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中国1978~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测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各因素的产出弹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得出以下结论:技术进步、资本投入、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劳动力投入、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提高资本利用率、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制度创新等角度提出保持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快速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构建包含从业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人口年龄结构等变量的动态面板模型,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199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实证检验教育红利的形成机制。研究显示:该区域整体层面,初级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均大于技术进步系数,高级人力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区域而言,上游的初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显著;中游的高级人力资本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且高级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能够减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下游的初级人力资本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高级人力资本能够通过技术进步作用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1997~200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研究要素投入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动态条件下市场成熟度、人文、制度等无法量化的因素对当期经济增长作用较大,从长期看能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水平,资本弹性下降,技术进步影响更为显著,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的说法并不能成立.从区域差异来看,不同要素投入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利用虚拟增长分布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要素投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认为:绿色技术效率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本深化和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最小;围绕加快绿色技术进步和提升绿色技术效率,提出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缩小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教育在人力资本积累中的现状及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规模,教育投入、产出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基本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在人力资本形成中充分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由于历史上的、文化上的、经济上的、特别是体制上的原因,中国教育在人力资本积累中的现状还不尽理想,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活跃程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率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都对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滞后期相对较短;一单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和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的冲击对中国产出水平具有正向响应趋势。因此,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应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迁出,并关注和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出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目前的劳动要素变化情况,从理论及实证角度来研究中国各区域2001-2010年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存在与大小,结果显示考查期各区域都存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但进步指数在逐年下降,且同期相对落后地区的进步指数,普遍要高于相对发达地区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相对不发达地区应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充分利用技能型与非技能人才边际产出比相对较高的特征来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发达地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较低,解决技能与非技能型人才协调使用的同时,应注重企业与地区间的研发联合,促进更高级别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吸纳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府教育支出、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中国地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包含人力资本异质性的衡量方法——各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人力资本和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其产出效率不同,不同地区政府教育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也不同。因此,三大地区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重点及结构调整方向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R&D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R&;D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同时考虑自身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了R&;D、R&;D溢出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R&;D投入的作用不显著;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提高都具有推动作用,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的作用都不显著;R&;D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国各地区还没有达到吸收能力的门槛,不能充分吸收R&;D国际溢出。  相似文献   

10.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12):93-102
基于带有潜在门限变量的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LT-TVP-VAR)模型,创新性地运用高维计算优势,从供给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不同时期中国税制结构对供给要素的时变影响效应,探索税制结构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发现:税制结构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劳动力水平产生了正向影响,对技术进步产生了负向影响;在不同时期,税制结构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水平的作用效果较强,而对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较弱;税制结构只能引起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短期波动,并未产生长期作用,而对劳动力水平在短期和长期内均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为政府相关部门合理优化税制结构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有捐 《统计研究》2006,23(10):49-54
一、引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1700个县城关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需求,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分重视,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的经费不断提升,接受低保救助人数明显增多。1999年中央及地方财政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总投入为19·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20%,全国保障人数266万。到2004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总投入为17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59%,…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庞大,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及科技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致使我国农业部门积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为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不能从农业中顺利转移出去,我国农民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效率的提高必然受到限制,不仅农民的收入很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会严重受阻。因此,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合理配置农业劳动力资源,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工业环保核算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 环保活动核算是环境核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投入产出法为主要框架的核算方法是建立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基础上的核算方法,最易于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融合,但是这种核算方法需要大量详细的企业内部环保数据,受目前统计数据的限制,在现有的数据条件下还不可行.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核算方法进行环保核算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而且也是环境核算实施研究过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本文将借鉴SEEA关于环保核算的理论基础--维护成本原理,在现有数据基础上从工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治理的角度,对我国工业环保活动核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小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微微 《统计研究》2005,22(4):45-2
小城镇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 ,是其存在并走向繁荣的基础。因此如何推动小城镇成为农村社区经济增长的中心 ,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而在决定小城镇经济辐射力的诸多因素之中 ,合理的、能够反映其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无疑具有决定性影响。  一、我国小城镇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城镇产业结构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因此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尤其是尊重市场规律 ,成为小城镇产业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则。然而现实的情况是 ,相当多的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并没有真正反映出这种规律性 ,也没有体现出其在…  相似文献   

15.
一、导言在主流经济学赖以发展的一般均衡理论中,洛桑学派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最优理论是其核心部分。近百年来,帕累托最优理论在不断地改进。那么,帕累托最优理论是否业已完善,这一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考着。既有的研究(徐德云,2003)表明,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理论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指出了最优状态在契约线上所在的范围,但不能确定是唯一的,这使得最终生产状况不能确定,从而下一步交换环节也不能确定,同时也使得劳动与资本之间的要素交换价格(要素交换比例)不能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经济规模.产业结构。部门间的技术经济产品部门的使用结构及经济增长等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全貌。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统计学研究的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文献计量学和互联网络的发展,一批全文和引文数据库的研制成功,利用统计学、数学等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某一学科的发展态势及影响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作者的重视。如文献[1]对我国图情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以南京大学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2]2000~2004年收录的统计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统计学研究领域的期刊、作者、机构、论著和地区的影响力,试图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统计学研究的态势和影响力。五年间,CSSCI收录的期刊中共有98种期刊刊载统计学论文1649篇,…  相似文献   

18.
金融风险统计度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民  何信 《统计研究》2005,22(2):67-6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 999年 ,Artzner,etal公开发表了他们的研究“一致性风险度量” ,推动了风险度量问题的研究[1 ] 。从风险度量的发展过程 ,有很多种风险度量被提出 ,各自都在阐述自己方法的优点 ,可以说风险度量论坛众说纷纭。用什么来度量金融风险的大小 ?究竟如何正确理解风险 ?应该如何去合理的度量 ?选用什么样的风险指标 ?风险度量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框架 ?在标准框架下各种风险度量有何不同 ?有没有新的度量方法 ?金融风险度量标准追根求源的研究和讨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  二、风险特征及其度量公理人们基于不同的目…  相似文献   

19.
SNA框架内的GDP和EDP核算疑难问题辨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灿 《统计研究》2004,21(7):15-6
一、问题的由来 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核心指标GDP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而有关可持续发展统计、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以及相应的EDP、广义国民财富核算的话题也曾经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风险通常有两种常见的含义,一种是将风险定义为“未来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另一种是“风险就是未来某资产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本文遵循后者,这也和人们通常的习惯认识相一致。既然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那么,任何资产收益的波动中,自然就可能发生两种相反的风险结果,即有时会产生对资产持有者有利的风险结果,进而获得额外的资本收益;有时则会出现资产持有者厌恶的风险结果,此时才会发生一定的损失。所谓规避或防范金融风险,应该是指防范后者出现的风险结果所带来的风险损失。在进行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四类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