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变迁阶段,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加快使得社会不确定性、生活节奏、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等日趋增强,面对社会出现的变故、威胁、压力等现象,消费者内心形成各种焦虑,为了缓解焦虑感,消费者往往会通过怀旧消费达到目的。以某一类消费行为(捐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慈善捐赠者如何因社会发生重大变迁而通过怀旧消费行为来缓解所引起的焦虑感,并运用计量方法对消费者焦虑感、怀旧倾向与怀旧消费行为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安全感、经历、孤独、伤痛感等是消费者焦虑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消费者焦虑感与怀旧倾向呈正相关;怀旧倾向对怀旧消费行为强度呈正相关;怀旧强度与捐赠者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呈现正相关;消费者行为承诺与其怀旧消费意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休闲消费的本质特征出发,构建了融入休闲消费的消费者最优消费行为模型,并且分析了消费者非工资收入和偏好对休闲消费最优行为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消费者休闲消费效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杭斌 《统计研究》2014,31(9):31-36
住房不仅兼有消费和投资功能,而且还是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对社会地位的关注会促使人们把更多的资源从非地位性商品转向地位性商品,从而扭曲资源配置。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利用CHFS数据对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需求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具有明显的地位特征,家庭居住面积不断扩大与地位攀比有关。2.无论是中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住房面积扩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都是显著的。而房价上涨仅抑制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对高收入家庭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消费行为,指消费者在处理与消费有关的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在不同社会和经济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现。近年来。我国的启动内需、促进消贽、拉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使得居民个人消费行为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张毅 《统计与决策》2005,(17):72-73
一、体育消费概述 体育消费主要是指人们用于参与和观赏体育活动的经济投入与支出.广义体育消费则包括一切与体育活动有联系(直接和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是作为社会一般消费中以个人及其家庭通过支出货币所得到的各种体育实物及服务,即各种体育的(包括物质的、劳务的、精神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网上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调查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选择和评价消费对象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是否购买某种商品,购买何种品牌、款式,何时、何地购买,采取何种购买方式,以及怎样使用等等,其中每一个环节、步骤都需要消费者做出相应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和判断.能否把握网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规律,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网上企业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关于北京市城镇居民手机消费的微观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心理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变革时期,消费结构与消费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研究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微观基础,对更好地研究消费行为十分重要。文章利用近微观计量经济学,分析了消费者时尚耐用品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8.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5):105-112
基于国内外学者的观点,重点分析了二元渠道消费行为与单一的传统渠道消费行为的区别及二元渠道环境下的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利用Likert量表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在不同购买决策阶段影响二元渠道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收集、商品购买、消费评价三个阶段,影响二元渠道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的因素不完全相同,其中渠道便捷性和渠道成本是相同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为传统渠道中间商摆脱劣势处境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绿色消费制度建设主要侧重于激励制度建设,而在责任制度建设方面却十分欠缺。然而,从制度贯彻实施意义上说.责任制度建设更显重要,我国在加强绿色消费激励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强化绿色消费责任制度建设。德国、日本的绿色消费责任制度,明确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在绿色消费发展中的责任.有效地促进了绿色消费的发展。我国发展绿色消费需要引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以促使企业对其产品从生产、销售到回收处置都切实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我国还应建立消费者责任制度。消费者责任,根据消费活动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前消费行为的责任和后消费行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借鉴西方消费理论,尝试建立不同的农村居民收入消费函数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永久性收入,而且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和攀附行为.最后,基于公共财政视角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枝茂 《山西统计》2000,(10):11-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 ,消费形态在逐渐变化 ,消费者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以前的理性消费逐渐让位于感性消费与感动消费。因此 ,研究不同消费形态下的定价策略 ,对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开拓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理性消费形态下的定价选择所谓理性消费就是消费者用自己有限的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欲望。理性选择意味着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 ,这时消费者注重的是产品的质量要高 ,性能要好 ,价格要合理 ,消费者对产品判断的标准是好或坏。依据消费者的这种选择特性 ,企业一…  相似文献   

12.
一、贫困的概念和贫困线的确定 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能满足维持生存或生活的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消费,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标准。从贫困程度上讲,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绝对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它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劳动力再生产难以维持;相对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下,个人或家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消费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 1978~ 1997年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预算数据检验了持久收入假说与随机行走假说。由于制度和经济的原因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并非完全符合发达经济的消费函数假说。分析认为 :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收入与财富显著增加 ,农村民间信用和转移支付 ,也为农民降低流动性约束提供了部分条件 ,进行跨时预算的条件逐步成熟。然而由于短缺经济的制度惯性等因素决定了农民很难获得官方的消费信贷支持 ,农民消费主要取决于其收入特别是持久收入 ,目前在过剩经济形势下更应该承认居民消费行为的合理性 ,纠正舆论以“人情风”、“建房热”等对农民理性消费的责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1994-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力,且实证分析了物价、地区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结论如下: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理论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即表明农村居民已经过渡为前瞻性的消费者;物价上涨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侧面反映了真实利率与农村居民实际消费的反向关系;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效应显著,表现为各省份之间、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消费差异。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行为理论告诉我们,需求产生消费,消费刺激生产。国家尽管采取了财政扩张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需求,以发展生产,但消费市场仍低迷依旧。因而消费信贷伴随着低迷的市场应运而生,国家推出了支持个人购买住房和汽车的消费信贷政策之后,中国人民银行3月3日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由此可见国家发展信贷消费的信心和决心。然而,消费市场就像一头无鼻子的牛,依然平平稳稳不抬头,信贷消费何以激而不活?传统消费,根深蒂固受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老百姓多少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消费习惯,传统消费观念在…  相似文献   

16.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7):120-128
目前,居民收入不平衡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购房意愿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和居民收入不平衡导致的住房攀比有关。基于相对收入假说,利用2010—2018年CFPS数据,从居民收入不平衡视角分析购房意愿与家庭消费的关系。首先,建立面板二值选择模型考察居民收入不平衡对家庭购房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高收入家庭率先改善住房条件的行为会对低收入家庭产生示范效应,因此家庭购房意愿会因为周围人群住房面积扩大而增强,而家庭平均住房面积增大与居民收入不平衡紧密相关。因此,居民收入不平衡对家庭购房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购房意愿增强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由收入不平衡导致的购房意愿增强会对家庭消费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为了比较不同收入群体购房意愿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以家庭手存现金的中位数作为分组标志将家庭分为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房价上涨背景下购房会强化低收入家庭的流动性约束,与手存现金多的家庭相比,手存现金少的家庭的消费受购房意愿的影响更大,对同期收入也更加敏感。最后,分别从长、短期提出逐步实现居民收入平衡增长和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杭斌  修磊 《统计研究》2015,32(12):54-61
本文基于CFPS微观跟踪调查数据,从地位寻求角度分析了住房攀比行为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家庭对自身社会地位等级的主观评价与住房面积、消费水平、户主学历等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住房面积攀比对城镇家庭消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③社会地位高的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它家庭的示范效应显著,即中国城镇家庭存在向上攀比的地位寻求动机。  相似文献   

18.
廖军 《统计与决策》2016,(21):109-112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检验我国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值观对休闲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对消费者消费行为做出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消费者价值观可分为自信进取型、时尚享乐型、传统保守型等3大聚类,不同聚类消费者的休闲消费行为呈现出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刘伟 《上海统计》2003,(10):35-37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道德环境中,个人的道德素质会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最终可能选择的道德行为也会截然不同。道德环境是道德主体在行为过程中,能够对其产生外在影响的所有道德因素的总和。人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精神环境。自然环境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以物质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环境;而精神环境只能通过人们的抽象思维或者情感去把握,它是社会情绪、风尚、舆论等因素的有机结合。会计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同样需要良好的道德环境,环境的优化程度直接关系到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会计统计人员的道德境界是会计统计人员自身修养提高的过程,同时能否创造良好的外部道德环境作为保障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绿色消费,就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消费符合人的健康生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有益健康和促进环保是基本内涵。国际上一些环保专家这样定义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利用,多次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