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版画是当今人类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间接性的绘画艺术。版画从印版的形态角度,可分为凸版(木刻)、凹版(铜版画)、平版(石版画)和孔版(丝网版画)四大类,其中丝网版画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现代版画中最活跃最有朝气的一个版种。在现代艺术观念多变的文化背景下,丝网版画的艺术创作进入多元化发展之路,版画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注重从自身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语言上着手,去体现隐含在艺术语言后面的观念和思想,也就是关注作品内在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含量。笔者曾尝试用铅笔在纸上绘出适于制版的记录性素描来表现静物、风景或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木刻版画是一种"复制木刻版画",是对国画中线描和水墨的复制。中国古代木刻版画大多是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出现。明代是中国古代版画插图史上承前启后的时代,明代木刻书籍版画大量出现,题材广泛,刻印精湛,争奇斗艳,达到了中国传统木刻版画艺术的巅峰。其中,福建建阳版画多出自民间工匠,镌刻质朴;南京金陵版画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杭州武林版画题材开阔,刻制精美;安徽徽州版画富丽精工,典雅静穆。对于明代木刻版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关注以梓行地来划分区域性的版画风格,并特别强调徽派艺术风格在晚明时期的大一统格局,使得几乎全部晚明时期江浙地区的版画,无论是怎样的面貌,都可以被认定是徽派版画。而版画风格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无论是绘图者师承的风格,还是雕版者在雕刻时所创出的风格,都可能对版画的呈现有所影响。作为版画创作者的画师与刻工,在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绘画者的画风决定着版画风格。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以艺术特征之不同将晚明时期版画插图归类为质朴派、雄劲派、婉约派的新方法,有利于对中国古版画插图史的梳理与研究。明代木刻版画的构图沿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法,与西方的铜版画在形式风格和绘刻技艺方面都不一样。晚明时期,一些画家开始学习西方绘画表现远近和阴影的方法,掌握了透视和明暗画法,于是在明代木刻版画领域也出现了西方艺术的透视和投影技巧,这可能是用中国古代木版画手段模仿铜版画而留下的。因为,在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要分发大量的圣像、纪念章和带有插图的书籍,由于从欧洲运来的数量不多,只能找当地刻工用木版印制。当时用于传教的木版画印刷品已不可得见,只留存下为数极少的用中国古代传统木版画手段模仿铜版画的作品。西方艺术的透视法对我国传统版画的影响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丝网版画从印刷行业角度来说,是被称为边缘的“特种印刷”。从版画角度来说,作为孔版,它与凸版、凹版、平版等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从丝网印刷技法的角度阐述它的独特性以及在版画创作中空间的拓展,体现着艺术与技术的融和统一。  相似文献   

4.
关于版画     
没有一个画种,像版画那样,仅仅因为转印媒介的材质不同,派生出众多的,外观视觉差异如此明显的分支画种,如石版、铜版、木版、纸板、孔板、综合版等等。没有一个画种,像版画那样,起源或同步于印刷术的诞生和发展,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机械、材料、工具、以及IT等行业有如此紧密的关联。没有一个画种的画家,像版画家那样,需要...  相似文献   

5.
徽州版画是由古代徽州书画家、刻工、印刷人员、书坊业主共同努力,经过长期乃至好几代人开创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技艺、风格上有相对的沿袭和稳定性。在结构上以单线为主来叙事铺陈,重视诗情画意。它既有文人的书卷气,又有民间稚拙的味道,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徽州版画以其精工细腻的技法风靡一时,它一出现便以全新的面貌影响和推动了整个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徽派版画的形成与发展,与徽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化经济,尤其是繁荣的徽商活动所奠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徽州版画是由古代徽州书画家、刻工、印刷人员、书坊业主共同努力,经过长期乃至好几代人开创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技艺、风格上有相对的沿袭和稳定性。在结构上以单线为主来叙事铺陈。重视诗情画意。它既有文人的书卷气,又有民间稚拙的味道,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徽州版画以其精工细腻的技法风靡一时,它一出现便以全新的面貌影响和推动了整个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徽派版画的形成与发展,与徽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化经济,尤其是繁荣的徽商活动所奠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版画一直以来都以历史悠久和民族底蕴深厚而著称,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传承着蒙古民族特征及地域特点。近几年来,内蒙古高校版画发展迅速,它在技术技法上不断地创新及改进,现已经发展为内蒙古版画的主导力量之一。当代内蒙古高校版画在教学中应承扬民族特征,利用当代的技术观念将传统的地域性民族语言特征更好的传达及创新。  相似文献   

8.
冯汉江,湖北汉川市人,1954年生于武汉市。197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荆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1986年,版画《秋风阵阵》获第九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创作奖。1989年,版画《丰腴大地》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出展日本、法国,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0年,版画《秋月寒光》获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1991年,版画《绿色的夜》入选中国当代版画新作展,在日本、美国展出;同年,8幅版画作品被德国伊尔莎艺术馆收藏。1992年,版画《网市》入选…  相似文献   

9.
与任何艺术形式一样,一个优秀的画家也应当有能力用他的画同这个世界对话。画家的艺术作品在这种对话中越是能够触及世界性的尖端话题,他的艺术品位就越高。青年版画家杨越称得上是这样的画家。几年来,他的版画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绘画风格,逐步跨出国门,骄傲地向世界展示了新一代中国版画的无穷魅力和巨大潜能。既艰辛又温存的錾和刻,令杨越爱上了这门“吃力不讨好”的版画艺术今年只有36岁的杨越现为青岛画院副教授。1982年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後,曾在山东省美术馆担任过创作部的副主任。对这位早期以研习油画为…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我国版画滑坡的态势严峻,可人们更多地从艺术市场上寻找原因与出路,这不仅使版画走出低谷无望,而且会加剧滑坡及俗化倾向。艺术家应坚定自己的操守,把寻求的目光集中于版画自身,扎扎实实地在提高艺术质量上下功夫。目前我国版画创作存在三个误区:一是趋同其他画种,缺乏自主意识;二是苛守传统语系,缺少现代意识;三是单纯追求特技效果,忽视精神内涵。这三个误区均与版画语言有关,想重新振兴版画必须走出误区,在语言体系的建设上明确思路、付诸实践。我国版画语系的总体建设目标应是,既形态多元又具有主体流向,既个性丰富又跳动着民族血脉,既有精到的外部视觉形态又有内在精神意蕴的开放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当下的艺术语境里,画种的特殊性已无意义,决不会因为画种的原因而使评价放宽或降低尺度。但是,不同画种之间的存在仍然是必要的和合理的,换句话说,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表达,并且有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优势。这次在我们馆举办的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展,便是一次很好的检阅。通过展览,艺术家和观众都可以从中发现,水印版画的特殊魅力,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与人们惯常欣赏的水墨、油画作品相比,并不逊色。这说明,画种仅仅是表达方式而已,内在的品质取决于艺术家的天分、思考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版画是我国绘画的一大画种。美术院校里都设有“版画系”,是培养版画家的摇篮。但是版画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还没有地位,只有少数先进单位比较重视,也还是属于课外兴趣小组或校外教育机关的特殊教学内容,与一些国家特别是日本等国开展儿童版画教学取得的巨大成就比较,仍处在后进状态。一般认为版画是专家的事,工具复杂,材料难办,教师条件不够,中小学难于普及,因而目前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中都没有把版画列入教学内容。根据中小学校教育目的与任务,以及近年来辅导儿童版画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把版画列为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5月2日至16日,"语见·启东版画院作品展"在台湾美术院展出,这是启东版画院首次在境外大规模办展,取得热烈反响,画师们用版画架起了沟通世界的桥梁。启东,位于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水,形成半岛,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在这片东疆沃土上,孕育出一朵朵艺术之花,"版画"是其中最特别、最绚烂的一朵,从50年代应运而生的新中国最早群众性业余版画创作群体之一——"木屑花"业余木刻组,  相似文献   

14.
在师范院校美术专业,黑白木刻是一门必修课程。木刻是造型艺术中工具性较强的画种,其特点是经过以刀雕版并经印刷创造出艺术作品来。如何在短短几周的木刻普修课中使学生能较为熟练的掌握这一门绘画艺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木刻版画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PS版与其它版种在不同程度上的综合,给版画的表现技法开辟了新的天地,由于PS版是一种感光平版,使它与木版、纸版等版材结合后,可呈现即有平印又有凸印和凹印的特点,给版画的创作版材的利用与开发带来极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版画作为绘画艺术形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文思潮的冲击.多元化的艺术思想导致了版画创作的多元化呈现。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日益交融,中国版画必将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四层佛像内发现的辽代秘藏中有许多佛画,其中包括卷轴画、彩印版画、黑白木刻卷首画和佛经装饰图案。《采药图》的绘画风格有着明显的宋人影响,是辽代绘画中的精品之作;另外6幅彩印版画在中国版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黑白木刻插图卷首画是中国明清连环画的前身,代表着辽代黑白木刻版画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徽派版画在明万历以后逐渐兴起,是中国版画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支。其画作无论在构图、造型及追求上都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其以人物为题材的插图作品,以其高超的绘刻功夫和精巧的形式让后世研究者心想往之。研究徽派古人物版画的审美特色会给当代人物画创作带来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版画的艺术表现对技法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版画技法的独特性、技法产生的各种艺术效果的欣赏价值,是其它画种所不具备的。从传统版画到现代版画,技法和技法在版画艺术中的意义不断发展演变。形式可以脱离主题独立存在,但是技法不能脱离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版画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过辉煌的历史是任何画种所不能替代的,但是当代社会体制的变化与社会基础的丧失注定了它由辉煌逐渐走向低落;而教育的弊端、传播性的丧失、技术化的倾向和对社会现实的脱离是其自身的原因,加之电脑技术与网络经济的冲击、消费文化与大众审美的俗化,终结了版画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