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可预期与不可预期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利率波动的机理进行分析。理论上,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机理表现为“流动性供给效应”和“流动性替代效应”,当市场预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时,将会通过调整资产结构使得流动性替代效应发挥作用,从而抵消央行资金供给对利率构成的影响,并制约利率下行幅度。反之,当市场未能有效预期时,预期偏差(实际操作与预期数量之间的差异)越大,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将越大,流动性供给效应将发挥作用,引导市场利率显著下行。在此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对公开市场操作中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可预期与不可预期成分进行了分解,并基于脉冲响应分析检验了不同成分对市场利率的冲击。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对于数量型工具,若市场未能有效预期央行行为,会采取相对审慎的经营策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后,流动性供给效应将发挥作用,市场利率出现显著下行。反之,若市场能够准确预期央行行为,会前瞻性减少低收益优质流动性资产配置,此时“流动性替代”效应会抵消央行货币投放形成的“流动性供给效应”,公开市场操作并不能起到降低市场利率的效果。第二,对于价格型工具而言,若市场能够预期到央行上调公开...  相似文献   

2.
国债功能与我国国债市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不仅具有弥补财政赤字以及需求管理的财政功能,而且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参与了宏观金融的调控。自80年代初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却始终将国债功能单纯地定位于财政功能,主要是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忽视了国债所具有的金融功能,这种功能定位上的偏差使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国债的期限结构不合理;国债的持有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市场分割严重;国债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债市场,充分发挥国债功能,作者建议,实行国债余额管理,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打通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建立统一的国债市场;引入国债衍生产品,丰富国债品种。  相似文献   

3.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分析央行行为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报表。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科目随着经济金融结构的演变经历了多次调整,本文梳理了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结构及其演变过程,重新编制1999-2018年的年度可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通过解析各科目余额及其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统计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与政策实践、以及重要资产负债科目间的勾稽关系。研究发现: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是我国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过去20年中,两种渠道此消彼长反映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两次重要转变与创新。在外汇占款大幅增长时期,货币当局曾通过频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过剩流动性。随着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和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型再贷款工具将成为货币当局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冯霞 《统计与决策》2008,(9):126-128
2006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央行为稳定物价水平、抑制通货膨胀,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名义利率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笼基础货币等政策。文章结合中国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在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均衡时我国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如胜 《统计与决策》2007,(19):155-157
流动性过剩之谜的具体成因:即是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大量外汇占款,从而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入量。目前央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传统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工具,即主要通过:(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票据买卖来扩张或收缩(即吞吐基础货币);(3)上调存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6.
国债是我国目前债券市场的主体和核心,对国债及其收益率的研究,已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利用从上海证券市场中选取的八支国债,对我国国债的收益率曲线进行了拟合估计,分析了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发展我国国债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间国债收益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VAR建模方法,将国债指数收益率与5个经济变量作为一个动态系统,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技术考察银行间国债财富指数波动过程中来自经济变量的冲击,分析了经济变量对国债指数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以及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经济变量因素对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影响较为明显,市场上对于通货膨胀风险的补偿要求较高,与股票市场"跷跷板"效应明显,投机风险较大;从各变量影响国债市场波动的相对重要性来看,股票收益率变量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马勇等 《统计研究》2021,38(4):58-73
本文在DSGE框架下引入金融冲击,比较完整地刻画了包含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以及流动性支持政策的央行“政策工具箱”,并对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政策在不同外生冲击下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进行了系统考察。本文分析得到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在各种典型的金融冲击下,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政策均具有良好的宏观稳定效应;二是从政策实施的角度,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政策可考虑盯住银行存款的变动,并在政策操作上体现“及时反应、力度合理”的原则;三是从社会福利增进的角度,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政策的效果受到冲击来源的影响,总体上应对金融冲击的效果较好。分析结果初步显示了流动性支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箱”一种辅助性金融稳定工具的可行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扭霞  程勇 《山西统计》1997,(12):29-31
公开市场业务是各国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要实现金融市场体制的创新.宏观调控手段要从直接向间接转变,就必然要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这一先进工具。一、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原理分析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短期政府债券)的活动,它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各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量.进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分析.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影响经济…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以后,我国央行开始逐渐放松对利率的管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央行加大了利率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及力度。那么利率是否真正地发挥了货币政策在各经济环节的传导功能是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就利率政策而言,央行应在正确认识时滞问题基础上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由价格效应的不一致性而频繁改变货币政策。文章将运用1996~2007年的月度数据,考察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利率发挥作用的时间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宜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琳 《统计研究》2003,20(10):7-5
我国自 1 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 ,一直实行以举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债发行数量不断上升 ,国债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与此同时 ,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使人产生某些担忧 :第一 ,我国经济能否承受不断扩大的国债规模 ,特别是在各级政府隐性及或有债务规模较大的情况下 ,继续实施扩张性的国债政策是否会带来财政风险向危机的转化。第二 ,国债投资的增加是否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降低社会资金使用的效率。这些问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研究国债规模的大小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 ,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大小是…  相似文献   

12.
国债市场有效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都是国家重要的资本市场,围绕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的探讨文章已经不少,但绝大部分是围绕着股票市场展开的。到底国债市场有效性的程度如何呢?一直以来都缺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上海国债市场的成交金额已经超过了股票市场,国债市场的有效性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文针对国债价格主要受利率和到期期限影响的特点,从央行降息所引起的国债价格的反映程度这一角度来探讨国债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可以有效处理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的方法。在中美融合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首次将该方法用于中美国债指数的分解,筛选出的低频分量及趋势项能够有效表征原始序列。基于此建立了二元VAR-GARCH-BEKK模型,从均值与波动两个维度考证了中美国债市场的溢出效应,结果发现:面对重大事件及经济政策的冲击,两国国债之间表现出双向的均值溢出,但影响程度不对等,美国对中国的溢出相对较强,而波动溢出效应则是对称的;国债市场长期运行过程中,两国具有双向的波动溢出,但仅存在美国对中国的单向均值溢出。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交易机制,丰富国债交易品种,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等,来有效对冲美国市场对中国的溢出效应,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提出了应通过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等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赵怡 《山西统计》1999,(1):40-41
近几年来,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逐年扩大,国债政策在调节社会资金供求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目前,我国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采取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尤为人们关注。因此,如何正确协调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一致性、矛盾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债政策三大政策都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及对货币供应…  相似文献   

16.
张捷 《山东统计》2007,(4):30-31,46
票据(汇票、本票、支票)作为一种信用支付工具.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流通、支付和融通资金的职能.是一种信用支付工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流通的规模和使用数量都不断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票据市场业务的形成与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以及票据市场业务的不断发展.其潜伏的风险性也日渐显现.因此.有必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分析票据所存在的风险性.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风险防范措施.使我们在经济交往和票据流通转让中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票据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1979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日益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到1998年末,累积发行国债近12600亿元,国债余额达649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与讨论。在衡量国债规模时,常用的衡量指标有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由于对指标内涵、外延、衡量标准的理解不同,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旨在对这些衡量指标作深入剖析,并将它们应用到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中,以期为合理的国债政策取向提供定量依据。 1国债负担率。它是一定时期国债余…  相似文献   

18.
数据诊断与我国国债规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其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正逐步成为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分析和预测我国的国债规模,对于指导我国债务的运营,有效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3年,我国的国债规模达到6153.53亿元,财政赤字为2934.7亿元,虽然从国债依存度、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央行6次调整利率,明显加大了运用利率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但从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仍然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显然央行频繁使用利率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文章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国利率变化对经济主体行为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实际利率对居民定期储蓄的影响很小、与居民消费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也很小,由此我们可以探出当前利率政策不理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利率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无套利分析原理,研究证实2004-2005年中国国债市场内部价(利)差是围绕均值水平做随机性波动的平稳序列,且在2005年显示出零均值、高狭峰和近对称分布的特征.紧密的价格联动验证了国债市场正从割裂走向统一,也为检验其是否"有效"提供了一个参照.文章从市场流动性改善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经济解释,并从制度分析的角度针对国债市场的统一互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