",并对如何发展凉山旅游业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