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企业两年前以年薪20万元从外地引进一名博士生担任副厂长。两年中,这位副厂长确实很卖力,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最近这位掌握了企业很多技术秘密和销售渠道的博士副厂长,又想“跳槽”到另外一家愿意出更高价码的企业高就。企业负责人为此苦闷得睡不着觉,如果提高年薪,企业没有这个实力,况且你提高,别人再提高,还是难以留住人;如果让他走了,带走了技术秘密和销售渠道,对企业的打击无疑将是毁灭性的。高价引进人才,而人才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不高兴就“跳槽”,是时下一些企业引进人才中面临的共同难题。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能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泰州市近年来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以说不遗余力。从1998年起,几乎每年都引进300多名高学历者。然而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人才流失现象也很严重,当初引进的200多名高学历人才,目前只剩下几十名。人才流失严重,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至少说明了当前人才工作还有薄弱之处。如果能够培养人才,那必定能留住人才;反之,如果不能培养人才,那必定也没有留住人才的优势。这正是眼前用人制度的困境。换言之,吸引人才最大的优势实际上并不完全在于丰厚的物质条件,而在于能够激励人们成才的用人制度环境。如果用人制度不具备各种促使人们成才的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市立足自身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为“三年大变样”提供可靠人事人才保障为目标,以实施人才工作亮点工程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激活生产要素、活化人力资源这一职能作用,努力扩大全市人才总量,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市属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现有高层次人才14981人,其中博士79人,硕士2664人;正高职571人,副高职11667人。高素质人才增长较快,研究生及以上高学历人才占市属专门人才总量l%,而1999年是0.11%。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通过引进人才而为发展本地的经济。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引进人才政策的行为轨迹。文章的第一部分通过地方引进人才政策的梳理,虽然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政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地方间引进人才政策的非合作博弈政策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探讨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人才政策合作博弈的可能性,最终得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时下,许多单位在招引人才时,热情高,投入大,这表明人才的价值取向。但也有一些单位,花重金引进人才后,却没有合理使用好这些人才,出现重“引”轻“用”的现象,其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6.
《管理科学文摘》2009,(12):26-26
“……井冈山大学的办学概况:2004年初,校园面积1233.9亩,建筑面积29.26万m2,教学仪器设备2031万元,图书馆藏书79.12万册;2008年底,校园面税553亩,建筑面积53.2万m2,教学仪器设备1亿余元,图书馆藏书140万册。……我校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变化情况:2004年初,博士1人,硕士63人,正高19人,副高160人;2008年底,博士127人,硕士460人,正高103人,副高284人。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人才使用情况,被一些专家称之为“高学历运动”。这一“运动”在全国催热了一波“人才高消费”狂澜。人才使用畸形消费人才资源是十分珍贵而稀缺的社会资源,人才浪费是最大的社会浪费。然而,近年来我国的人才使用走入了一个畸形消费的误区,为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人才高消费,大材小用。近年来,人才高消费趋向越来越严重,在许多地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出现了大材小用的现象。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1.时下,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引进人才,招贤纳士,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有人认为,制定优惠政策只是留人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留心。你是如何看待留人与留心的?有何好的建议?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参考:1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使用人才,让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2优惠政策只能一时吸引人、留住人,是引人的一种手段,留人必须留心。3留心的目的是让人才既有用武之地,又有价值体现。否则,  相似文献   

9.
由于客观的、历史的原因,西部地区与东部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各类人才相对匮乏.各地在实施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时,首先谋划的就是人才问题.引进人才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尽量减少失误呢?  相似文献   

10.
江苏镇江市一大学生在应聘一年、求职近百家单位未果后,将本科学士证书换成高中毕业证书,被一企业录用。上海某跨国公司到某高校招聘,待遇优厚却坚持只招专科生,理由很简单:“学历太高,怕大材小用”。博士里有庸才,工人里有俊才。有些拥有高学历的毕业生,或眼高手低,或缺乏实践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不强;还有些人虽然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但通过自学和实践,掌握了较高技能,成为有用人才。但并不能因此把高学历和高能力对立起来,认为拥有高学历,实际能力就一定差,而实际能力强,学历就不一定很高。用人单位录用员工是根据其岗位需求情况决定的,不存…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一个组织、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要素,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于2014年1月6日正式发函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其的发展也必然离不开人才,本文通过对西咸新区引进人才的环境用SWOT分析法,从新区吸引人才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新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分析,进而为更好的引进人才奠基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牛俊虎 《领导科学》2006,(13):26-27
近年来,“太极之乡”温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力实施“人才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汇聚各类人才的“洼地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19元,综合实力居全省第22位,跻身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行列。一、施策聚才。我县通过制定和实施优厚的人才政策,逐步改变人才布局结构不尽合理、人才资源分布不够均衡、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比重偏低,尤其是涉农涉…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随着大批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用人单位相互攀比,以高文凭、高职称为条件,出现了“大材小用、高能低用”的现象。尽管这种现象一出现就受到舆论质询甚至谴责,但“人才高消费”现象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相反,在一些地方或单位,“人才高消费”还呈汹涌澎湃之势。  相似文献   

14.
说"冷"道"热"     
报载:2005年10月29日,全国有百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仅天津就有8000人参考,有的岗位要在二、三百人中取一人。北京一民主党派机关招一名公务员,报名者2000多人。有人形容某单位的招聘场面:“博士一走廊,硕士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这可真是千军万马在抢一条羊肠小道!公务员,本来是在诸多社会岗位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岗位,俗称“公职”,“做人民的公仆”嘛,需富有公共精神,以服务和奉献为取向。难道现代人忽然都一窝蜂地高尚起来?当下的“公务员热”,不能排除其中有高尚的动机。但更多的恐怕无所谓什么崇高的理想和抱负,看中的是公务员的安全牢…  相似文献   

15.
王强 《经营管理者》2013,(15):118+117-118
当前,我国港口企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伴随着港口业的快速发展,港口企业对港口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不少港口企业采用高薪优惠待遇和灵活的激励机制来吸引争夺港口人才。一些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学历、高等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出现外流现象,面对人才竞争的挑战,作为港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必须认真研究港口企业人才竞争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止人才外流。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自2001年下半年实施引博从政以来,共有一百余位博士到郑州市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郑州市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引博从政优化了干部结构,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有人认为引博从政导致人岗背离,是一种人才资源浪费,也就是对博士能否做好官表示怀疑,提出了博士能否适应社会的疑问。为此,有关媒体发起了“博士适应社会,还是社会适应博士”问题的讨论,笔者作为郑州市引博从政的一员,对此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一、社会培养了博士,博士应引领社会“博士适应社会,还是社会适应博士”这个问题以两分法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孙显炬 《决策探索》2010,(15):45-45
近年来,在中央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在选拔干部时,已明确把博士学历作为一个优势条件。然而,这一原本体现国家对知识和人才尊重的良好举措,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走了形、变了味,进而出现了“官员博士大跃进”的浮躁之风。  相似文献   

18.
官本位与企业家本位:从"济南现象"和"青岛现象"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经济总量不大,名牌企业和名企业家频出的“青岛现象”,近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求根溯源。最近,“济南现象”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上市公司2002年报披露完毕,济南市市属五家上市公司均被特别处理,即成为“ST公司”,其中两家公司连续亏损三年被暂停上市。一个中心城市中的上市公司如此集中地“全军覆没”,这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的山东却先后出现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通过与两地的企业家讨论发现,尽管两个城市存在着地理位置等显而易见的差异,但产生这两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也…  相似文献   

19.
高学历者失业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高学历人才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但同时却出现了大量高学历人才处于失业状态的现象。这一方面造成了全社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企业与个人所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的严重不足,从而直接影响社会未来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同时,高学历者失业率过高对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大大高于一般低学历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而,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现实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二、失业理论综述失业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家对失业本质、类型、结果、根源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胆启用高学历人才。但困惑随之而生,许多高学历人才在民营企业只是昙花一现。员工忠诚度成为民营企业诘难高学历人才的关键词之一。文章揭示了民营企业与高学历员工之间存在忠诚博弈的客观事实,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化解其忠诚度困惑的几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