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科学问题”概念及其本质特征和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本文研究了“科学问题’概念及其与哲学问题、数学问题的联系和区别。区分了“问题’的抽象表述和具体表述。探讨了“科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属性。 相似文献
3.
曾祥禄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概念间的关系”是《普通逻辑》(或《形式逻辑》)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而现行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都存在着对其种类划分不够科学严密和对此章节内容编写的体例环节存有缺陷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弥补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简论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兆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本文从不同侧面分别讨论了科学问题的类型、结构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并着重论述了科学问题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科学工作者在科研中发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6.
7.
8.
王志祥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1):51-53
探讨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其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以及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兴堂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20-23
[摘要]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的关系问题,我国学术界曾经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但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还经常出现混用甚至错用的现象。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异同对我们的民族研究工作和民族工作实践很有必要。这两个概念从内涵、产生原因、基本特征、解决的办法和途径等层面都表现出不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侯晓星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2):51-55
民族问题包含不包含民族内部问题?目前理论界有分歧。根据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应该认定,民族问题既指民族之间的问题,也包含民族内部的问题。重视民族自身问题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祁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2)
随着科学修辞学的发展,科学哲学家对科学隐喻的研究越来越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们对科学隐喻的本质、功能、特征以及工作机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切入,但从协调论向度分析科学隐喻的内在工作机制,不能不说这是具有开创性的。 相似文献
12.
王建国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0-71
人类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已是非常深刻了,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语言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还有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学革命:“结构学”与“动力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君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2):12-16
在有关科学革命问题上,以Th.库恩为代表的“结构学”研究割断了科学持续发展的历史,未能很好解释科学进步中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问题。而以俄罗斯科学哲学为代表的“动力学”的解释则把科学革命理解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并解释了科学进步的机制,从而显示出俄罗斯科学哲学的独斗寺性及其理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刘仕刚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3-124
民族学界对于民族概念的研究历时已久,在民族概念的认识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在民族概念研究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一是引用相关材料来证实“民族”一词是中国古代文献固有的名词;二是认为现代民族概念是中国本土民族概念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概念相互交融的结果;三是对当前出现的“汉民族”概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学术研究中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鸿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追问是人类的高贵天性,“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层出不穷的“问题”指示文明发展的路标和方向。人类产生疑问的原因和条件是复杂的,疑问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是丰富的。科学研究的“七个W”问题。体现了科学面对事物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术文化的基石,并确定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视角。可以从原始和二手、有解和无解、辩论和研究、学习和探索、已知和未知、意义和价值等方面来考察学术问题的类型和性质。 相似文献
16.
刘本学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现有的对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定义 ,虽说法不一 ,但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 ,不易理解 ,而且把非集合概念定义为“不反映集合体”还有违反定义规则之嫌。我们知道 ,“集合体”和“个体”是相对的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 ,而非集合概念是反映个体的 ,所以 ,应该把集合概念定义为“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而把非集合概念定义为“反映个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王小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编辑”和“著作”概念及其辩证关系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基础课题。在对“编辑和“著作”概念及特征进行审视和概括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旭东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4):7-10
“文明”概念在东(主要指中国)西方何时出现,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中国,“文明”一词的出现较西方为早,但对“文明”较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西方人。关于文明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理论,对“文明”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文明”都具有以下的基本含义:文明是和蒙昧、野蛮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类的一种进化状态;文明和政治同源,文明具有政治的意义,具有价值、制度、组织等多方面的涵义。 相似文献
19.
张礼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1)
论述科学概念逻辑特征的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可变动性、可移植性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和研究这些特征对充实自然辩证法的有关内容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詠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1-84
文人是一个发展性概念,其远源是士。在西周到春秋初叶,文人指有文德的人。春秋战国之际,文士崛起。到东汉时,文人等同文士,指那些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代表社会道义的知识阶层的成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