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得祥 《社区》2002,(21):39-39
问:重庆市读者晨曦的问题是:自中央开展“四进”社区活动以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的风气在全国社区逐步形成,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碰倒一个如何将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科学生活方式落实到社区的问题。请编辑同志能否给我们找一些典型,为我们出出主意?  相似文献   

2.
社区划分除了遵循“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原则和社区构成要素外,还应重点把握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继锵 《社区》2002,(21):39-40
问:来信中,一位读者对学习型社区很有见地。他认为:学习型社区是社区居民终身教育的一个内容,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和学习,使社区居民对社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能使社区精神文明得到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他的问题是,创建“学习型”新社区,着力点应放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3,(5):30-30
问: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一位社区工作者来信说:“我们特别希望社区居民能参与社区各项工作,我们曾挨家挨户去动员,但居民参与积极性仍不高。致使社区居委会的民主自治等许多工作流于形式。”她问:如何才能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答:要确保公民及社区居民在不同的途径或程度上能有效地参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立法的保障,即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4,(12):25-25
问:一位山东读者在给本刊编辑部的来信中说,据说日本有一种“社区货币”,它有什么作用?它对我国的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答:“社区货币”,是日本公共管理机构运用“社区机制”解决棘手社会问题的一项成功的实验。承担这项设计任务的是日本的一个社会福利促进组织。由于近年来日  相似文献   

6.
韩全永 《社区》2004,(19):37-37
北京亚运村的一位读者来信问:我们受有关方面委托,要做一个社区研究的课题。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最早进行社区研究的是德国人滕尼斯,不知道在滕尼斯以前有没有人研究过社区,能否提供一些情况,以便我们对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问:西安市碑林区一位社区工作者来信询问:我们是刚刚成立的一个社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都可称为社区事务,因此想请专家明确一下,“社区事务”都包括哪些事?答:所谓社区事务是指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保障社区自治权利、培育社区精神和促进社区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社区性社会事务,比如社区清洁卫生、社区治安、社区调解、社区融合等工作内容。要准确理解社区事务的内涵,必须理清以下几个方面:社区事务无“小事”——社区事务的重要性从宏观上,之所以说社区事务无“小事”,是指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每一件社区事务都直接牵扯到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8.
社区百问     
《社区》2001,(1)
居委会的规模要调整吗 辽宁省沈阳市一位街道干部问:去年底中央下发23号文件之后,我们这儿要求对街道和居委会进行规模调整,但是我们在文件下发之前已经做过规模调整了。请问,在中央文件出台之前已做过规模调整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是否需要再做调整? 答:调整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定社区,是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6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100户至700户的范围内设立。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这一规定是根据  相似文献   

9.
于景龙今年52岁,1991年4月刑满释放后,把户口落在了他惟一的亲人──姐姐家,便成了我们社区的空挂户居民。他的姐姐患脑血栓、常年瘫痪在床,一家5口老少三代住在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本来就很拥挤,更甭说再住进来一个人了。所以,于景龙从未在社区居住过,社区里的人都没有见过于景龙。我认识于景龙是在去年年底。一天,我们正在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里讨论怎样更好更全面地配合上级开展机动三轮车收缴工作时,突然从外边闯进一个看上去60岁左右的男人,进门就很大声地问:“我要开介绍信,这里谁管?”社区居委会的唐主任忙站起来问:“您有什么事呀?”…  相似文献   

10.
韩全勇 《社区》2004,(8):17-17
读者:全国各地正在进行深入的社区建设,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区,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社区呢?专家:这是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社区”有它特定的社会学含义,不能简单地把“居委会”理解为“社区”。如果对“社区”这个社会学术语作一个通俗的解释,那么用“大家庭”的理念来理解是再准确不过了。在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有这样一个口号,那就是“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在人类历史上,“社区”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按照“大家庭”的模式去营造新型现代“社区”也是不会错的。城市社区的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经验社会学派发…  相似文献   

11.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认为有必要先就“现代化“(Modernization)的概念进行一些必要的辨析。文化人类学中的现代化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现代化(主要来源于“四个现代化”)不尽相同。E·M·罗杰斯是这样界定的:现代化是“个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转变到更加复杂、技术更加先进、变化速度更快的生活方式的过程。”显而易见,人类学所说的现代化主要指社区(Community)中的最小单位——个人的文化变迁的状态。因为,衡量一个社区,甚至于一个民族文化变迁的最根本的投视点必将落到单位个体,也就是个人身上。所以,文化变迁(Culrural ch-ange)实际上要视某个社区中“个人现代化”的比例、程度、范围、性质等。任何忽略、排斥这个因素而空谈泛论文化变迁问题者都有无本无木之嫌。既然现代化是一  相似文献   

12.
侯新乐 《社区》2003,(21):10-13
如果我们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警察是干什么的?恐怕他们中十之七八都会回答:“抓贼。”或者是“抓坏人的。”在所有公安题材影视作品中,多数镜头也集中在民警与犯罪分子的斗智斗勇中。然而大案要案的发案率毕竟很低,更多的民警实际上每天都在默默地从事着更加平凡但也许是更加艰难的社区工作。很少有人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并非像幼儿园小朋友说的或者影视作品描述的那样简单,其身负的职责竟然多达140多条。于是,“警察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民警究竟该不该做社会保姆?”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成了公安机关为之头疼,并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也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3.
何非 《社区》2004,(20)
山西一位社区工作者来信问:最近他们那里大力提倡社区保健,可是具体讲到什么是社区保健,包括哪些内容,大家都不清楚,很多人认为就是社区医疗卫生,这种认识对不对?如果不对,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区保健呢? 答:所谓保健是指,一个自然人从婴儿到生命的终止期间,为增进健康而进行的多个方面的保护健康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保健操”、“保健食品”、“保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4,(2)
天津读者魏宏来信问:开发商售楼时使用的房地产名称,如“阳光社区”、“国际社区”等,在居民入住后能不能直接作为社区的名称?答:我们认为,不宜将房地产名称直接作为社区的名称,因为二者的性质不同,冠名的程序和权限也不同。开发商售楼使用的房地产名称,如“阳光社区”、“国际  相似文献   

15.
社区问答     
《社区》2003,(11)
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它在社区民主选举中主要做哪些工作? 问:辽宁省凤城市的一位读者刘杰在给本刊的来信中说,在一些省市的社区选举信息中常常可以看到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的说法,但我们并不了解该组织的性质,它的职责主要有哪些?请编辑部能否给以回答? 答:社区居民选举委会是一个具体负责筹备、部署、主持实施居委会选举工作的,临时机构,在性质上属于非常设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3,(3):30-31
问:读者来信问社区工作都有哪些原则? 答:社区服务的原则。首先,要实行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社区服务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但一个社区内,成员复杂,需求层次、需求种类、需求规模都不同,而一个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总是有限的,因此,在开展和提供社区服务时,要注意把社区的需  相似文献   

17.
韩全永 《社区》2004,(9):28-28
问:随着城市社会的变迁,社区中的人际关系正在远离人们关注的视线,人们似乎已经不再需要那种守望相助、团结友爱的传统邻里式关系,也不再对任何社区具有所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生活的隐秘性与自由度,更为看重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工具理性”。最近有读者来信来电问,社区建设当中应该如何改善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状况,培育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呢?答:一、以礼相待 在我们的传统中,礼仪最根本的内容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它不仅适用于职业领域,更是社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规范,社区礼仪不仅是具体的礼节、礼貌,而且更具有深刻的情…  相似文献   

18.
刘继同 《社区》2002,(21):40-40
问:一位热心的读者在来电中说,社区建设是否可以理解为居民自治?如果一个社区的居民自治搞好了,是否意味着社区建设也搞到位了? 答:在一些人看来,开展社区建设就是探索居民自治之路,只要搞好居民自治,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管理问题。这种把社区建设等同于居民自治的认识,是十  相似文献   

19.
张晓东  袁才武 《社区》2014,(16):22-23
四川省阆中市沙溪办事处拥军路社区是一个纯居民社区,2006年,社区居委会创立“民情工作室”,热情接待来访的居民,“民情工作室”成为承载着社情民意和民生改善的直通车。近几年,该社区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一切从小事做起”的理念,积极探索出了“三问:问需于民,群众是亲人;问计于民,群众是老师;问效于民,群众是裁判;四小:小习惯赢民心、小事情顺民意、小环境惠民生、小舞台聚民力”的“三问四小”社区服务工作法,在小社区展现了大作为,赢得了民心、顺从了民意、凝聚了民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鹤壁市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来信问:现在一些地方文件把社区作为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下达工作目标责任书,这样做好不好?答:首先,消防安全确实是与社区成员密切相关的一项工作,社区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第一责任人”,把这项责任担当起来。但是,这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社区必须真正成为一个“实体”,一个区域性自治的法人团体,并能够在政府消防安全机构的指导下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相关工作。在社会学理论中,社区是一定地理区域内全体成员通过自我组织形成的生产、生活集团。我国的社区建设还刚刚起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很难形成社会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