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与下属共情下交流不畅的原因主要有同频不共振、虚假响应、方式较庸俗等。为此,领导要做好交流前的功课,营造有利于共情的情境,线下交流与线上交流密切配合,运用情、感、理拓展交流深度,循序渐进交流,解决下属难题,引导下属产生新需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战略机遇背景对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情商提升领导艺术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情商在共情中可以起到改善人际关系、凝聚组织共识、化解矛盾冲突和提升团队绩效的作用。领导者可以通过封闭式学习情商相关知识、开展情商领导实践、评估反馈评测成果等提高领导艺术,从而改善组织氛围,提升组织的正向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双正职配置下,基于治理能力强弱不同,一把手和二把手的职责权力进行"不得已"的再分配,形成事实的双一把手状态;基于信息掌握多寡有异,一把手和二把手在职责权力方面自然而然地平起平坐;基于治理体制的刻意安排,一把手的部分职责权力被故意分解给二把手,二把手成为"准一把手"。共情能力对双正职相处实践会产生以下影响:领导者把握不准共情能力特质,容易错把同情当作共情;共情能力强弱,影响领导班子和谐程度及领导者的身心健康;共情能力能巧妙应对双正职配置下的不同实践情形,凸显治理智慧。提升共情能力,要以"四步法"培养共情式倾听习惯,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进入人际关系整合阶段,以"三力"为抓手不断提升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君臣共情发乎礼归于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衍生出的政治共生关系。其在以血缘亲亲为纽带的宗法伦理体系下,在社会治理程度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内涵日益丰富,并外化为父子兄弟、知己朋友、志同共进等多重类型。中国古代君臣共情的典型案例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有:建立共情传统,体现人本关怀,营造和谐氛围;建立健全评价体制机制,避免差序式领导的不利影响;注重以人为本的领导艺术,促进群策群力的发挥;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和领导魅力,依靠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梁文宏 《领导科学》2021,(5):104-106
领导者运用共情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引发组织成员情感共鸣,促使职责共担,实现利益共享。而领导者运用共情时,容易出现把共情等同于同意的认知偏差、把共情等同于同情的情感偏向、把共情等同于同化的行为偏颇等误区。领导者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共情认知,秉持情理交融的共情导向,践行自我反思的共情觉察,构建和谐共荣的共情生态,才能提升自身领导力,构建事业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共情共事能力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求得认同、获得尊重、树立权威的需要,是领导干部所在组织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攻坚克难的保证。领导干部共情共事,要以塑造共情共事的个人品质为基础,塑造严于律己和换位思考品质;以恪守共情共事的工作原则为前提,恪守组织至上和求同存异原则;以构建共情共事的组织环境为保证,构建愿景激励和制度约束环境;以发挥共情共事的主观能动性为保障,把共情共事作为一种责任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往大多数研究探讨领导宽恕的积极影响,而忽视了其负面影响。本文探索了领导宽恕与员工工作场所越轨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员工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员工共情的调节效应。本文以306名员工与71名部门主管为样本,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跨层次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共情在领导宽恕与员工道德推脱之间起调节作用。当员工共情水平较低时,领导宽恕对员工道德推脱有正向影响;而当员工共情水平较高时,两者的相关不显著。(2)当员工共情水平较低时,领导宽恕通过员工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进而正向影响员工越轨行为。而当员工共情水平较高时,道德推脱的间接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贺益梅 《科学咨询》2023,(6):108-110
为探讨青少年外化倾向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笔者选取了484名中国在校初中生填写外化倾向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共情量表。结果表明,外化倾向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道德认同、共情显著呈负相关;道德认同在外化倾向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共情在外化倾向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和共情在外化倾向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该结果对于揭示影响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因素、促进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果要列出当领导的烦恼,那么不拉一个长长的单子是说不完的,且不说太多的无偿加班,尤其让领导苦恼的是牵扯了太多精力的人际问题,中国的领导者受法家统御术的影响太深,大多信仰"君子不重则不威"的教条——崇尚冷而酷,因此在单位,不仅要体验"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而且这种冷而酷也妨碍组织合力的形成。如何避之?本土文化中自生的"情不情"、"和不同"思想,值得领导者借鉴。"情不情"借用《红楼梦》脂批本注解中"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  相似文献   

10.
带兵是领导艺术的一个特殊领域,以情带兵则是古今中外带兵第一通则。本文以以情带兵经典事例为切入点,分析以情带兵的内涵和重要性,对以情带兵进行了深入思考,总结了以情带兵的方法,这不仅对从事军事领导工作的部队干部有直接的意义,深悟养智,提高治军带兵的能力;同时,它对从事其它领域的管理干部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绿色消费行为中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缺口。考虑到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特殊的群体性和网络性特征,本研究基于共情理论,构建了环境关切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模型,同时探讨了自我-他人重叠的调节驱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关切对绿色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群体共情在环境关切与绿色消费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此外,群体社交背景下,消费者的群体性特征即自我-他人重叠程度,在环境关切与群体共情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刺激消费者的自我-他人重叠感知,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2.
领导宽容感召是领导者出于和谐的目的倡导员工产生共情,使员工在发生冲突时更易达成宽容。领导宽容感召具有双刃剑效应,既存在一定的温度效应,其背后也存在一定的硬度损伤,需要领导者有效地把握尺度以平衡二者。领导者要确立宽容原则,让宽容拥有底线;营造宽容氛围,让宽容深入人心;建立奖励机制,让宽容得到反馈;说出内心症结,让宽容止于表面。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谈话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掌握和运用心理沟通技巧在谈话过程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列举作者日常工作中的几个案例,就有效地运用心理辅导的相关原则和技术,利用共情、倾听、尊重与温暖、助人自助等原则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将情感带回基层治理是重新认识基层治理样态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基层治理中发挥情感因素作用,需要建构社会认同机制、诚信声誉机制、公共领域机制、信任互助机制和公共参与机制,而在基层治理中实施情感治理,需要采用"以理驭情"(利益协调、价值嵌入和道德约束)和"以情驭情"(虚拟意象、陌生关系的熟人化和群众路线的深化)两种不同的运用策略。这些发现揭示了基层情感治理何以可为和何以实施。  相似文献   

15.
邱宗国 《秘书之友》2022,(11):40-42
<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际沟通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传统面对面的沟通方式逐渐被在线交流所替代,沟通变得愈加开放共享与便捷高效。然而,互联网语言表达的机械化与无感化,让人际交往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沟通愈发难以获得共情。这会诱发单位成员间的矛盾冲突,影响团结合作。新时代秘书需要通过加强共情语言的应用,提升话语沟通的有效性来团结人心、凝聚力量,更好地发挥沟通协调的作用。一、共情语言及其沟通效应(一)共情与共情语言“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阐释的概念,指的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类的七种基本感情,无论对人、对物、对事,一般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情感表达要求或看法。领导干部也是人,“情”也自然难免。“情”是一柄两刃剑,有利也有弊。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如果不注意把好“情”,善待情,将会为“情”所累,害人害己,导致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东宝区委办公室始终按照"谋全局、献良策、当高参、出精品"的要求,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充分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把最准确的"上情"、最翔实的"下情"、最具特色的"内情"、最有价值的"外情"通过信息渠道提供给领导参阅,为领导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发挥积极的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图情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体现服务质量,抓好继续教育与自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工作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企业图情事业得以健康发展、不断适应时代变化与图情事业改革要求的客观需要与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粮食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而作为粮食储备中的粮情监控与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粮情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和网络通讯3个方面阐述了系统的框架构建,实现了对粮食温度、湿度、虫害、霉变等的实时监控,为粮食管理信息化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徐燕飞 《领导科学》2020,(8):102-104
法理情式管理具有情融理法、理涵情法、法统情理的基本表征。法理情式管理的价值有三:一是构建中国管理话语体系,实现中国管理智慧和管理话语的融合;二是构建新时代管理思维,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三是契合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实现事实、规则和法义的融统。法理情式管理路径体现在:领导者以法正人,关键要情法分明;领导者以理服人,中心是合情合理;领导者以情感人,基础是以情释法。法理情思维的养成要有良好的政治和法律素养,有扎实的管理和法律知识,锻炼人文和自我概念形成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