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卫莉 《城市》2017,(12):59-62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让重庆由开放末端跃升为开放前沿,重庆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一方面,走城市品牌化道路是重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也为重庆城市品牌的发展带来诸多利好、 提出更高要求.走城市品牌化道路需要有效包装与传播城市品牌.在城市品牌包装方面,依据个性鲜明的包装原则,在包装内容上做到形象的丰满性.在城市品牌传播方面,强化政府的传播主体作用,整合各种传播方式,加快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重庆都市圈城市形象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 《城市》2005,(3):18-20
一、重庆都市圈地理特征与发展背景 重庆主城面积600平方公里.主城的用地结构分为3个片区,12个组团.重庆都市圈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外围11个组团.地理形态呈"东西两山、南北倒流"的特征.渝中半岛区域是重庆总体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个半岛大体以缙云山为界,包括九龙坡、大渡口、沙坪坝,其形象是重庆城市总体形象的重要表现,也是重庆CBD的硬核部分.可以说,渝中半岛是重庆的传统形象标志.最近,重庆社科理论界又在酝酿第二半岛研究.  相似文献   

3.
彭劲松  柯昌波 《城市》2016,(6):36-43
打造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提升重庆旅游国际化服务功能,有利于促进重庆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通过构建综合指数分析得出,重庆打造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具有一定的条件基础,也存在着差距和不足.笔者提出打造高知名度会展节庆活动体系、完善高尚友好的旅游服务设施、完善高效快捷的旅游进入设施和加强城市文化形象营销传播等对策,以促进重庆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建设.  相似文献   

4.
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在我国,城市数量的增多以及规模的扩大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重物质、轻文化的城市建设模式。如何在城市发展中摆脱物质的控制,建设更加符合人与自然与社会更为和谐的城市文化,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整合城市文化资源;2、立足科学规划,塑造城市文化形象;3、抓好文化教育,提高市民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李鑫 《现代交际》2016,(4):58-59
城市公益广告的发展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品位,并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内涵,因而积极推介地方城市公益广告的发展常态化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文章以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城市公益广告建设发展为例,探索分析了取得成功的相关经验以及存在的个别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方城市发展公益广告事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仲山 《城市观察》2021,75(5):139-146
文化生态是研究文化体系的重要概念,也是审视文化发展的重要视角,与自然生态概念、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等形成交叉互释的关系.城市文化生态建设需要将"赋神"与"塑形"结合起来,而不是将两者割裂,在这一基础上挖掘文化内涵,凝聚文化精神,塑造文化形象,彰显文化气质,在这一过程中体现文化生态的一体式整合力量.因此,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应以文化生态理念统摄内质与外形,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构建内涵丰富、形象饱满的城市文化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7.
黄仲山 《城市观察》2021,75(5):139-146
文化生态是研究文化体系的重要概念,也是审视文化发展的重要视角,与自然生态概念、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等形成交叉互释的关系.城市文化生态建设需要将"赋神"与"塑形"结合起来,而不是将两者割裂,在这一基础上挖掘文化内涵,凝聚文化精神,塑造文化形象,彰显文化气质,在这一过程中体现文化生态的一体式整合力量.因此,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应以文化生态理念统摄内质与外形,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构建内涵丰富、形象饱满的城市文化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8.
济南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日益重视文化形象的发展建设,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驻济外籍教师作为在华特殊群体,切身体验了两国本土文化。本文以驻济外籍高校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外籍教师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特征,指出文化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优缺点,从而为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输出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攀 《城市观察》2011,(3):96-103
通过回顾重庆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的历程和特点,揭示各个时期历史文化保护的阶段性特征,总结重庆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并深入分析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认为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不应该是对立的两面,而应当是相互协调、相互包容的共同体。一座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成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基本责任与发展方向,其中城市休闲文化发展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面对市民游憩休闲与游客旅游休闲需求,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文化化",建设城市休闲文化,丰富市民与游客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11.
赵培红 《城市观察》2012,(2):179-186
这是一个需要城市精神的时代。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通过其市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城市景观、文明程度、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体现出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具有抽象与具体、现实与未来、普遍与特色、褒扬与批判的双重特征。对城市精神评选热潮进行冷静思考,有助于城市精神的塑造和弘扬。在城市精神塑造与弘扬中,要在方法论和途径上,在继承中创新,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城市形象建设,让城市精神真正成为城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易红  王植  王志章 《城市观察》2014,34(6):97-109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以重庆市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层次分析法、风玫瑰分析法对重庆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重庆市的生态宜居性总体水平较差,虽然其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但是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三项指标存在明显短板。在今后的建设中,重庆应该积极寻求"新常态"下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宜居城市建设之路,坚持五大功能区的定位延续其组团式的城市空间格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以此构建山水城市、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3.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纲领和管理城市的依据。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代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城市生态的内涵,包括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设计和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设计是以真实地实现城市生态化目标,较好地体现不同城市拥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和城市风格为基本出发点和归结点。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一起,构成生态城市设计的三大基本设计方面。本文主要是从城市景观设计方面来探究与城市生态平衡的关系,发挥和提升城市景观设计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生态城市中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镇更新是城镇发展中"修复振兴、激发活力"的动力机制。而在拓展城镇规模,建设形成新城镇形象的过程中,保护老城风貌并采取各种优化、更新要素的方法传承形象特色,是不同历史阶段化解形象危机和传承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当前城乡一体、资源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探索优化老城形象的策略,对未来城、镇、村的层级、梯度发展、增强城镇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滁州老城物质风貌的显性与隐性形象要素入手,对形象要素"分裂、重构、整合"出的"生态、建筑、文化"等形态风貌关系进行分类分析,提出优化策略,为保护老城形象、传承文脉、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形态。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软实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软环境,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从理论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文明,是历史文化和人文素养长期积淀和不断塑造的结果。“十二五”期间,上海定位于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为主要目标。从实践角度来看,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如何突破改革创新,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期构建智慧城市和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提升城市认同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翔 《城市观察》2012,(2):154-160
城市认同感体现着城市对于主体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城市文化和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维度。网络媒介作为一种强势崛起的新的文化范式和传播范式,在城市认同感的构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要加强对于网络文化提升城市认同的路径和机制的研究,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时间、空间、符号、仪式、共同体等维度对于城市认同的构建作用,促进网络所形构的城市记忆、城市地方感、城市符号、城市媒介仪式、城市共同体想象,增强网络主体与城市之间的情感、记忆和审美等纽带联结,使网络媒介成为构建城市认同、增进城市文化魅力和文化软实力影响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宜居之城”理念,既是城市化和后城市化时代城市转型升级的必然产物,也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宜居城市的打造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且必须依赖于城市自身的各种资源,其中水资源的作用不可小觑。本文以重庆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江河水资源在构建“宜居之城”中的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ynamics of socio-cultural change in a peripheral neighbourhood in Istanbul, an "edge city" that is ethnically mixed, culturally heterogeneous, socially differentiated and spatially multi-functional. One major focus in the study is the changing nature of social relations in traditional groups. Though kinship, hemşeri (place of origin) and neighbourhood solidarity is still crucial in the lives of the migrants, participation in these groups becomes more voluntary and the ties among members less obligatory. Secondly,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groupings in the neighbourhood are not always exclusive, authoritarian and patriarchal communities. What generally appears as rigid communitarian fragmentation is often one of cultural diversity for the residents of the locality. The associational pluralism that exists in the neighbourhood enables people to claim multiple ethnic, religiou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Thirdly, though they compare unfavourably with their middle class counterparts in the city, the new neighbourhoods provide greater opportunities and more public space for interaction among the members of the locality than for instance, the rural communities. The study also questions the often taken-for-granted image of a rigidly polarized city in view of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indicates the multiple and complex economic and political links between the new neighbourhoods and the broader urban society. Finally, isolation from middle class areas in the city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exclusion of the whole peripheral urban population from urban life, urban institutions and urban culture. These become increasingly present in the new neighbourhoods and available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residents.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Istanbul contains a number of such edge cities, which have powerful integrating and urbanizing influences on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